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R總是有辦法:從入職到離職的101個糾紛巧解
- 呂帥 陳橙
- 1032字
- 2023-06-25 15:22:31
8.勞動者因簡歷作假被辭退,已發的工資要返還用人單位嗎
案例8[8]
某公司發布了一則招聘公告,載明招聘崗位為市場策劃,任職要求為“大專及以上學歷,兩年以上策劃經驗……”
馬某看到招聘信息后,因為學歷不符合要求,便帶上偽造的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前往公司應聘。
2017年2月24日,馬某通過面試入職某公司,入職當天馬某填寫了員工入職簡歷表,表中載明其最高學歷為某大學中文專業本科畢業,底部載明“本人簽名保證以上所填寫內容完整、真實,如有欺瞞,某公司將立即無條件解除勞動關系”。
一年后,某公司發現馬某簡歷作假,便向勞動仲裁委申請仲裁,要求確認雙方的勞動合同無效,并要求馬某返還某公司已經發放的工資、年終獎、產假工資。
律師意見
本案的特殊之處在于,發起勞動仲裁的一方為用人單位,其以勞動者簡歷作假為由要求確認勞動合同無效,并要求勞動者返還已經發放的工資。
第一,勞動者簡歷作假會導致勞動合同無效嗎?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無效或部分無效。本案中,某公司已經明確了招聘條件中的學歷要求,馬某為了被錄用,提交了偽造的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并在員工入職簡歷表中填寫了虛假信息。其行為明顯違背誠信原則,已然構成欺詐。此時某公司可以據此主張勞動合同無效,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的《關于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與訴訟銜接有關問題的意見(一)》第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因勞動者違反誠信原則,提供虛假學歷證書、個人履歷等與訂立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構成欺詐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主張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此,某公司不僅有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而且無須支付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
第二,勞動合同無效后,勞動者需要返還工資、年終獎、產假工資嗎?
關于工資和年終獎。《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本案中,馬某的確為某公司提供了勞動,故某公司仍需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則向馬某支付勞動報酬,即馬某無須返還工資和年終獎。
關于產假工資。產假工資實質是生育保險待遇,并不屬于勞動所得。馬某的產假工資是某公司基于雙方勞動關系支付的,由于勞動合同無效,因此馬某應當返還該部分費用。
最終,人民法院判決雙方的勞動合同無效,馬某向公司返還產假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