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一個“公式”算出企業和人的價值
我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評估“企業價值”。從本土銀行辭職后,我又供職于外資銀行和證券公司,2004年成立了自己的咨詢公司。在這十年間,我經手的企業價值評估案達2000件以上。
所謂企業價值評估,顧名思義,就是評估一家企業現在的價值是多少。一般來說,股票總市值(每股股票價格×發行總股數)就是公司的現值,但市場并不一定總是正確的。當一家企業收購另一家企業時,必須重新考慮所收購企業的合理價值是多少,如果收購價格過高,就會損害本企業股東的利益。
那么企業的合理價值又該如何計算呢?首先需要算出這家公司未來可能創造出的現金流量,然后再計算現值。也就是說,決定現值大小的,并不是企業現有的資產數量,而是它將來能夠創造的現金流量。
要求出企業或業務的“現值”(Present Value,PV),必須經過一番復雜的邏輯推理,但究其根源,其實就是一個公式。
現值(PV)=未來現金流量的平均值(CF)÷折現率(R)
現金流量是指現金流入(營業額)減去現金流出(費用支出)后,剩下的現金數額。簡單來說,我們可以將現金流量看作利潤(嚴格來講,現金流量與利潤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這里為了便于理解,將現金流量近似于利潤處理)。
另外,我們將折現率看作該企業之前定好的固定利率。它與生活中常見的銀行存款利率完全不一樣。詳細情況會在本書第3章中進行說明。
無論是家庭經營的小企業,還是像豐田那樣的世界級大公司,只要使用這一公式,我們就可以對其現值進行評估。這一公式不僅可以計算企業的價值,還可以計算某筆特定的生意的價值、金融資產的價值,甚至是“人的價值”。
你的現值,就是你將來可以創造出的現金流量除以你的折現率后得到的數值。提高自己的價值,實際上就是提高自己的現值(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