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岳飛之死
  • 高天流云
  • 2936字
  • 2023-05-29 16:31:34
楔子

楔子

杭州城在陰歷年關前后很冷,會下雪,每當此時,踏雪尋梅是中國文人心目中最風雅的事。

如果在深夜秉燭夜游,彼時暗香浮動,人梅相知,就更傳為佳話。可在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十二月二十九日的深夜,發生了中國歷史上影響極大的丑聞和冤案。

宋朝原樞密副使,武勝、定國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撫使,河南、河北諸路招討使兼營田大使,武昌郡開國公,少保,行營后軍都統制官岳飛已經被關押在大理寺牢獄中兩個半月了。

他遍體鱗傷,饑寒交迫。

自古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宋朝對官員尤其禮遇優渥,官位職階到了岳飛這樣的級別,怎么可能受刑呢?但參考北宋蘇軾的“烏臺詩案”就會發現這不奇怪。當時蘇軾入獄前身體健康,出獄之后肢體、膚理、內腑都受創甚重,有同獄的官員曾聽到蘇軾在深夜受刑時的慘呼,可見覆盆之下荼毒酷甚,宋朝也不例外。

“饑寒”二字,是岳飛悲憤郁怒間絕食求死所致。

這個夜晚,岳飛不會預料到皇帝、首相(宰相中居首位者)要對他做什么。在一些傳聞筆記中,時任首相的秦檜坐在臨安城南端皇宮所在的鳳凰山下以北,御街中段毗鄰宗正寺首相府里的一間暖閣的東窗下舉棋不定。

怎樣處置岳飛呢?

宋朝從來沒有殺過宰執級的大臣,最過分的一次是北宋哲宗朝時把前首相蔡確貶謫嶺南,致其衰病而死。此舉并非有意殺之,但也激起了新舊兩黨空前的黨爭,讓北宋朝局徹底失控。

這時殺岳飛,朝、野、軍、民會有怎樣的反應殊難預料!猶豫不決間,秦檜的妻子王氏走了進來,譏笑道:“老漢竟然這般缺乏果斷嗎?須知擒虎易、縱虎難。”秦檜恍然大悟,寫了一張紙條送進大理寺,隨即岳飛在獄中死亡。

這一段關于王氏的言語不見史料,《宋史·岳飛列傳》中記載了那張紙條:“檜手書小紙付獄,即報飛死,時年三十九。”兩者疊加,給人一種暗示,岳飛的死是由秦檜及其妻子私下里決定并實施的,他們有能力讓岳飛隨時在獄中冤死。可見秦檜之奸、之惡、之權傾朝野,為所欲為。

這就把皇帝趙構摘了出去,似乎殺岳飛與其沒有直接的關系。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為尊者諱,為賢者隱”是中國古代修史的核心基礎,“父子相隱”更是律法的基石。與之相比,歷代史官寧愿人頭落地,舉族沒落,也不容皇帝私窺、篡改一字的堅持就顯得耐人尋味。

嚴格地說,史書在宋朝本就是被隨意篡改不止一次兩次的東西。

在這一天的深夜,趙構距離岳飛并不遠。臨安城“南北展,東西縮”,形如腰鼓,別稱“腰鼓城”。南北長約十四里,約合今七千米,東西寬五里,合今兩千五百米。皇宮坐落在城南鳳凰山東麓,與位于城北的大理寺相距五千余米,居高臨下,趙構隨時能眺望到那座監獄。

趙構的生活是很寒酸的,所謂的皇宮是由原來的州衙改建而成的,只有一座大殿。當百官云集商議政務時,它掛上垂拱殿牌匾;皇帝壽誕百官朝賀時,換上紫宸殿牌匾;殿試唱名選出狀元時,它叫集英殿;祭天拜祖時,掛明堂殿;遇到宣布重大國策決定,掛文德殿;平時它的名字叫大慶殿。截至紹興十一年,這座唯一的“多功能大廳”連百官上朝排班時的房廊都沒有。

江南多雨,每到雨季,百官在泥濘中跋涉上朝,縮在殿檐下候旨。趙構坐在殿內,僅能“避風雨”而已。就是這樣,在紹興三年(1133)時,大慶殿的主梁也朽毀欲斷,君臣轉移到射殿辦公。射殿“極卑陋,茅屋才三檻,侍臣行列,巾裹觸棟宇”。

就在這種環境里,趙構接到了大理寺卿萬俟卨通過秦檜上報的關于岳飛的定罪意見:“岳飛私罪斬,張憲私罪絞……岳云私罪徒。”

趙構的批復是:“有旨:岳飛特賜死,張憲、岳云并依軍法施行,令楊沂中監斬,仍多差兵將防護。”

這道命令傳出皇宮,在御街大道上飛馳,踏過三萬五千三百多方鋪路石板,到達一萬三千五百尺后的街道盡頭。這里是中興大將劉光世、韓世忠,以及岳飛的府邸,不久之后,它們會變成宋朝祭祀祖先的景靈宮,以及太學。

再向前,不遠處就是大理寺了。之后發生的事,在宋朝的官方史書中沒有過程,只有結果。

岳飛在獄中死亡,岳云、張憲在城中斬首。

傳說岳飛當晚在大理寺獄內的風波亭內被害,現在杭州城內也有風波亭遺址,然而遍查南宋的正史、雜史、筆記等文獻都沒有關于風波亭的記載。岳飛的具體死亡地點無從考證,只能說在大理寺獄內。

《朝野遺跡》記載:“其斃于獄也,實請具浴,拉脅而殂。”獄卒在授意下請岳飛沐浴,用重錘擊打胸部致其死亡。

另有一說是賜毒酒,但是趙構、秦檜對岳飛的仇恨達到了只為不見“岳”字,就把岳州改名為純州的程度,如此刻忌,斷然不會有半點惻隱之心。

真正的屈辱發生在岳飛死亡之后。

南宋律法規定,在大理寺獄中處死的犯人尸體要埋在獄中墻角下。這符合《寶慶四明志》中記載的“死于棘寺,藁葬墻角”。也就是說,南宋官方把岳飛的遺體與之前埋在獄中的犯人尸體混雜,就此埋沒不可辨識。

然而公道自在人心。當晚獄中諸人散去之后,一個叫隗順的獄卒悄悄返回,他背起岳飛的遺體翻過獄墻,逃出了大理寺獄。他與岳飛素不相識,只為忠義和敬意,就豁出了性命要保存岳飛的遺體。

他的目標是西南方向的錢塘門,其實西北端的余杭門距離更近些,但是錢塘門外有一片特殊的地勢更適合做這件事。

臨安城是實際意義上的帝都,南宋卻從始至終都只稱它為“行在”,帝都永遠只有一個A開封城,這算是偏安一隅之后僅存的一點所謂的志氣吧。然而此時隗順所面臨的仍然是帝都級的城防。

他要在夜禁中躲過“分治煙火盜賊公事”的市民保甲巡夜人,還有殿前司、侍衛步軍司、侍衛馬軍司等三衙軍設立的左右兩廂,廂下設一百十五鋪,共計六百七十三人的巡檢軍兵。要路經秀王府、吳王府等名爵大第,以及劉光世、韓世忠、岳飛等大將的府邸,才能到達錢塘門。

臨安城墻高約三丈,基廣二丈,上寬一丈余,呈梯狀。宋孝宗即位之后鑒于火藥在軍事上的應用,把本是泥筑墻的臨安城墻內外夾筑磚墻,也就在那之后,城墻的規模才達到了上面羅列的數字。

帝都深夜城關緊閉,隗順只能背著岳飛的遺體攀爬泥筑的臨安錢塘門城墻,出城之后再向北,到達九曲叢祠。

這不是一座祠堂,而是沿曲折地形砌造的很多祠堂的總稱。夜色中隗順選擇了在北山(今浙江杭州西湖區寶石山)水邊的王顯廟旁安葬了岳飛的遺體。他在墳前種下了兩株橘樹作為標記,墓碑上刻的是“賈宜人之墓”。

宋制外命婦之號分九等,宜人是第七等,文官自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議大夫,其母、妻封宜人。武官官階相當者同樣待遇。位階再高會惹人注目,再低不足以震懾宵小,隗順也是煞費苦心。

岳飛遇害時手指上戴有一枚翠玉戒指,是他夫人所贈的信物。隗順又在棺木旁系一鉛筒,上有大理寺“勒”字。種種設置,在這片雜亂的葬崗間留下了印跡,成為日后指認的證據。

天亮之后就是除夕,紹興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到了,世間除舊迎新,宋朝也開始銷毀岳飛的一切印跡。作為一個時代最強的軍人,彪炳世間無可比擬的戰功,可昭日月、輝映千古的忠義,都一筆勾銷!

這就是趙構的愿望,他要把岳飛的尸體混雜在歷年處死的犯人間不可辨識,要把岳飛的業績泯滅混淆,要讓岳飛真正地身死名滅!

岳飛到底做了什么,讓趙構恨到了這種程度,在之后漫長的歲月里都成了國家的禁忌?解構此間曲直,需要回溯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它涉及北宋的突然滅亡及南宋的所謂“復興”,交織著眾多歷史名人在十六年間的糾葛,以及南宋之所以偏安一隅的無奈和必然。

太多的恩怨是非導致了族群核心意識的轉變,這不僅是岳飛與趙構之間的私事,更是決定國家民族命運的拐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兰市| 大石桥市| 泸溪县| 永登县| 界首市| 聊城市| 郓城县| 越西县| 新闻| 鄂托克前旗| 龙胜| 辛集市| 温泉县| 筠连县| 六枝特区| 辰溪县| 古田县| 多伦县| 黑龙江省| 乐清市| 石楼县| 哈巴河县| 卢氏县| 孙吴县| 定南县| 池州市| 甘德县| 广东省| 抚州市| 金华市| 历史| 家居| 舒城县| 当雄县| 方城县| 新源县| 吉水县| 惠水县| 湖口县| 玛沁县| 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