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全方位激勵的稅收與財政制度

為了支持文化產業的投資和發展,美國制定了一系列財政稅收優惠政策,具體舉措集中在資源供給、需求匹配、導向管理和成本抵扣四個方面,為文化機構提供了保障[3]

在社會資源供給方面,美國利用稅收支出式的方式激勵社會形成規模龐大的資金池。稅法501c3條款中允許納稅人可以從個人所得稅或企業所得稅的年度應納稅收入中抵扣慈善捐贈額,納稅個人抵扣額不得超出50%,企業納稅人則以10%為限。此項規定極大的活躍了美國的慈善捐助,

鞏固了慈善捐贈的傳統。Giving USA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美慈善捐贈額為3732.5億美元,占GDP的2.1%,較2014年增長4.1%。其中,文化機構受贈186.63億美元[4]

在社會資源匹配方面,政府通過準入限制的策略來實現資源的精準配置。如上文中提到的稅收抵扣條款,只有捐贈對象為非營利性文化機構[5]時才能享受稅收抵扣。從資源需求上來看,這樣的準入限制促成了資源的精準配置,這也使得文化領域成了美國社會捐助主要去向之一。

在導向管理方面,美國政府主要通過國家藝術基金、國家人文基金等由聯邦財政作為主要出資人的人文藝術資助政策來實現對文化產業的方向引導。1965年,美國第一部支持文化藝術事業發展的法律生效,即《國家藝術及人文事業基金法》。依據此法,美國創立了其歷史上第一個致力于藝術與人文事業的機構——國家藝術基金會與國家人文基金會(National Foundation on the Arts and the Humanities,NFAH),主要從事藝術與人文事業的補助工作。在地方層面,美國各州縣市政府也都設有文化藝術理事會,確保公眾對文化事業的參與。

當然,政府并非對非營利文化企業提供全部經費,而是發揮其種子基金的引導作用,通過有限的資金支持來實現對文化產業的導向管理。例如,國家藝術與人文基金會(NFAH)規定,對任何具體項目的資助總額都不得超過所需經費的50%,剩余一般資金必須由申請者從政府機構以外的企業贊助、慈善捐款等其他渠道進行籌資。這一方面提高了藝術團體和從業人員的創作積極性,同時也從多方面來考查確認該項目的社會意義與藝術意義,避免了無效投入[6]

在成本抵扣方面,美國主要運用減免稅收的手段來減輕文化團體的運營負擔。對于符合相應條件的文化機構,美國政府會給予運營環節的稅費減免,減輕文化機構的運營負擔。對于非營利文化團體機構而言,1917年,美國政府聯邦稅法就明文規定對非營利文化團體、機構以及公共電視臺、廣播電臺免征所得稅,并減免其資助者的稅額。對于營利性文化機構的稅收減免則主要體現在地方稅收層面——美國幾乎所有州都有給予經營性的影視行業及有關廣告、游戲等行業實行不同程度的稅收減免,這樣對文化機構形成了直接的正向激勵[7]

綜上所述,美國的文化產業能夠給予文化產業較為充分自由的發展空間,在管理和引導方面采取間接管理的理念和做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康县| 云梦县| 屏边| 华阴市| 桐乡市| 延吉市| 同德县| 通道| 遂川县| 那曲县| 嘉鱼县| 汪清县| 科技| 那坡县| 高雄市| 登封市| 靖边县| 新巴尔虎左旗| 富平县| 盐亭县| 同心县| 广河县| 牙克石市| 漠河县| 上思县| 平武县| 灵台县| 崇文区| 安平县| 鄂托克前旗| 永顺县| 荆州市| 清远市| 威海市| 六枝特区| 始兴县| 灌南县| 东海县| 阳城县| 石林| 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