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半生若夢

我決定寫一篇關于自己的回憶錄,原因有三個,首先是現在有了寫回憶錄的時間,而且一個多月后我又得回到忙碌的臨床工作中,故而可以寫。第二是我發現自己記憶逐漸模糊,往事逐漸不再記得清楚,相信隨著經年累月這些記憶會更加模糊遺忘,但也不愿徹底忘記,故而寫一篇回憶錄或許是一勞永逸之舉。第三,我今年有女一歲余,想通過回憶半生記憶,預知或者復習下孩子即將要走的一些心路歷程,史鐵生說,太陽隨時都是旭日,隨時都是夕陽,我從山下走去,一個孩子從山的另一頭蹦了出來,誰又能說那個孩子不是我,我又何嘗不是那個孩子。

我最初的記憶大多是長輩和照片告訴我的,我似乎有些記得,大多是不記得。我出生在一個小城的一個小巷子里,那個地方叫做四面佛,我家在四面佛2號,是一個三層高的自建房,房屋的來歷是我爺爺和它的兄弟們共建的。我家姓謝,那個“龐大”的建筑給予了幼時的我許多快樂的回憶。那個建筑更像是聯排別墅,因為建筑雖然都叫“謝家”,但其實有四個主人,他們聯在一起,甚至陽臺都通過一個門連接著。我家在最左邊,我家二樓的一個房間的右邊的墻壁有個隱蔽的門,穿過這個門可以看到一條非常窄長又陡峭的樓梯過道,可以連接到另個家,那一家是我爺爺的弟弟家。隔壁這一家的一個房間同樣有個這樣的門可以通往這個樓梯。我小時候經常通過這個有邊界感的樓梯,去隔壁家玩,需要和門里頭的人說清楚你是誰,你來干什么,他才給我開門,這兩個門后的主人,一個是我家的姐姐,一個是隔壁家的“小叔叔”,其實他兩年紀非常接近。

爺爺年輕的時候是工人,參與過市里的許多大工程,有一間自己工具室,里面琳瑯滿目的各式工具,里面有他下礦時的工服,綠色鋁制的水瓶,和各種檢查水電的儀器,有電鉆,甚至還有配鑰匙的工作臺以及修理小家電的各式工具。而我奶奶,是傳統中國婦女形象,打理著家里飲食起居,有自己的縫紉房間,里面堆放著豐富的布料,喜歡給家里人做各種衣服。爺爺奶奶住一樓,她三個子女。大女兒住二樓,就是里面有個門通過隔壁另一戶的二樓房間。二兒子也住一樓,我爸爸是三兒子,住二樓另外一個房間。隔壁的爺爺很年輕,比我爸爸,伯伯稍微大一點,我叫他細爺爺。他們家只有一個兒子,就是上面說的門后的“小叔叔”,她老婆很愛跳舞,愛搞藝術,逼著這個小叔叔經常在隔壁拉小提琴。而我家呢,伯伯他有個兒子大我一歲,是我堂哥,姑姑她有個女兒大我三歲,是我堂姐。兒時記憶里的“小叔叔”其實是個大哥哥,它的PS機,是我和堂哥最羨慕的寶貝。而伯伯的老婆記憶中很少見到,應該是在我有記憶時就離婚回娘家了,有趣的是娘家居然就在隔壁,兩個建筑之間由一條石頭鋪的小路作為過道隔開,石頭路的盡頭還有一塊菜地,和一個小池塘,兩家人共同使用。她們家叫“劉家”。姑姑的丈夫是外地人,也住在我們家,因為不姓謝,我叫他彭伯伯。

老家這個建筑是聯了四戶人家的聯排,小時候的我覺得很大,感覺門前這條道可以說是一條街。其實也就是一個巷子。除了隔壁那個細爺爺,還有兩戶謝姓人家,他和爺爺是什么樣的親戚關系我也搞不清楚了,一戶家里有個和比我大一歲的哥哥,我叫他鑫哥。另一戶很奇怪,男子深居簡出,女子當家外出工作,有一雙兒女,兒子是個傻子,似乎比小叔叔都大些,女兒比我小一些。

這個巷子有許多我家這樣的建筑,有的比我們這家還高幾層,有的建起圍墻,圈了一塊地,種樹種花。還有甚至搬了假山在里面觀賞,那個搬了假山在自家院子里的叫“鄺家”他們家的建筑最高,以致于記不得是幾樓,高高的樓房的墻上爬滿了藤蔓,長有藤蔓的那面墻,斜對著我們家,墻壁外圍有鐵做的外圍樓梯,似乎那座高墻的最上面還有一個煙囪樣的東西。

讀書前的記憶實在太模糊了,只知道我所在的幼兒園是公家的,姑姑在里面當老師,幼兒園午睡的房間很大,有個巨大的需要幾個小孩才能一起推開的平行于墻壁的有軌道的推門。幼兒園里有假山,有石頭做的大象,鼻子是滑滑梯,有鋼琴房,似乎鋼琴房是個演藝廳。幼兒園特別大,像一個單位或是公園,外圍是鐵圍欄,門口有長方形的鋁制的牌匾。我記得幼兒園有專門的玩具課,圖書課,課間會發餅干和牛奶。姑姑不會給我多發,我很含蓄,到了幼兒園也不叫她姑姑,她也不格外對待我。最開心和最惆悵的記憶可能就是放學,放學都是哪些人接我不記得了,我記得我最喜歡爸爸接我,爸爸把我放單車上,路上最可能給我買東西,最喜歡的是幼兒園門口的雞腿面包,那個面包在我長大后成為了這個城市有名的小吃。惆悵似乎也是因為爸爸接我,他似乎有一天來的很晚,我在幼兒園的大門口很孤單,小伙伴都被人接走,那天似乎比平時分外的冷,風分外的大,似乎是秋季,落葉刷刷的向我吹來,甚至遮擋了我這個小人兒的視線。也不知道多久,在這冷冷清清的地方暗自嘆息著,爸爸終于來了。那天的記憶似乎難以忘記,出現在我許多次魂牽夢繞的夢境里。

在長大些的某一天,我姑姑告訴我可以不去幼兒園了,我和幼兒園的小伙伴的記憶就慢慢斷開了,那一天我似乎有努力去記住幼兒園朋友的名字,但30年過去后,我再也記不得了,只曉得有二三個玩的好,似乎是我最初外面認識的朋友。很快幼兒園的記憶都被讀書后的記憶淹沒了。我讀小學前先參加了小學學前班,小學我記得叫工農小學,小學斜對著我們城市最好的醫院。爸爸帶我去上學那天是真的很惆悵,整個學校都是比我大的小朋友,上學又似乎是個很神圣的事情,我想和后來上班的感受差不多,欣喜迷茫,然后轉變為擔憂和惆悵。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情,他說,我告訴你個秘密吧,這里呢其實就是我們之前的家,只是后來搬家了到了四面佛,你來這里上學就當回老家了吧。我似乎心松了一點,但還是被無與倫比的陌生感搞的整個人都不太活潑。我記得爸爸還給我買了文具,書包,文具盒。那學前班,我記得老師給我印象就是會彈鋼琴,而我們根本也不聽歌,就圍著鋼琴搗亂。老師的琴聲被我們搞的一塌糊涂,她來了脾氣會打突然往我們伸出的小手上來上一下“啪”,有的人就不敢亂伸手了,但老師也不生氣的,于是膽大的人又玩起了搗亂游戲,甚至在比誰不被老師打到。就這么玩耍的學習了一年學前班,我們真的遇到記憶里的大洪水,那年雨特別的大,淹沒我們在最后一樓的教室。我們學前班都在這一樓,而且地勢格外的低,比操場的下水道口還要低,我們教室都是水,我們雖然都穿了家里準備的套鞋,但還抵不過越來越大水勢。在暴雨來臨后,老師疏散我們離開學校,我們在較高的一塊地上看到整個操場都被淹沒。我爸爸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過來了,我記得那次接回去不久,我就讀一年級了。而且再也沒去那個學校了,分配到了另外一所很新,很現代的學校,有至少六層樓高,學校的教室像兩個手臂展開,中間連接的樓房寫有幾個大字,我后來認得那兩個字,叫“逸夫”。逸夫小學于是成了我新的學堂。

小學之前另外的記憶還有一處地方,那是一個單獨矗立的私宅,看起來還比較新,家人說是景灣的別墅,景灣在這個城市郊區一個不是很好的地方,因為它比鄰著一個以收治精神病而著名的醫院,旁邊還有桃園火葬場,以及墓地群。所以家人在那塊地方買了塊地,建了別墅,許多人都覺得沒有腦子,但這也讓這一處私宅顯得格外清凈。我小時候經常隨爺爺奶奶去住或玩,每次都是和堂哥一起。應該是小時候記憶里的第一個玩伴。

版權:創世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子王旗| 华阴市| 牙克石市| 伊通| 桓仁| 四子王旗| 东山县| 商丘市| 新田县| 金川县| 广宗县| 惠州市| 昆明市| 天等县| 普陀区| 长海县| 怀柔区| 山丹县| 潮州市| 博白县| 湘乡市| 岳阳县| 大余县| 浦城县| 保德县| 台东市| 奇台县| 墨竹工卡县| 本溪市| 安国市| 浦东新区| 宽城| 临海市| 永胜县| 博野县| 南宁市| 新巴尔虎左旗| 兴隆县| 沙田区| 青岛市| 东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