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目不忘的讀書法
- (日)樺澤紫苑
- 656字
- 2023-06-06 15:02:05
大量“輸入”才能大量“輸出”
說到這里,簡短地向大家做一個自我介紹。
我是一名寫作人,每年大概出書3本。
另外,我還利用網絡媒體為40萬人(Facebook頁面有14萬人點贊, Twitter上面有12萬人關注,電子郵件雜志發行15萬份等)提供精神醫學和心理學等專業領域的知識講解。具體內容就是:每天發行2500字左右的電子郵件雜志,在YouTube上更新3分鐘左右的視頻,在Facebook上面也是每天發表文章。
看到這里,肯定會有人問:
“你那么多知識是從哪兒得到的呢?”
“天天寫會不會哪天感覺沒東西可寫???”
“每天堅持不懈地做這些事情,你的動力又是從哪兒來的呢?”
如果說有秘訣的話,那就是我平時大量地“輸入”。
我每天都會往腦子里“輸入”大量的知識,所以每天也能夠“輸出”20頁左右,多的時候有30頁左右的內容。也正是因為有大量的“輸入”,才有了我每天大量的“輸出”。
而這大量“輸入”里面,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讀書。
我每個月會閱讀20~30本書,并且這一習慣持續了有三十多年。
我每天大量的“輸出”(包括寫作)就是靠我每月20~30本書的閱讀來實現的,當然還需要將這些書的內容記住,留在自己的腦海中。并且,我還需要細細咀嚼其中的含義,將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也就是說,正是我的讀書法支撐了我每天大量的知識輸出。
“輸出”也不僅僅限于寫作或在網絡上發布一些知識等,對于在企業里面工作的人來說,有時會有一些例如作報告或者陳述策劃方案的場合。如果你能在這些場合展現你平時通過閱讀獲得的知識和觀點,這就是一種“輸出”的方式,證明你的閱讀已經內化為你自己的知識,能夠像你自己的身體一樣運用自如,這也就是“真正的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