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激烈的削藩方式
- 逆賊之大明戰神
- 瘋人院的橘貓
- 2128字
- 2023-06-24 06:00:00
如果不削藩的話,藩王勢大,無法實現中央集權,朱允炆這個皇帝就是個擺設。那些手握重兵的藩王,一旦羽翼豐滿,早晚有一天會走上造反的道路,與他爭奪天下。
如果削藩的話,最多也就是逼迫這些藩王造反。
既然削藩也是反,不削藩也是反,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朱允炆根本沒有別的選擇,本著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的原則,積極削減藩王的權力。
于是,朱允炆召集了自己的兩個心腹,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湜(黃子澄,子澄是字),一起討論該如何應對藩王。
齊泰,本名叫齊德,“泰”這個名字是朱元璋所賜,朱元璋對齊泰很重視,駕崩前下旨,任命齊泰為顧命輔臣,輔佐新皇。
黃子澄是洪武十八年會試第一,殿試的榜眼,先入翰林院,后被朱元璋派進東宮,當了太子朱標的伴讀,能給太子當伴讀的人,都是六部尚書的候選人。后來朱標死了,又成了朱允炆的師傅。
齊泰和黃子澄兩人一致建議朱允炆削藩,但在削藩順序上,兩人產生了分歧。
齊泰認為燕王朱棣乃是沙場名將,是塊難啃的骨頭,力主先拿朱棣開刀;但黃子澄卻力勸建文帝先拿下周王朱橚,理由則是朱橚是個軟柿子,拿下周王,既可剪除燕王羽翼,又可震懾其他藩王。
兩人各持己見,互不相讓。
最終,朱允炆接受黃子澄的意見,原因無他,親疏有別!
黃子澄一直在東宮,是陪著朱允炆成長的人;而齊泰則則是朱元璋留下的老臣。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周王朱橚次子朱有爋向朝廷舉報朱橚圖謀造反,朱允炆立即派李景隆前往開封,緝拿周王朱橚一家。
李景隆以巡邊為由,帶領一隊人馬進入了開封城,然后突然發動襲擊,將周王府給包圍,打了周王一個措手不及,將周王一家帶回南京。
朱允炆下旨將周王廢為庶人,全家發配云南。
建文元年四月,荊州府官員舉報湘王朱柏謀反,還偽造寶鈔、施虐殺人,朱允炆派遣軍隊將湘王府包圍,朱柏倒也硬氣,看出了朱允炆的用心,與闔宮上下飲酒訣別,放火焚燒湘王府,自己穿戴好親王衣冠,手執弓箭,騎馬躍入火中,闔宮上下皆從朱柏而死,國除。
同月,又有人告發齊王朱榑意欲舉兵叛亂,朱允炆下旨召朱榑進京,朱榑京后,直接被送進昭獄,廢為庶人。
而后,代王朱桂、珉王朱緶相繼被人舉報各種罪名,都被朱允炆下旨廢為庶人。
短短一年間,周王朱橚、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緶相繼被廢為庶人;湘王朱柏被逼自焚而亡。
要知道,建文帝上臺時,大明就藩的藩王只有十七個,而秦王朱樉,晉王朱棡、潭王朱梓、魯王朱檀在朱允炆上臺就翹辮子了,嚴格意義上說,第一代藩王只有十三個,而朱允炆一年就滅了五個,這種激烈的削藩方式,可以說在歷朝歷代都沒有過。
朱允炆之所以敢這么大刀闊斧的削藩,是因為他認為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是徒勞的,而他本人就掌握了絕對的實力。
太祖朱元璋乃是一代雄主,雖然封建藩王,有舐犢情深的打算,但身為一個睿智的帝王,朱元璋自然不會只顧念親情,他也要考慮朱明王朝千秋萬代的事情。
封建藩王,朱元璋目的有三。
一是全親親之義,說白了就是不想讓子孫后代受苦,同時想利用宗室力量,鞏固大明的統治根基。
二是御北,當時蒙元勢力退守漠北,去了蒙古草原,建立北元政權,勢力依舊十分強大,“引弓之士,不下百萬眾,歸附之部落,不下數千里”,可以說是大明的一大威脅。朱元璋分封的藩王,大都靠近北方邊境,這些藩王經常出塞捕虜,肅清沙漠。
三是為國藩籬,朱元璋分封諸王,沿著邊境建立了三條防線,以韓王、沈王、遼王、寧王、燕王、谷王、代王、晉王、安王、慶王、肅王為主的邊塞防線;以齊王、魯王、唐王、秦王、伊王為主的第二防線和以周王、珵王、湘王為主的第三防線。如果蒙元來犯,這三條防線可以層層護衛南京城的周全。
朱元璋在冊封諸王的旨意中,也做了解釋,“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計。”
當然,以朱元璋的雄才大略,自然也知道藩王制度的弊端,畢竟史書上記載了無數的案例:周王朝分封諸侯引發春秋、戰國百年大亂;漢王朝分封諸侯,又有七國之亂;司馬氏大封宗室,引發八王混戰,導致五胡亂華;唐玄宗設置藩鎮,讓節度使尾大難掉……
歷史殷鑒不遠,教訓猶在眼前,朱元璋肯定會以此為警示。
為了防止藩王造反,動搖大明的根基,朱元璋規定藩王“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極大限制了藩王的權力。
同時,朱元璋也給藩王的兵力設置了上限,每個藩王只允許擁有三個軍衛的兵力。一個軍衛五千六百人,三個衛所也不過一萬六千余人,這還是在滿編的情況下,而大明的軍衛大都不會滿編。
除此之外,為了防止藩王行不忍言之事,在每個藩王封地的周圍,朝廷布置了遠高于藩王的兵力。
以燕王為例,燕王三護衛分別是燕山左衛、燕山右衛、燕山前衛,而北平城方圓百里內,布置著通州衛、薊州衛、遵化衛、密云中衛、密云后衛、永寧衛、永平衛、開平前后左右中五衛、保定前后左右中五衛、居庸關防御所、懷來防御所、紫荊關防御所等數十個軍衛和千戶所,這些軍隊歸北平都司指揮。
而北平都司的上級是五軍都督府,五軍都督府直接對皇帝負責。
朱元璋這樣做,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就是要監控藩王異動,防止藩王起兵造反。
但凡藩王有異心,不服朝廷管理,有造反的苗頭,想出來走兩步,朝廷可以立即發兵平定叛亂,數十萬大軍就會教他如何做人。
這就是朱允炆激烈削藩的底氣。
新書起航,求收藏,求推薦票支持!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