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路遇寄春談緣法
- 本以為在洪荒的我其實在西游
- 丹青道人
- 2265字
- 2023-06-01 23:49:03
路在何方?
常說路在腳下,那其實是人生路。
但人生八九不如意,如何能說人生之路,便是己路?
洛煌不知,故而不答。
好在,祖師也沒打算今日便聽見自己這徒兒說是確定了己路。若真說了,他非要給兩記戒尺,叫他莫要講大話。
祖師長吐一氣,將煮好的熱酒拿來給洛煌。
“喝吧,我上次去講混元果,從道友那拿來兩瓶瓊漿玉露,你且嘗嘗。”
“謝師父。”
洛煌大喜,行禮。
他為自己倒上一杯,飲下肚去,真是人間何等美酒都比不過的滋味,飄飄欲仙,如在云霧之中,得道而成,霞光飛升。
“舒服!”
“路有時便像此酒。”祖師借酒講事,“其實這酒在天上,雖是佳品,但當不得多大贊譽。可若在人間,卻是舉世無雙的佳釀,無可媲美的美酒,世人愿傾家蕩產,只求一飲,醉生夢死。
路有時也是如此。
你在山中久待,老是想著那些故事,成了心障。
或許走入紅塵中,經歷人世間些許瑣事,就足以叫你開悟,破開此障了。”
洛煌點點頭,品一品酒味,妙哉無窮。
一杯下肚,他將虎山君發來的邀函講上一講,問:“師父,你看如何?”
“你已是鑄成神體了。”
祖師看一眼,便知洛煌修行進程:“不錯,不錯。”
他思躇片刻,道:“你如今的修行,天下大可一去,是時候去行走,歷練紅塵了。”
“師父是準了。”
“準了。”
祖師笑道:“這次你出去行走,除了莫報我名之外,百無禁忌。不過,如何個百無禁忌法,你卻是要心里有準。
少則三年五載,多則甲子百載,想何時回來,都可。”
洛煌明了。
他道:“這次出去,我定尋得己路,不叫師父失望。”
“哈哈哈哈!”
祖師大笑:“己路不己路的,都是旁話。天下不大安定,四大部洲,唯那北俱蘆洲,你要三思而行,那里乃是妖氛鬼蜮,大妖古妖群在。”
“是。”
……
次日,洛煌收拾行李,便出了方寸山。
身著一套灰衣直裰,腰間帶上掛一鐵鞭,一木劍,一葫蘆,順帶將火棗拿了一枚。
御風踏云,桃花相隨,便向雙剎嶺去。
這雙剎嶺不比獅駝嶺,不過一百里長短,山中有些豺狼虎豹,長些常青之樹,四季郁郁蔥蔥。
雙剎之名,乃是因八百年前,有道人在此地誅兩頭羅剎惡鬼,將尸首鎮在南北兩座嶺山上,故得此名。
這地方,定儀曾經游歷天下之時曾去過,畫了一幅堪輿圖,送給他,倒不至于不知在何處。
半路上,忽然一道靈光閃過,駐足洛煌法云旁。
過不多時,靈光隱沒,現出一位坤道來。
裹身道袍,太極簪挽發,面容清冷,眉眼上挑,反有幾分媚意,相貌不俗。
此人洛煌認識,但卻不想多見。
“洛道友,已有數年不見了。”
寄春君手執符劍,微微施禮,語氣不冷不淡。
玉茗國花中三君之一,修劍仙道的梅花精靈,寄春君,又喚百花魁。
洛煌暫緩風速,與之齊行,道:“寄春道友,數年不見,風采依舊啊。”
寄春君點點頭,卻是不說話了,似真的只是打個招呼而已。
只不過,她這御空飛行,反倒是隨著洛煌而走了。
行過數里,洛煌按耐不住了:“寄春道友,你也是要去雙剎嶺?”
“嗯。”
寄春君回道:“去年,大姐教化玉茗國有功,上天有感,賜下符箓一枚,已是仙官了。雖不是山神之列,但也得了神仙會的邀函。
只不過,她現在事情壓身,脫不開身,故而叫我代她前往。”
“嗯?”洛煌一挑眉,“這事我怎沒聽定儀談起過?”
“你師弟?”寄春君頓了頓,“說來,此事也與你師弟有干系。若非他助我們凈了雜氣,才能借群芳爭艷圖中一點墨韻,孕化靈脈,造就福地。
鼠姑姐姐如今也能借此機緣,行地仙之道,為玉茗國護。
如此,大姐才能專心教化,感悟天道運轉之機,明了神職之責,仙官當之無愧。
那時你師弟已經回去了,自然是不知。”
“原是如此。”
這其中還有這么一番因果。
洛煌想了想,感嘆一聲:“果然,紅塵天下,最是歷練人心。”
“怎么?”寄春君不解,不知他為何發出如此感觸。
他道:“一飲一啄,皆有緣法,皆為因果。今日聽你講了一遍,大概有了個模糊的認知。”
若定儀不曾與鼠姑認識,自是不會參與壺觴會。
若定儀不與他這個師兄相處甚歡,他自是不會去參與壺觴會。
如此的話,在那會上,當路君行事縝密,后手頻出之下,花中三君定然是要死的,這群芳爭艷圖也要易主。
但偏偏定儀與鼠姑認識了,這事也就不曾發生。
反而是洛煌以法助力,斬了當路君,為花中三君解了圍。
而那之后,若非自己閉關修行,不問世事,被請去清理雜氣的,便不是師弟,而是他了。
那師弟自然也就沒法功行大漲,依舊在山中蹉跎,時至今日也沒法將十二花律徹底修成。
可是,師弟最后是去了。
他去了,功行大漲,自此行走天下。
或許,便是在清理雜氣的時候,他見過玉茗君所治理的玉茗國,或是與玉茗君坐而論道過。
所以他最后明悟了,知教化之道,欲治理成國,國名傲來。
若無此事,玉茗國花中三君,也不會一人成為仙官,一人走上地仙道,將得地仙果位。
這大千世界,本為一體。
萬事萬物之間都有著自己的聯系,互為影響,便是因果,便是緣法。
想至此,他便與寄春君講了一講,分享體悟。
體悟這東西,若能尋個道友去說上一二,互相參透,或許要有新的參悟也說不定。
寄春君聽后,也是思考。
良久,才道;“若那日,來的是洛道友呢?”
“并無意義。”
洛煌笑道:“過往之事已定,再言如果,不過是一時悔意,覺得有更好的可能。但焉知此選擇不是最好?
索性便不去談,對大家都有好處。
而且……”
“而且什么?”
“我不是師弟。師弟自小便有細膩心思,本就好儒家典籍,教化之道乃己心萌發。
若換作我,不過是增厚些法力,反倒是不如師弟收獲大。”
他看向寄春君:“緣法是個人的。我等不過是構成一段緣法中的幾個因果之一,強求不合自身的緣法,有意義嗎?
寄春道友,若回至那日,鼠姑道友將機緣推給你,叫你去走地仙道,你欲如何?”
“不必!”寄春君斬釘截鐵道,“地仙本為姐姐所求,而非我求。”
“這就是了。”
洛煌撫掌笑道:“既然道友已有了答案,何必再來詢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