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你說的好有道理
- 逆賊之大明戰神
- 瘋人院的橘貓
- 2055字
- 2023-06-24 00:12:00
于是乎,李佑憑借自己超越大明的六百年見識,開啟了商業之路,小到制鹽、制糖、煤球,大到玻璃、煉鋼,短短兩年的時間,愣是把南京城百姓的生活水平,活生生地提高了一大截。
當然,以曹國公府為首的勛貴集團,也是賺得盆滿缽滿。
這當中,李佑負責在背后出主意,李景隆負責在前臺行動,兩人配合的天衣無縫。而李佑本人則天天跟廢柴一般,與徐景昌、朱允熥等一眾年紀相仿的勛二代、勛三代、勛四代們一起廝混,最喜歡干的一件事就是逛青樓!
李佑只是逛青樓而已,沒有什么實質性的事情發生,最多也就是抓抓摸摸,至于為啥沒有不發生實質性內容?還能為啥,年齡小唄!
今年只有十四歲的李佑,擱在后世還是個毛孩子,到青樓里能干啥?哪怕李佑穿越前,已經是一個三十多的油膩大叔了,現在也只能過過眼癮而已。
李佑這么做,就是想讓所有人認為他就是一個混吃等死的勛四代。
曹國公一系,勛一代是曹國公主的駙馬、曹國公李貞,勛二代是曹國公主之子李文忠,李景隆是現任勛三代,李佑算是準勛四代,要上任估計至少還要個二、三十年。
反正上任還早呢,不趁著這時間好好享受一番,豈不是浪費了大好青春年華?男人,何苦為難自己?
為了不孤獨,李佑就把朱允熥“勸”進了這個圈子,整天一起跑馬走鷹、眠花宿柳,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雖然兩人之間差了七歲,還差了輩分,但兩人平日以兄弟相稱,都直呼其名,沒有上下尊卑之分。
“朝中袞袞諸公恐怕此刻都在考慮如何投靠燕王,哪有時間管這些爛事?”朱允熥聽了李佑的話后,冷笑一聲,“我估計啊,現在至少有十路人馬往鎮江去了,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燕王,以換取進身之階!”
“我屮,你說的好像很有道理啊,我是不是也應該派人去一下,提前拍一拍燕王的馬屁,這樣燕王就不會懷恨我們曹國公府……”李佑摸了摸下巴,故作沉思狀,說道。
“算了吧!”朱允熥看了看李佑的表情,說道,“如果燕王真要是進了南京城,恐怕你們家和我的下場,都不會好到哪去,削爵為民算是輕的,重一點就是賜死!”
“冊那,雖然咱們關系很好,但你也不能這么說話,咒我全家啊……”李佑一副不爽的表情,看著朱允熥說道,“想當年我們家老頭拿下北平城后,一點都沒虧待燕王一家,他應該對我們老頭感恩戴德啊!”
“當年曹國公就應該將他們全家殺了……”朱允熥冷笑一聲,說道。
“當年我們家老頭有十成把握,拿下大寧府,活捉燕王!”李佑聳了聳肩膀,擺出一副無奈的表情說道,“誰能想到皇帝連下六道詔書召我們家老頭回京,才導致平燕計劃功虧一簣,讓燕王逃出生天!”
“對了,當年到底曹國公是如何拿下北平城,活捉燕王全家的?這些年每次問你,你總是閃爍其詞不肯講!反正現在我們已經是窮途末路了,你就給我講講唄!”朱允熥看了看李佑,眼中露出八卦之色。
“誰窮途末路了?誰窮途末路了?”李佑聽了朱允熥的話,掐著腰,怒氣沖沖地說道,“現在鹿死誰手,還未可知!你怎么就斷定我們必死無疑了?”
聽了李佑這句話,朱允熥眼中閃過一道亮光,隨之變成灰暗,意興闌珊地說道,“如果這句話從曹國公嘴中說出來,我倒是覺有有些希望,可惜皇兄將曹國公下了大獄,這是在自毀長城啊……”
在南京城,所有人都相信一點,只要曹國公出手,朱棣肯定束手就擒,然而兩年多前,建文帝的做法傷透了曹國公的心。
沒辦法,以零傷亡拿下北平城,這么輝煌的戰績亙古未有,但曹國公做到了。
據參與大戰的士卒說,曹國公僅僅用了四招就迫降了北平城守軍,先是引天火燒北平城,又火藥炸開麗正門,繼而用長弓箭陣射殺數千士卒,最后用了一顆滅世天火,嚇得北平守將屁滾尿流,直接跪了!
但具體是怎么樣?很難有人說清楚,只有曹國公本人和李佑兩人知道其中的細節,而這兩個人從來不提這件事,哪怕皇帝問起,曹國公也是王顧左右而言他。
“我們家老頭就是下了大獄,也有辦法攪動風云,讓燕王不敢任意妄為!”李佑一臉不忿地表情,沖著朱允熥說道。
“真的假的?”朱允熥有些不信地問道。
“呃……”李佑怔了怔,有些郁郁地說道,“我想應該是這樣吧!”
“你想可不行,得曹國公想才行!”朱允熥搖了搖頭,苦笑了一下,說道,“你還是給我講講曹國公戰北平的事情吧!省得到時候南京失守,新皇登基,我被皇帝牽連,削爵圈禁、乃至賜死。你就當行行好,滿足我死前的念想吧……”
“什么死不死的!咱們都得好好活著,享受這美好時光!”李佑小大人般地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笑著說道,“不過看你這么想知道北平之戰到底發生了什么,我得好好回憶一下了……”
說罷,李佑坐了下來,兩眼看向天空,往事歷歷在目,一切如時光倒轉,一瞬間閃過了無數的畫面,回憶仿佛被電擊了一下,就像播放著的電影,一幕幕從眼前快速飛過,一幅畫還沒看完、沒捉摸透,另一幅又映入眼簾。
洪武三十一年,太祖朱元璋駕崩,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朱允炆上臺后的第一時間,將目光瞄準了自己的叔叔們——大明藩王。
眾所周知,洪武朝的藩王個個手握重兵,還能征善戰。
太祖在時,還能震懾住藩王;太祖駕崩后,誰也不敢保證藩王有沒有野心,就算沒有野心,時間長了也終會成為朝廷的心腹之患。
站在朱允炆的角度,削藩是一件勢在必行的事。
新書起航,求收藏,求推薦票支持!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