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前言

鄙人或許不是最適合去筆墨希望的作者。因為就我而言,那個諺語里的杯子不但空了一半,還無疑含有某種污臭的致命液體。一些人秉持著“明日終究死,今朝吃喝歡”的哲學,另一些人的哲學倒更投合我的興味——“明日終究死”。我之所以無視這些令人苦惱的癖好而選擇來寫這個主題,理由之一就在于:借用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話來說,在遭遇了“已然失落的未來”[1]的時代,希望這一概念卻被莫名其妙地忽視了。另一個回避此主題的原因,或起于這一事實:那些敢于談及它的人,都無可幸免地衰微在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的巨著《希望的原理》(The Principle of Hope)——我在第三章中會有所論述——的陰影之中了。在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編年史中,布洛赫的著作雖不見得最令人欽贊,但卻是迄今為止最長的一部。

據說,哲學家們多半已摒棄了希望。大眼一瞥圖書館的目錄就能看出,他們將這一主題謙卑地讓渡給了這般的書名:《半滿:樂觀主義、希望和信仰的四十個勵志故事》(Half Full:Forty Inspiring Stories of Optimism,Hope,and Faith),《一點信仰、希望和歡樂》(A Little Faith,Hope and Hilarity),《希望的年月:劍橋、南太平洋殖民政府和板球運動》(The Years of Hope:Cambridge,Colonial Administration in the South Seas and Cricket),更不用說鮑勃·霍普(Bob Hope)那為數眾多的傳記了。這一主題似乎招引了地球上每一個感傷的道德主義者和為精神搖旗吶喊的人。如此一來,對于像我這樣在板球和殖民政府方面都沒有背景,卻關切這一觀念的政治、哲學和神學意蘊的人,倒也有了反思的空間。

此書出自我于2014年受邀在弗吉尼亞大學佩奇巴伯講座(Page-Barbour Lectures)發表的講演。我謹向所有在夏洛茨維爾讓我感到賓至如歸的人們,尤其是珍妮·蓋迪斯(Jenny Ged-des),表示由衷的感謝。查德·威爾蒙(Chad Wellmon)極具效率地安排了我的講學,躬親表明自己是一位最投緣而盡責的東道主,我當向他致以特別的謝意。

特里·伊格爾頓

注釋

[1]Raymond Williams,The Politics of Modernism(London,1989),1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响水县| 石泉县| 漳浦县| 长寿区| 和静县| 日土县| 通渭县| 伊宁县| 南丹县| 黄梅县| 阿拉善右旗| 会昌县| 宝丰县| 深州市| 思茅市| 黑龙江省| 呼和浩特市| 芮城县| 内江市| 滕州市| 海宁市| 英山县| 台东市| 上虞市| 湘阴县| 五家渠市| 上饶县| 河池市| 甘孜县| 若羌县| 衡阳市| 双桥区| 景洪市| 延川县| 陈巴尔虎旗| 冷水江市| 房山区| 沭阳县| 清水河县| 无为县| 饶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