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我也不知道老家在哪
- 我乃人間通天竹
- 池中人
- 2640字
- 2023-10-25 01:34:37
廣平城門口,北山村的青壯們屏著呼吸,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通過,兩邊守衛(wèi)看也不看,直接揮手放行。
眾人行至城外荒野,和前來接應(yīng)的村民們匯合,確認(rèn)安全后,才興奮地歡呼起來。
“這次的運氣也太好了!”
“運氣好?”小飛父親一臉神秘地?fù)u頭,“回去問問你家長輩,這么多年了,進(jìn)城難免會碰到些意外,但哪次不是有驚無險?”
“這,已經(jīng)不能用運氣好來解釋了……”
“我們當(dāng)然清楚,是神竹大人的庇佑。”旁邊幾人沒好氣地瞪著他,“就你能裝,自從神竹大人救了小飛那調(diào)皮娃兒,你丫就裝起來了!”
“這叫神眷,懂不懂?”小飛父親顯擺著從村里教書先生那兒聽來的新詞,好不得意。
有人笑罵,有人感慨,也有人朝著北山的方向俯首叩拜。
幾十里外,有頭戴斗笠的青年,一身葛衣,在山花爛漫之間踽踽獨行。
他忽然回頭,望著來時的方向,仿佛聽到了這些話,于是拂袖掃去飄落肩頭的花瓣,輕聲一笑……
此方天地的人族,對祝安而言,便如同一座繽紛的花園。
北山村,是他親自照料的小小一角,雖不起眼,但悉心栽培的花兒即將綻放,足以令人寬慰。
而在北山之外,大大的花園里,萬千野花競相生長,群芳爭艷,斑斕似錦,也很值得欣賞。
偶爾碰到一朵不錯的小野花,祝安便澆澆水,施施肥,希望它長得更好。
這些花成長起來,未來或許能幫到他,去驅(qū)散天地之間的陰霾。
世間眾生,只道這花園光鮮美麗,可誰也沒有看到,里面竟藏著一根竹子,扮演著花匠的角色。
園子大了,難免會有枯枝敗葉,祝安這個花匠很懶,不想當(dāng)保姆,很少主動去修剪。
不過今日,他發(fā)現(xiàn)了一株敗花,竟是自己多年前看好的,還曾親自澆了一瓢水。
“昔日之因,結(jié)不了善果,那就收回來吧。”
祝安扶了扶斗笠,走過爛漫的山野花叢。
已經(jīng)深入人族勢力范圍,他保持著低調(diào),沒有走得太快,慢慢悠悠地邁著步子。
一步,兩步。
下一刻,群山已在身后……
廣平城頭,一朵白云悄然升空,輕飄飄而去。
云上依稀有幾個人影。
一身黑色戰(zhàn)袍的青陽王當(dāng)風(fēng)挺立,袍袖鼓蕩,獵獵作響,一對長眉之下目光深沉,好像在思索著什么。
任長風(fēng)站在旁邊,因為年幼,又中毒昏迷了多日,被大風(fēng)一吹,不禁打了個冷戰(zhàn),往爺爺?shù)纳砗蠖懔硕恪?
青陽王回過神來,輕輕一掌拍在孫子肩頭,無形無色的精純靈氣流轉(zhuǎn)而出,瞬間抵御了所有寒意。
“多謝爺爺。”任長風(fēng)笑了起來,握緊了青陽王粗糙的大手。
青陽王嗯了一聲,低頭打量著自家孫子。
這個被譽為“任家芝蘭”的年幼天才,目光依舊平和沉靜,但跟以前的無憂無慮相比,已然多了三分疲憊和警惕。
見此情景,青陽王不免有些心疼,惱火道:
“乖孫兒放心,你已經(jīng)安全了,那些搞事的壞人,爺爺會把他們的腦袋全部摘下來。”
說罷回頭,漠然瞥了眼后面跪著的幾個人族奸細(xì)。
這些奸細(xì)大概率是死士,如今被他以靈氣封鎮(zhèn),根本沒有自裁的機(jī)會,只能被帶回去受審。
但這種死士都守口如瓶,或者什么也不關(guān)心,只執(zhí)行自己那點任務(wù),很難審出多少有用的信息來。
除非……能請動煉神之道的高手,強(qiáng)行讀取記憶,仔細(xì)搜尋有價值的線索。
可精通此道的煉神師極少,窺視他人記憶的風(fēng)險也很高,青陽王自忖未必請得動,一時有些發(fā)愁。
任長風(fēng)思忖片刻,搖了搖爺爺?shù)氖郑Φ溃?
“爺爺不用擔(dān)心,孫兒好得很,那些壞人反正已經(jīng)失敗了,慢慢查就行,無所謂的。”
青陽王暗嘆一聲,這個孫子的確是聰慧到了極點,竟看出了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一絲顧慮。
策劃這場行動的幕后真兇,豈是泛泛之輩?
這些人布局至少兩年,埋下暗子數(shù)十,調(diào)動宗師兩名,頂著各路勢力的追蹤搜查,差點就把一個人族天才給擄到了妖族去。
有這種能量的,整個人族也沒多少,名字后面八成得掛個“王”。
青陽王心里隱隱有幾個懷疑的對象,但無論哪個,對付起來都極為艱難,讓他很是頭疼。
這位人族名王對外殺伐果斷,快意恩仇,但當(dāng)屠刀向內(nèi)時,卻感到如陷泥濘,寸步難行。
他倒是能殺個痛快,可稍有不慎,便會反噬己身,連累整個家族。
自己的寶貝孫子可還沒長大呢。
青陽王摸摸任長風(fēng)的腦袋,輕嘆道:“你說得對,這事兒快不了,不過,早晚是要辦的。”
隨即目光悠悠,想起了那個戴斗笠、披葛衣的蕭然身影。
“換做是江海客,或許直接就殺上門了吧……本王還是不夠灑脫啊。”
“那個家伙也夠神秘的,不知道這些年都干嘛去了,現(xiàn)在人又在哪呢?”
……
祝安跨過山嶺,行過荒野,最后走在了長長的官道上。
他沒有刻意避人,就和路上的行人們一起,風(fēng)塵仆仆地趕著路。
不知走了多久,就見前方有家小小的客棧,陳舊的布招幌掛在一根桿子上,插在門口,被風(fēng)輕輕吹起。
祝安走進(jìn)客棧,“店家,來碗牛肉面。”
廚房門口,一個白發(fā)稀疏的垂暮老人站起身,不好意思地笑道:
“真是不巧,牛肉賣完了,雞湯面倒是還有,客官要不來一碗?”
“也行。”
老人看著年邁,步子卻很穩(wěn)健,走進(jìn)廚房,直接端了一碗面條出來。
祝安瞅了一眼,這竟是一碗純粹的清水素面,連粒蔥花都沒有。
廚房里立刻追出來一個婦人,一邊埋怨著老人,一邊又把素面端了回去。
“年紀(jì)大了啊,總忘事。”老人抱歉道。
“無妨。”
很快,婦人端著香噴噴的雞湯面出來,沖祝安道了聲歉,隨即坐在角落里,一邊擦著桌子,一邊絮絮叨叨,埋怨老人的記性。
“什么都能忘,就記得你那不知道在哪的老家……”
老人一聽,立刻開始冥思苦想,“我的家,到底在哪呢?”
他問祝安,“客官,你可知哪里有山,很高的山,山里有竹子,很高的竹子……”
祝安平靜地?fù)u頭,“這樣的地方可太多了。”
“是啊。”老者滿臉遺憾,“沒法找啊。”
婦人見祝安挺和氣,便也聊了幾句,說這老人不知是哪里的山民,遭難流落至此,被自家娘親看中,成了上門女婿。
老人年輕時精明能干,小日子經(jīng)營得紅紅火火,還攢錢做了這么間客棧。
只可惜,年紀(jì)一大就開始犯糊涂,總說想不起來家在哪了。
祝安搖頭失笑,“是糊涂了,你的家人在這,你的家,不也就在這里?”
老人倔強(qiáng)地?fù)u頭,“不,還有一個老家。當(dāng)年我年輕氣盛,非要出去闖一闖,如今老了,卻想不起老家在哪了。”
他坐在門檻上,望著外面來來往往的行人,滿臉惆悵,“到底在哪呢?”
祝安喝了一大口面湯,放下碗,忽而嘆道:
“我跟你一樣,也找不到自己的老家了。”
“這老家,有的人能回去,有的人可能一輩子也回不去。”
“但不管怎樣,把自己當(dāng)下的家經(jīng)營好,才是正理。”
“你現(xiàn)在這個家,很好,這不就夠了?”
這些話,在婦人聽來平平淡淡,在老人耳中卻突然變成了晨鐘暮鼓,敲擊著精神,霎時驚醒迷魂。
他呆坐半晌,目光漸漸恢復(fù)了清明,重重吐出一口濁氣,釋然道:
“客官說的在理,等明天,我就在客棧后面弄些假山,種些竹子。”
“既然回不去了,干脆就把這里當(dāng)成老家吧,有山有竹,定是個好地方。”
祝安聞言,欣慰地一笑。
“那等竹子成林的時候,我再來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