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科護理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陳燕 孫志嶺主編
- 1052字
- 2023-08-24 14:37:40
第二節 學習內科護理學的目標與任務
內科護理學是臨床護理學的核心學科。它是以現代醫學理論為指導,融合醫學、護理學基礎知識與內科、內科護理專門知識的臨床應用性學科。主要研究人類在內科疾病中的生物、心理、社會因素及其疾病發生規律與反應,并運用護理程序解決存在和潛在的健康問題,以使患者達到恢復和保持健康的目的。內科護理學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它涉及范圍廣,包括內科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與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要點和治療要點,重點闡述了各系統主要癥狀的評估與護理及各系統疾病護理與健康教育等。具有知識綜合性、系統廣泛性、護理全程性的特征,所述內容在臨床護理學的理論和實踐中具有普遍意義。
1.內科護理學課程知識結構 本課程以8大系統疾病和2種疾病類型為知識框架,涵蓋了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血液及造血系統、內分泌與代謝系統、風濕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的常見疾病和常見傳染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描述了各疾病的概念、病因、發病機制、臨床特點、診斷與治療要點等疾病基本知識,詳細闡述了疾病護理措施。每個系統疾病的知識構架按專科特點構建。以呼吸系統為例,學生在概述中首先了解呼吸內科病房護士應具有的基礎醫學知識,熟悉本系統疾病常見問題處理與專科常用藥物作用等;各系統疾病護理采取模塊化結構,模塊涉及安全與舒適、疾病監測、對癥護理、用藥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意在表達疾病護理管理規范化趨向;疾病后還設有健康教育模塊,突出護士教育角色功能,提高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治療依從性;在章節的最后將歸納呼吸內科常用護理操作、診療技術及護理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呼吸內科的專科知識體系。
2.學習目標與任務 學生學習本課程后,能夠說明內科各系統常見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及處理原則;識別內科各系統常見疾病的臨床表現和主要并發癥;描述內科常見急危重癥患者的主要搶救措施和常用儀器設備的使用要求;說明內科常用診療操作技術的步驟及配合要點;應用護理程序為內科常見疾病患者制訂護理計劃;為內科常見疾病患者及家屬提供健康教育。使學生具有樂觀、開朗的性格,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精神,良好的人際關系,較強的團隊協作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嚴謹勤奮,自律能力強。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護理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制定的《護理學本科專業規范》建議,本課程最高學時(200學時)居專業課之最,其中30%屬于實踐課時。學生通過本課程學習,不僅應具有內科護理學基本知識,同時具有解決內科疾病護理問題的專業能力和專科實踐操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