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要再“過目即忘”了
“書是讀過,但里面的內(nèi)容很快就忘記了!”
“好不容易看了一遍,但基本上沒留下什么印象!”
“內(nèi)容是很有趣,但過段時間就記不起有什么內(nèi)容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以上的感觸?!
迄今為止,我一共寫了18本書,經(jīng)常有讀者跟我說:“樺澤老師,我曾經(jīng)拜讀過您的作品。”
遇到粉絲總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于是我就回應道:“覺得書里面哪一部分寫得還可以啊?”“哪些內(nèi)容對你有幫助啊?”等等。但他們的回答大多與上面許多人的感觸一樣:“讀了有一段時間了,細節(jié)部分都記不起來了。”“很久以前讀的了,現(xiàn)在也記不起當時的感想了。”好不容易讀了一本書,卻沒有在腦海中留下什么印象……
貌似,“過目即忘”的人比我想象的還要多。
在讀書的過程中,有時會遇到一些令人拍手叫好的文章,有時會學到一些生活中很實用的技能。但是,如果我們看過這些內(nèi)容之后就將其拋之腦后,豈不是太可惜了!
忘記了,也就是沒有在記憶中留下任何印象,這也表明書中的知識沒有轉(zhuǎn)化為你自身的知識。如果說得更直白一些,那就是這些閱讀對于你并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即使你用這種“過目即忘”的讀書法在一年內(nèi)讀了100本書,最終也如竹籃打水一般,只是白白浪費了時間——話聽起來很嚴厲,但確是實情。沒有留下印象的閱讀當然也不會對你的工作及生活起到任何的幫助,即使看到了一些很實用的技能,但由于自己沒有記住,最后也難以應用到實踐之中。
這樣的閱讀完全無法使讀者實現(xiàn)自我成長,只是滿足了自己讀書的欲望,是一種“滿足自我的閱讀”。
那么,我們是要認真細致地精讀才能記住,還是要花較長的時間去閱讀才能保證我們不會忘記呢?遺憾的是,僅僅依靠這些還是完全不夠的。
要使讀書能夠達到“過目不忘”,而不是僅僅滿足自己讀書的欲望,需要我們掌握一定的技巧,這就是本書將要給大家講解的一些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