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R總是有辦法:從入職到離職的101個糾紛巧解
- 呂帥 陳橙
- 1338字
- 2023-06-25 15:22:28
2.勞動者在體檢時被查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被用人單位辭退,應如何維權
案例2[2]
自2015年6月10日起,石某一直在某醫療器械公司擔任銷售部內勤。
2020年5月21日,石某參加公司組織的員工體檢,體檢前公司并未通知石某有乙肝項目檢測一項內容,體檢報告顯示石某為乙肝病毒攜帶者。
出于公共衛生安全方面的考慮,在得知體檢結果的當天下午,公司便派出人力專員找石某談話,稱其不適合現在的工作,希望石某辭職,踏實看病。公司同意支付經濟補償金,但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2020年5月29日,石某收到了公司的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
石某離職后,經勞動仲裁程序起訴,要求某醫療器械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
律師意見
在案例1中我們提到,用人單位不得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因素損害勞動者平等地獲得就業機會和就業待遇的權益,那么對于乙肝病毒攜帶者,法律是怎么規定的呢?
首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衛生部(已撤銷)的《關于切實貫徹就業體檢中乙肝項目檢測規定的通知》規定:“除衛生部核準并予以公布的特殊職業外,不得要求進行乙肝項目檢測……禁止企業在就業體檢中采取任何形式要求求職者接受乙肝項目檢測”“醫療衛生機構要進一步完善乙肝項目檢測知情同意制度,有關體檢報告應當完全密封,交受檢者本人或受檢者指定的人員,保護乙肝項目受檢者的隱私權。”可見,該通知規定了兩個要件:一是“特殊職業”才能要求勞動者進行乙肝項目檢測;二是乙肝項目檢測必須在勞動者知情并同意的情況下開展。
這里的“特殊職業”是指原衛生部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已核準的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不得從事的職業的說明》中明確的公務員中的特警職位、民航招收的飛行學生,以及血站從事采血、血液成分制備、供血等業務工作的員工。石某所從事的并不屬于這些“特殊職業”,且體檢前,公司也未通知石某并取得其同意,所以,公司并無權力要求石某進行乙肝項目檢測。
其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關于切實做好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指出,“醫學研究證明,乙肝病毒經血液、母嬰及性接觸三種途徑傳播,日常工作、學習或生活接觸不會導致乙肝病毒傳播”,即石某并不會影響公司的公共衛生安全。
最后,人民法院認為,即使醫療器械行業對員工身體健康標準的要求比其他行業高,某醫療器械公司也應該給予石某治療疾病的機會。勞動者因病治療是享有法定醫療期的,用人單位在此期間的單方解除權也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某醫療器械公司以石某所從事的為特殊行業、崗位為由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顯然是一種對乙肝病毒攜帶者的不合理對待。最終人民法院判決某醫療器械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
維權小貼士
受理機構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勞動仲裁委”)。
案件類型
賠償金爭議。
勞動仲裁申請書仲裁請求表述
請求被申請人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元。
舉證指引
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如勞動合同、招聘廣告、錄用通知、社保繳費記錄、個人所得稅完稅證明、離職證明、工作證明、工作證、空白業務合同、授權書、工作記錄、考勤記錄、銀行流水、微信或支付寶轉賬記錄等。
證明工資標準及發放情況,以便計算各項費用的證據,如工資發放記錄等。
證明是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據,如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出的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