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發展,多樣化的企業組織形式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首要條件。隨著投資者的增加和企業發展形式的不斷創新,投資者擁有了實現投資的多種渠道和方式,而合伙制模式也成為不少企業追求的創新和發展模式。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力資本將成為更稀缺的資源。企業只要擁有人才,其他的資源就會紛至沓來。在傳統模式中,環境相對穩定,老板包打天下,這兩點在知識互聯時代已被顛覆。傳統的指令式管理已經完全失效,創始人需要真正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合伙人,以充分激發團隊的創造力。這樣既是激勵人才的手段也是吸納人才的方法。尤其是那些初創的中小企業,如果沒有好的合作團隊,再好的商業模式也很難實現從0到1;反過來,如果是成熟的企業,公司變大而團隊人才流失,再好的企業也終將從1到0。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說傳統的雇傭形式已經漸漸不太合適現代企業對人才發展的要求。所以,能夠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模式就是合伙人機制。
互聯網讓傳統企業開始重構,工資制度也開始被革新,讓員工成為事業合伙人,讓有潛力的人才組成創業團隊,是互聯網經濟時代成功的不二法門。縱觀很多成功的企業,他們都采用了合伙人模式,比如:阿里的合伙人機制、華為的虛擬股、稻盛和夫的阿米巴模式、小米的股權激勵合伙人制等一系列模式已經成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模式,未來的企業也必將會借鑒和實踐合伙人制度。
企業的未來價值就是找錢和找人,找錢的途徑很多,而找人卻很難,只有找到優秀的人并把他們發展成企業的合伙人,讓他們與企業成為利益共同體、價值共同體與命運共同體,這樣的企業才是成功的企業,才能擁有與同類企業抗衡的能力。
但是,合伙制的推行在中國想要落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做得好是合伙人,是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命運共同體,做不好就成了兄弟式合伙,仇人式散伙。本書作者就是基于“中國式人情合伙”的認知來分析如何讓合伙制模式在我國的企業中更好地推行和實施。如何先講規則與制度,再去發展成談情不傷感情的合伙人制度;企業在實行合伙人制度時,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激勵而不喪失控制權;不同的企業如何采用適合自己的合伙模式,本書系統分析并回答了這些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合伙人制度是一種增量激勵模式,實施得好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經濟回報,同時也會讓企業在吸納和留存優秀人才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果每個企業管理者都能管理好自己的團隊,企業就能發展壯大;企業發展好了,中國經濟發展就會更好。
這本書有理論有觀點,非常適合企業管理者或創業者參考借鑒,所以我向廣大讀者推薦這本書。
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高級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