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6 心肌梗死患者一定會胸痛?

辟謠:25%的心梗患者無胸痛癥狀,其猝死風險比普通心梗患者高3倍!

急診來了一位45歲的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心電圖提示大面積心肌梗死,血壓80/40 mmHg,心率120次/分,這種表現已經發生了心源性休克。

這位患者就診晚的唯一原因就是,他雖然后背疼痛,但根本不認為自己是心臟病,所以一直拖著,直到頭暈眼花、眼前發黑、低血壓休克后才送醫。

25%的心梗患者并不表現為胸痛癥狀

中國急性心肌梗死注冊研究(CAMI)項目組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約25%的心肌梗死患者都沒有典型胸痛癥狀;無典型胸痛癥狀的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最佳藥物治療和急診后放支架的比例,低于有典型胸痛癥狀的患者,就診時間大于12小時的患者占比更高。也就是這部分沒有典型胸痛癥狀的心肌梗死患者,去醫院看病的時間,往往大于12小時。換言之,患者就診很晚,耽誤病情。

正因為這些患者沒有胸痛或心前區疼痛的表現,他們一般很難想到自己發生了心肌梗死,于是就診晚,導致開通血管時間晚,壞死心肌增多,心衰率高,死亡率高。

開通血管的時間早晚與心肌壞死的多少有直接關系,也與死亡率直接相關。心血管閉塞40分鐘后壞死面積約為缺血總面積的30%,閉塞3小時約為50%,閉塞6小時約為70%;就診越晚的患者越容易發生心衰,死亡率越高。

典型的心肌梗死表現

典型的心肌梗死表現就是突發胸痛或心前區疼痛,持續20分鐘以上不緩解,疼痛一般呈壓榨樣,或伴隨胸悶憋氣、大汗、瀕死感等,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或休息均無法緩解。

如果是典型的心肌梗死,絕大部分患者都會第一時間撥打120或去醫院。但事實是,我國心肌梗死患者被救治的現狀讓人擔憂,統計顯示:

我國有10%的心梗患者在自己去醫院的路上去世;

我國只有15%的心肌梗死患者會在第一時間撥打120;

我國有50%的心肌梗死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發生了心肌梗死;

我國不到30%的人知道得了心肌梗死要做支架搶救,其余70%都沒有這個常識。

之所以造成這么多悲劇,主要是因為大家根本不知道心肌梗死有時沒有明顯癥狀,或者以為只有胸痛或心前區疼痛才需要去就醫。

不典型的心肌梗死表現

心肌梗死除了表現為心前區疼痛或胸痛外,還可能表現為牙疼、頭疼、咽部不適、后背疼痛、左肩膀疼痛、上臂疼痛、上腹疼痛,甚至可能沒有疼痛感,只是表現為胸悶憋氣、呼吸困難、大汗、眼前發黑、暈厥、便意等。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借助于社區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研究(ARIC)和冠狀動脈心臟研究(CHS)發現:大約60%的心梗為無痛性心梗,無痛性心梗患者出現心源性猝死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近3倍。

如何才能及早發現心肌梗死?

因為患者不重視且沒有及時就診,不典型的心肌梗死后果可能更嚴重。那么,如何才能及早發現、及時就診呢?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的心肌梗死發生之前都會有心絞痛的表現,所以我總說每一次心絞痛都是心肌梗死在報警,應盡快去醫院。

心肌梗死可以簡單理解為“超過20分鐘持續不緩解的心絞痛”。心絞痛就是心臟血管狹窄導致的冠心病心肌缺血。當心血管被完全堵死時,就是持續性的心肌缺血,或者叫心肌無血,從而導致心肌壞死,這就是心肌梗死。

正因為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心絞痛,沒能第一時間就診,才導致心絞痛發展為心肌梗死,最終釀成慘劇。所以,只有及時發現心絞痛,才能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甚至可以避免心肌梗死。

總之,不要簡單以為胸痛和心前區疼痛才是心肌梗死,這種錯誤認識會危及很多人的生命!

星語星愿

胸痛不一定是心梗,心梗也不一定會胸痛。了解更多心臟健康的常識,請再認真看一遍第一章第1節《心臟部位疼痛就是心絞痛?》,關鍵時刻能救命!

Q&A

沒有胸痛就一定不是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A.對 

B.錯

(答案:B)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嘉义市| 新竹市| 云霄县| 弥勒县| 旬阳县| 芜湖县| 恩平市| 宜兰县| 太保市| 家居| 元朗区| 广西| 兴义市| 巴中市| 望城县| 灵宝市| 青州市| 隆回县| 襄汾县| 淅川县| 漯河市| 长春市| 元朗区| 普陀区| 原平市| 汉中市| 绥芬河市| 米林县| 五莲县| 临江市| 衡山县| 柯坪县| 呼玛县| 昭通市| 雷波县| 水城县| 房产| 绵阳市| 祁阳县|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