排骨還要再燉一個多小時,吳冕隨便扒拉了幾口飯,就告別史律師,去了28號樓。他把何勛和姜耀叫到一起,跟岳寧聊了語音通話,然后將史律師的建議說了出來。
吳冕說完后,征求三人的意見。他們聽后,都表示了贊同,考慮到事不宜遲,還定了明早一起去房管局申訴。吳冕見事情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心里的郁悶總算排解了一些。他回到餐館,見排骨已經燉好,于是就拎著王阿姨早準備好的大保溫瓶,又帶著米飯、炒菜和幾份餐具,趕往了醫院。
到了晚上7點多,郝希夢幫楚阿姨擦了身體,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吳冕才趕到。他進門后,因為來晚了一直表示歉意,楚阿姨也因為這么晚還麻煩他來而不住道謝。
郝希夢看著他們互相謙恭,忽然把保溫瓶端到了自己的面前,擰開了蓋子:“楚阿姨,你們要是再說下去,這排骨可就只剩湯了哈!”
“好好好,先吃飯……”楚阿姨笑笑,轉頭看向吳冕,“小吳,你吃了嗎,要不要跟我們一起吃點?”
“阿姨,我吃過了?!眳敲嵴\實地回答,但他的肚子更誠實,聞到了排骨的香氣后,立刻開始咕咕叫了起來。
吳冕晚上忙著商議去房管局申訴的事,原本也沒吃幾口飯,再加上來回折騰了幾趟,難免就又感覺餓了。
楚阿姨注意到吳冕的窘態,連忙招呼郝希夢給吳冕盛飯。郝希夢應了一聲,輕輕扯起嘴角,相繼盛了三碗飯,又打開了其他幾個菜的菜盒。之后三個人就坐在床邊,一起吃了起來。
吃飯的時候,郝希夢講了楚阿姨的情況。下午吳冕剛離開社區辦公室,郝希夢就接到了楚阿姨打來的電話。
楚阿姨在電話里講述自己不小心在小區里跌倒,站起后感覺左腳十分疼痛,甚至走不了路。她的老伴過世得早,兒子因為工作去了外地,親戚也住得比較遠。在孤立無援中,她忽然想起了社區的陪診服務,于是就撥打了社區辦公室的電話。
郝希夢了解了情況后,立即趕到了楚阿姨所在的位置。她仔細查看了楚阿姨的情況,果斷叫了救護車。幸虧電力維修已經完成,路面也恢復了平整,救護車才順利進到了小區里。郝希夢幫醫生把阿姨送上車,又陪著老人一起去了渡城骨科醫院。
到醫院后,郝希夢又化身臨時家屬,全程陪同楚阿姨排隊掛號、繳費、做檢查,事后還耐心細致地為阿姨解釋就醫過程中的相關事項。經過醫生的診斷,楚阿姨的左腳趾骨骨折,情況不算太嚴重,但也需要進行手術。
郝希夢不敢耽誤,立即給楚阿姨的兒子打電話,講明了情況,然后又征詢他的意見。不過這位家屬顯然對此沒有經驗,又反過來向郝希夢咨詢做不做手術的問題。
這就又涉及到了社工的倫理困境,郝希夢思考了片刻,在綜合了醫生診斷、檢查結果,以及楚阿姨的身體狀況后,做出了采取手術的建議。家屬聽后,認可了這個建議,立即轉過來治療費,并拜托郝希夢繼續陪診,跟進手術前的準備工作。
“我已經辦完了住院手續,等明天家屬趕來,我就功成身退了。”郝希夢講完下午的情況,最后又看著吳冕和楚阿姨,補充了一句。
聽到這兒,楚阿姨立即拉著郝希夢的手,激動地說道:“小郝,這次真是太感謝你了。要不是你,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呢,就算叫了救護車,我一個人也處理不好?!?
郝希夢則搖搖頭,真誠地回答道:“楚阿姨,要感謝您就感謝社區的陪診服務。我只是社區的一員,在盡力完成工作而已。”
“對對對,應該感謝咱們社區開展的新服務。還是蘇主任想得周到,為我們這些獨居的老人提供了這么便捷的服務。”楚阿姨聽后,也贊同地點點頭,誠摯地附和道。
這時,吳冕已經三口兩口吃完了飯,專注地聽著下午的看病經過。這時,他也由衷地嘆了一句:“可不是嘛,蘇主任的能耐大著呢。任何小事,只要經她一點撥,就準能成!”
“這么說,漏水的事也解決了?”郝希夢轉頭,望向吳冕,發覺他的精神狀態又有了變化,想必事情也有了轉機。
“嗯……比你們這事稍微復雜點吧……”吳冕組織了一下語言,寥寥幾句就將他下午談判失敗,然后在蘇主任的指點和史律師的提議下,說動幾位相關人去房管局申訴的事說了一遍。
郝希夢感覺時光仿佛回溯,又回到了她和吳冕剛認識的那幾天。那時的吳冕說話也是如此簡練,給人一種漫不經心的感覺。然而此時卻不同,吳冕雖然仍是一語帶過,但語氣中卻給人一種反復揣摩的責任感。吳冕說得簡短,而她也聽得淡然,兩個人都對這件事的討論點到為止。
這兩人看上去極有默契,然而想法卻各異。漏水的問題雖然有了處理方案,但畢竟還沒有結果,變數難料,吳冕并不想過多談論。而郝希夢的心里還記掛著吳冕要一個人戰斗的宣言,也不想過度關注這件事,打算留給吳冕一些獨立面對工作的空間。
之后,三個人又閑聊一陣,一轉眼就到了晚上9點多鐘。因為轉天早上,楚阿姨還要進行術前指標監測,所以他們就決定早點休息。
不過這一晚,吳冕也沒有回家,只給家里打電話,說明了情況。陪床只有一張,他借口不困,等楚阿姨和郝希夢都睡著之后,才悄悄出了屋,坐在了外面的長椅上。走廊里不算冷,氣氛又幽靜,他拿出手機,打算玩兩局游戲,但卻忍不住點開了手機里的文檔,又看起了居民的情況表。
看著看著,吳冕不知不覺就睡著了,等醒來時天已經亮了,身上還蓋著醫院里的薄被。他知道是郝希夢幫他蓋上的,于是拿著薄被回到病房,果然看到郝希夢和楚阿姨都已經醒了過來。
三人準備妥當后,楚阿姨的兒子也正好趕了過來。昨天接到電話后,他就果斷買了最近一班的高鐵票,凌晨3點多上了車,經過了4個多小時才到了渡城。
郝希夢和家屬交接好了所有的就醫情況,就和吳冕一起離開了。他們在街邊吃了早點,然后趕回社區,開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幾天后,姜耀他們的申訴起了作用。房產中介公司在房管局的積極管理下,同意繼續履行協議,并迅速找來了施工隊,對漏水的地采暖和廚房的防水系統進行了維修。事情進展得很順利,樓上樓下的業主和居民都對吳冕的工作態度以及處理問題的方式表示滿意。
這件事總算告一段落了,吳冕在做這段時間的工作總結時,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在社區工作的處理過程中,有時調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要以為居民解決困難為目標。其次要做好應對各種問題、多次面對同一問題的思想準備。另外考慮到社區的職能特殊性,在工作中要時刻注意方式方法,還要學會積極利用社區的各種資源,做到從實際出發,并多方面地為居民服務。
又過了幾天,楚阿姨也手術成功,出了院。家屬親自到社區辦公室,表達了感激之情。蘇主任熱情地接待了居民,并衷心地表示,社區的成立就是為了居民服務的,讓每位居民健康平安,讓每個老人都能享受到幸福的晚年,就是他們最大的愿望。
不過考慮到楚阿姨獨自居住在社區,手術后生活回有些不便,郝希夢和吳冕還時常登門探望,幫楚阿姨打掃衛生,整理家務,照顧生活起居。他們甚至還聯合了王春梅的鄰家菜館,提供了送餐服務,為楚阿姨變著花樣,每天送去葷素搭配的營養餐。
在所有人的細心照料和溫暖守護下,楚阿姨的病情恢復迅速,很快就可以拄著拐杖,自己走路了。
看著逐步恢復健康的老人,郝希夢的心里也是感慨良多。在她看來社區工作其實都是一種陪伴,陪診診斷的是病癥,調解處理的是糾紛,但最終都是在陪伴居民,以各種方式撫慰他們的心靈,解決他們的困難。
只要社工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居民著想,就會讓居民的心靈得到莫大的安慰。而這對他們社工來說,也不啻為一種自我救贖,到現在為止,她終于有點明白主任說的“自助助人”是一種什么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