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袁嘉麗 劉永琦主編
- 888字
- 2023-08-15 17:48:51
三、免疫的類型
根據種系和個體免疫系統的進化、發育及免疫效應機制和作用特征,通常將免疫分為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兩種類型。
(一)固有免疫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又稱天然免疫(natural immunity),是生物體在長期種系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天然防御機制。這種免疫通過遺傳獲得,與生俱來,是機體抵御病原體侵襲的第一道防線,對病原體的清除作用無嚴格選擇針對性,故又稱為非特異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固有免疫由屏障系統(barrier system)、固有免疫細胞和固有免疫分子組成。屏障系統包括皮膚黏膜屏障和體內屏障,如血-腦屏障、母體妊娠期間的胎盤屏障等,起到防御病原體侵襲和維持內環境穩定的作用。固有免疫細胞包括吞噬細胞(phagocyte)、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DC)、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NKT細胞、γδT細胞和B1細胞等(表1-1)。這些細胞通過吞噬作用、自然殺傷作用和介導炎癥反應等效應方式參與固有免疫應答過程,將在第四章與第五章詳細介紹。固有免疫分子主要是體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質,如補體系統、細胞因子等,其特點和效應將在第三章與第五章詳細介紹。
(二)適應性免疫
適應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又稱獲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是T/B淋巴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產生效應物質清除抗原的過程。這種免疫是機體后天獲得的,是針對病原體等非己物質產生的特異性防御功能,故又稱為特異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適應性免疫中,由于記憶性淋巴細胞的存在,針對病原體的應答模式和強度隨著與病原體接觸次數的增加而有所增強,可形成免疫記憶。在生理或病理狀態下,T/B淋巴細胞對某些特定抗原也會表現出“不應答”的免疫耐受現象。
參與適應性免疫的主要細胞是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歷經抗原識別、T/B淋巴細胞活化、增殖、分化和效應物質清除抗原三個階段。適應性免疫應答的發生過程、應答機制等將在第五章詳細介紹。
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關系密切,兩者相輔相成。固有免疫是適應性免疫的先決條件,如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吞噬病原生物實際上是一個加工和提呈抗原的過程,為適應性免疫應答準備了條件;而適應性免疫的效應也會由固有免疫的參與而更加有效與完善,如抗體清除抗原的作用就須依賴補體系統激活及吞噬細胞、NK細胞的輔助而得以實現。
- 精神科護理學(第3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護理專升本)規劃教材)
- 制藥工藝學:新世紀第三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內經選讀(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分析化學:下(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規劃教材:婦產科學
- 生物化學(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升本)規劃教材)
- 解剖生理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社區常見疼痛疾病分級診療手冊
- 中醫護理學:中英文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智能護理技術與應用
- 臨床技能培訓教程
- 中醫學基礎習題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全國縣級醫院系列實用手冊:轉診手冊
- 專科技能培訓教程:口腔醫學分冊
- 瑤藥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