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大河:米沃什詩集Ⅳ
- (波蘭)切斯瓦夫·米沃什
- 584字
- 2023-06-06 15:36:41
朗誦
巴黎有一個學生,
出生之地名曰“無處”,
某日,他收到一張著名詩人的朗誦會入場券,
地點在法蘭西學院。
那些公爵夫人和伯爵夫人
身著最時髦的長裙,
發(fā)式精心打理,
以此顯示對詩人的尊重。
眾所周知,
是她們籌辦了這些屬于他的夜晚,
出席的都是大人物。
保羅·瓦雷里(1)看上去
與照片上毫無二致:
頜下一副短須
一個淺色眼睛、神情專注的青年
只是頭發(fā)已經(jīng)斑白,
但動作依然矯健。
他把一些卡片平攤在桌上,
雙手靈巧,
按照邏輯順序
朗讀主句、從句,
討論美學認知的
固定特點,
從中必定要得出
藝術(shù)的永恒魅力。
他的聽眾,那個學生,
此刻正身處他方:
驚嚇得頭發(fā)倒豎,
側(cè)耳傾聽搜捕者的喧嚷,
他逃過冰封的原野,
而朋友和敵人的不幸靈魂
都留在那里面
隔著冰封的鐵絲網(wǎng)。
然而他足夠聰穎,
足以欣賞詩人
竟能禮貌地容忍
那令人不快的場合:
那些出于善意的夫人,
附庸風雅者和他們的掌聲,
還有他這個世紀的
嗜血與戰(zhàn)爭。
因為朗誦者只是
假裝與他們同在。
實際上他寂然枯坐,
數(shù)著一個個音節(jié)。
建筑的奴仆,
各類水晶的擁有者,
他與凡夫俗子們愚蠢的事務(wù)
保持距離。
遺憾,真遺憾,
歡笑與哭泣,
信仰與絕望,
屈辱和恐怖都已消逝。
風用雪花覆蓋了那些印跡,
大地帶走了所有的尖叫,
如今已無人記得,
那是怎么回事,何時發(fā)生。
只有金光閃閃的十音節(jié)詩
在持續(xù),
且將一直繼續(xù),
憑著自身和諧的原因。
而我,后來,帶著一絲愁緒
回到他的大海墓地,
在每天被開啟的中午時分。
(1) Paul Valéry(1871-1945),法國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