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電子商務法律及相關政策

(一)我國已出臺的電子商務法律及相關政策

1.電子合同法律效力的相關規定

《民法典》規范了電子交易行為,對網絡環境下合同的訂立和合同的履行做了相應的規定。

(1)關于“合同的訂立”,《民法典》再次確認了電子合同的有效性,并對電子合同的成立時間、成立地點進行了認定:當事人采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要求簽訂確認書的,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當事人一方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發布的商品或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對方選擇該商品或服務并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營業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沒有主營業地的,其住所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

學而思,思而學

根據《民法典》對電子合同交付時間的規定,什么情況下收貨人的簽收時間為交付時間?什么情況下實際提供服務的時間為交付時間?

(2)關于“合同的履行”,《民法典》對電子合同的交付時間進行了認定: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訂立的電子合同的標的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遞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貨人的簽收時間為交付時間。電子合同的標的為提供服務的,生成的電子憑證或者實物憑證中載明的時間為提供服務時間;前述憑證沒有載明時間或者載明時間與實際提供服務時間不一致的,以實際提供服務的時間為準。電子合同的標的物為采用在線傳輸方式交付的,合同標的物進入對方當事人指定的特定系統且能夠檢索識別的時間為交付時間。

2.電子簽名制度

《電子簽名法》規范了電子簽名行為,是我國電子商務與信息化領域的第一部專門法律。《電子簽名法》為我國電子商務安全認證體系和網絡信用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自此,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電子文件與書面文件也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視野拓展

《電子商務法》解讀

3.電子商務法

《電子商務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電子商務領域的綜合性法律。《電子商務法》是一部調整消費者、平臺、入駐經營者利益的法律關系的民事法律。

4.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

《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原《網絡交易管理辦法》廢止。《辦法》的出臺是為了規范網絡交易活動,維護網絡交易秩序,保障網絡交易各方主體合法權益,促進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該《辦法》制定了一系列規范交易行為、壓實平臺主體責任、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具體制度規則。

5.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

《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自2021年5月25日起施行,它加強了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能促進網絡直播營銷健康有序發展,對整個直播行業市場規范化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有重要意義。

6.電子商務安全保障的相關法律

(1)為規范電子認證服務行為,原《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新《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自2009年3月31日起施行,原辦法同時廢止。新辦法在2015年進行了修訂。

(2)為加強對電子銀行業務的風險管理,《電子銀行業務管理辦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3)為規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行為、防范支付風險,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要求第三方支付公司必須在2011年9月1日前申請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且全國性公司注冊資本最低應為1億元。該辦法的出臺意在規范當時發展迅猛的第三方支付行業。

(4)為保障網絡安全,《網絡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5)為了規范數據處理活動,保障數據安全,促進數據開發利用,保護個人、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數據安全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該法是我國關于數據安全的首部律法,標志我國在數據安全領域有法可依,為各行業數據安全提供監管依據。

(6)為了保護個人信息權益,規范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促進個人信息合理利用,《個人信息保護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二)《電子商務法》主要解決的問題

對于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或矛盾,《電子商務法》做出了相應的規定。

1.電子商務經營者需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

《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個人網店經營者、微商、代購等屬于電子商務經營者,需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受《電子商務法》的約束。

但是,個人銷售自產農副產品、家庭手工業產品,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依法從事便民勞務活動和零星小額交易活動無須進行登記。例如,個人在微信朋友圈內銷售農家自產土雞蛋、自制手工藝品就無須進行登記。

問與答

問:什么是電子商務經營者,包括哪些類型?個人網店經營者、直播銷售者分別屬于哪種類型?

答:《電子商務法》所稱電子商務經營者,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包括電商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絡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個人網店經營者屬于平臺內經營者,微商、直播銷售者等屬于其他電子商務經營者。

2.商家銷售的商品有問題,平臺承擔連帶責任

對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電商平臺經營者對平臺內經營者(商家)的資質資格未盡到審核義務,或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受到損害的,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3.明確由商家承擔運輸責任和風險

電子商務經營者委托物流企業對實物商品進行投遞運輸時,實物商品在投遞運輸過程中的所有權還在商家的控制下,商品在途的風險和責任由商家承擔。

4.網絡搭售商品不得設置為默認選項

《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例如,消費者在網上預訂機票時,部分網站以前經常搭售酒店優惠券、接送機優惠券、航空險等,看似貼心的服務,實則是暗中搭售,讓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了搭售商品,《電子商務法》實施后,這些行為已被禁止。

5.消費者付款成功后,經營者不得隨意毀約

經營者負有誠實守信、切實履行合同的義務,消費者付款成功后,經營者不得以各種理由或借口隨意毀約。同時,該規定的設立也為消費者依法維權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消費者在“雙十一”期間下單后,如果經營者以弄錯折扣為由拒絕發貨,消費者就可以據《電子商務法》追究經營者的違約責任。

6.評價應真實,“刷好評”、擅自“刪差評”會被嚴懲

為了提升網店的信用,有些經營者以前會采取“刷好評”“刪差評”等方式來提升店鋪的好評率。《電子商務法》實施后,“刷好評”、擅自“刪差評”會被嚴懲。這將確保消費者評價能發揮良好的作用,促使平臺經營者及平臺內經營者誠實經營。

7.破解押金難退難題,退款方式被明確

消費者在網上預訂酒店、騎共享單車等,往往需要先交押金。但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押金難以退還的問題逐漸凸顯,甚至屢屢出現押金退還程序復雜、條件苛刻、退款不及時等情形,嚴重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電子商務法》規定,消費者申請退還押金,符合押金退還條件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及時退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水| 灵宝市| 吕梁市| 鹿泉市| 天门市| 惠水县| 外汇| 保康县| 杂多县| 莲花县| 海淀区| 安乡县| 河北省| 合肥市| 隆昌县| 宣汉县| 香格里拉县| 福建省| 中牟县| 大竹县| 阳新县| 济源市| 延川县| 鄯善县| 湖州市| 方城县| 黄浦区| 托里县| 开封县| 时尚| 蓬安县| 长岭县| 吉木萨尔县| 新宾| 武穴市| 土默特右旗| 景泰县| 清丰县| 宣武区| 浦城县| 当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