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幽默感Sense of Humor

5.應對幽默量表(CHS)(1)

于永菊

(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法學與社會學院,重慶,400031)

【摘要】應對幽默量表(Coping Humor Scale,CHS)由Martin等(1983)編制,應用于評估個體使用幽默應對壓力的程度。國內已在大學生群體中進行初步測試,研究表明去掉項目4后的量表在中國可使用,但也可考慮作進一步的修訂。

1.理論背景

“幽默具有心理療愈功能”這一觀點長期以來受到人們的普遍支持。這一思想可追溯到古老的圣經格言:心情愉悅乃是良藥(“A merry heart does good like a medicine”)。近年來隨著積極心理學研究的興起與推進,眾多研究發現,幽默已演變成人類應對壓力的一種獨特策略。

幽默對人的身心健康有著直接和間接的影響。

直接影響,比如幽默伴隨的笑聲可觸發人體內β-內啡肽的釋放,增強免疫系統功能,減少應激相關激素水平,同時還可減少肌肉張力(Lefcourt,2005)。臨床研究發現,幽默能增強個體對疼痛的忍耐力。幽默還可分散個體在緊張情境和不穩定時刻的注意力來增強自身的應對能力(Scholl & Ragan,2003)。對消防員的研究發現,應對幽默可緩沖創傷事件對職業倦怠和創傷后應激障礙的影響(Sliter、Kale & Yuan,2014)。

幽默對健康的間接影響表現為個體應對資源的增強。幽默的個體通過對困境重評(reappraisal)和意義尋求(sense-making),往往更傾向于積極地應對和處理挑戰情境,而較少否認和回避問題(Lefcourt,2005)。幽默有助于提升個體的人際關系滿意度,幽默作為人際交往的“潤滑劑”,在與家人或朋友交談中,適當地運用幽默可緩沖困境帶來的壓力、減少人際沖突,增加與他人的連接。相關研究發現,幽默可增加個體的積極情感和幸福感(Deiner & Lucas,2000)。

應對幽默(coping humor)被定義為使用幽默作為個人應對生活中壓力或逆境方法的傾向(Martin & Lefcourt,1983;Martin,2007)。與其他積極的壓力應對策略(如理性行為或自我調節)相比,應對幽默可以通過提升心理幸福感、個人魅力,營造友善的氛圍來緩解壓力。

2.內容簡介

應對幽默量表由Martin等(1983)編制,共設7個項目,與其他幽默量表相比,此量表不考慮幽默在減壓中的具體作用,而是專門用來評估受測者使用幽默來應對壓力體驗的程度,Likert 4級計分(1代表“非常不同意”;2代表“比較不同意”;3代表“比較同意”;4代表“非常同意”)。

中文版目前有大陸的大學生版和臺灣的中學生版。本文重點介紹陳國海和Martin修訂的應對幽默量表。大學生版經過對354名中國大學生的初步測試,結果發現項目4(“我必須承認,如果我能夠多一些幽默感,我的生活將會輕松很多。”)與其他6個項目呈輕度正相關,或者負相關,說明該項目與其他項目并非完全一致。建議刪掉項目4,保留其他6個項目。

3.實施或使用方法

應對幽默量表按照經典心理測量學的使用規范來實施。

4.計分方法與解釋

應對幽默量表的第1項和第4項是反向計分,其他項目均為正向計分。該量表僅有一個維度,測量指標是項目總分。得分越高,表明個體越傾向于使用幽默來應對壓力。

5.信度與效度

以陳國海和Martin(2005)的研究為例,采用中文版應對幽默量表和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354名大學生進行測試,對問卷的信效度進行了檢驗。刪去項目4后,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一個因子,可解釋總變異的39.3%,該量表的一致性系數為0.70。對74名大學生4周后的重測信度為0.79。應對幽默量表與癥狀自評量表的總體癥狀指數呈顯著負相關(r=0.33,P<0.01)。研究將中國大學生與加拿大大學生進行對比發現,中國大學生應對幽默的得分略低于加拿大大學生(P<0.05)。分析還發現中國大學生中男性的應對幽默得分(19.8±3.2)顯著高于女性(18.9±3.2,P<0.05)。

林凌敏(2011)采用中文版應對幽默量表和社交焦慮量表對483名在校本科生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發現應對幽默與社交焦慮呈顯著負相關(r=-0.133,P<0.01)。

6.應用價值與簡要評價

應對幽默量表被應用于評價個體使用幽默應對壓力的程度,是具有代表性的自評工具。截至2018年10月份,在Web of Science里被引304次。應對幽默具有一定的跨文化差異,我們建議該量表可在中國使用,但可以考慮作進一步的修訂。

參考文獻

1. Deiner, E., Lucas, R. E, 2000.Subjective emotional well-being[M].In M. Lewis & J. M. Haviland-Jones(Eds.), Handbook of emotions(2nd ed., pp.325—337)[M].New York, NY:Guilford.

2. Lefcourt, H. M, 2005.Humor[M].In C. R. Snyder & S. J. Lopez(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pp.619—631).New York, NY:Oxford.

3. Lockwood, N. L., Yoshimura, S. M, 2014.The Heart of the Matter:The Effects of Humor on Well-Being During Recovery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J].Health Communication, 29(4):410—420.

4. Martin, R. A., Lefcourt, H. M, 1983.Sense of humor as a moderator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tressors and mood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5(6), 1313—1324.

5. Martin, R. A, 1996.The Situational Humor Response Questionnaire(SHRQ)and Coping Humor Scale(CHS):A decade of research findings.Humor, 9(3-4):251—272.

6. Martin, R. A, 2007.The Psychology of Humor:An Integrative Approach.Burlington, MA[M]:Elsevier Academic Press.

7. Scholl, J. C., Ragan, S. L, 2003.The use of humor in promoting positive provider—patient interactions in a hospital rehabilitation unit[J].Health Communication, 15(3), 319—330.8.Sliter, M., Kale, A., Yuan, Z, 2014.Is humor the best medicine? The buffering effect of coping humor on traumatic stressors in firefighter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5(2):257—272.

9.陳國海,Martin R. A,2005.應對幽默量表在354名中國大學生中的初步測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5):307—309.

10.林凌敏,2011.大學生應對幽默和社交焦慮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8(1),26—27,65.

11.何茉如,林世華,2000.國中生幽默感對于生活壓力、身心健康之調節作用[J].教育心理學報(中國臺灣),32(1),123—156.

附錄

應對幽默量表

指導語:所有的項目采取1~4四級計分方法作答,“1”為非常不同意;“2”為比較不同意;“3”為比較同意;“4”為非常同意。

備注:標?的項目為反向計分。中文版建議刪除項目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苏市| 成安县| 安国市| 九台市| 罗田县| 新巴尔虎右旗| 云阳县| 佛冈县| 南召县| 合水县| 浦县| 石林| 六盘水市| 马龙县| 九龙坡区| 玉环县| 八宿县| 普洱| 大厂| 庄河市| 确山县| 乡宁县| 盐边县| 高阳县| 丹阳市| 轮台县| 鹰潭市| 睢宁县| 吉安市| 武夷山市| 米易县| 城固县| 石河子市| 诸暨市| 蓬溪县| 从化市| 三原县| 太原市| 漳浦县| 瓦房店市| 垦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