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劍仙道上論對錯
- 本以為在洪荒的我其實在西游
- 丹青道人
- 2042字
- 2023-06-02 23:36:19
路上,洛煌同寄春君交談不多。
只是聊了聊緣法、因果,方術之法。寄春君是個修道的種子,卻非定儀說的那般,她真只是想同洛煌論道的樣子。
不過……
的確是熱情了些。
寄春君同他講了不少,諸如煉五臟精、金鼎收氣,煉劍之術種種。
似是想將自己引入劍仙道的門中一般。
只可惜,洛煌如今鑄成神體,已是入了金丹道門檻。雖諸道皆可兼修,但他如今想著先是惟精惟一,待得尋著己路,再修諸道而歸一,故而未接受。
洛煌心里閑思多些,用祖師的話,就是心中之障復雜,少了修道者的那番清心寡欲,反而難以明悟己路。
如今見了寄春君,他反而明白這是何等意思。
像是她這樣的純粹人兒,反而才能在修行之路上暢通無阻吧?
洛煌開口:“道友,其實我挺想問你一句的。”
“何事?”
“你為何選了劍仙道?”洛煌遲疑幾分,道,“劍仙道,修庚金之精華。你雖是天真皇人的傳承,但那九仙經中,也有修持金丹的妙法,為何要走此路?
你是草木梅花得道,先天一炁分屬東方木氣。
金克木,你這修行,屬實是事倍功半,蹉跎歲月。”
“你與姐姐她們說的話類似。”
寄春君輕笑,臉上隱約有幾分自嘲之意:“洛道友,你曾有過喜歡的事物嗎?”
“喜歡的事物?”
洛煌回憶往昔,想起了前世小的時候。
那時家境貧困,唯一的樂趣便是彈玻璃珠。他有一顆玻璃珠特別喜歡,是紫色的,從買到的那一袋玻璃珠里第一眼就看上了這一顆。
“有過。”
“我也有。”寄春君的聲音似有悠遠空洞之色,“我本不是群芳爭艷圖中得道的精靈,而是在外界得道的。
起初,我尚懵懂,春秋寒暑不知,渾渾噩噩過日。
但一日,天際有神仙來,在我本體的樹下打坐。我生長的地方,旁邊有一條河,那神仙便在河邊洗劍。
那日之后,我便萌發了智慧,自此吞吐呼吸,踏上道途。”
她將玉蝶符劍翻出,持在手上,似是追憶:“你猜我這符劍是怎么來的?”
不待洛煌猜測,她便講出口來:“我自萌生智慧的第一眼,便是神仙河邊洗劍,那口劍印進了我心中,我很歡喜。
為了劍而歡喜。
后來,我神魂能出竅了,便采了河中洗劍殘留的劍氣,凝結了符印。
待尋到傳承之后,我又祭煉了一番,便是如今這口符劍。”
劍得來不易。
但寄春君并沒有說如何不易。正如洛煌所講的那樣,談論過去,本就無甚意義。
她看向洛煌,道:“姐姐她們都勸過我。我是因神仙而啟靈的,天資不凡,若是換道而行,定然不是如今這個修為。
但我不愿。
洛道友,我真的錯了嗎?”
洛煌沉思不語,想到自己。
自己又錯了嗎?
心中之障,真的重要嗎?
“或許,錯了。”
寄春君早有所料,輕嘆一氣,遂不欲再談。
誰知,洛煌話未說完。
“但錯與不錯,應由旁人論定,還是自己論定?”洛煌似是對自己發問,并解惑,“應是自己才對。
道友,以草木之身行劍仙之道,注定要蹉跎一番歲月。
但你心可曾悔過?不曾。
既然不曾悔過,又何須聽別人論定對錯?”
洛煌說著說著,似有所悟,笑道;“道友,對錯發乎于心。只要一顆本心未曾蒙塵,那便是無錯,也不會錯。
旁人說你不成,那便去走出一條通天大道來。
叫世人瞧上一瞧,看看誰才是真正的天縱奇才,誰來論定自我的對錯。”
寄春君有些動容。
自來玉茗國后,遇到二位姐姐,便沒人對她講過這等話。
認識她的,都說她錯了。
不認識的,見她本相,再見她飛劍,也要嘆一口氣。
正如她說的那樣,劍仙之道,真就尋不到同道之友嗎?
亦或者說,自己尋不到同道之友嗎?
如今,似乎有了變化。
“洛道友。”
寄春君長吐一氣,靈光有些不穩,展顏淡笑:“多謝你為我開悟。今日一番暢談,只覺得靈臺拭塵埃,大放光明起來。”
“也要多謝道友你了。”
洛煌大笑:“我也從你這學了不少道理,對自我有所悟。”
他二人是類似的。
一人有心中之障,一人強求劍仙道。
皆是在行世間非常之理。
洛煌不知自己對錯。但,他希望最后說自己錯了的那個人,是他自己。
而非那漫天仙佛神圣,齊齊說“你錯了”。
“紅塵啊,終究是要走上一遭。”
洛煌心中暗嘆:“不在紅塵走一遭,如何知道神仙凡塵事?又如何……
去辨別我的錯對?”
……
雙剎嶺上,諸多尚未化形完全,虎豹豺狼之頭的小妖忙前忙后。
虎山君端坐一張石質的大椅上,面前是一桌珍饈,一甕好酒,正獨自品著。
不多時,有一個豹子頭的小妖走了進來。
“大人。”
豹子頭先是行禮,后道:“大剎山和小剎山有異動。”
“嗯?”
虎山君眉頭一皺:“怎么異動?”
“小的之前巡山,發現外圍猶有一股羅剎鬼氣。這鬼氣本是幽冥有,怎會在人間?
后來一想,咱雙剎嶺不是鎮壓了兩頭羅剎嘛!
于是便帶人去巡了一遍大剎山與小剎山。果然,在山頭上那兩株鎮剎古樹半枯半焦,顯然是被鬼氣浸染了,其底下便是源頭所在。”
聽完豹子頭所講,虎山君心頭思索,嘆一口氣。
“多事之秋啊。”
前有神仙會,會上他那對頭欲要發難,被他得了消息。不得已,便使了手段,把玉茗君給邀進來,又去請了當年那位姓洛的小友,做個助力。
后有八百年前羅剎惡鬼顯復生之相,鬼氣浸染到地里。
若是處理不甚,便是兩頭極兇戾的惡鬼出世,少不得生靈涂炭。
且不說他不愿世間遭此大難,更是因雙剎嶺乃是虎山君的領地,羅剎惡鬼復生鬧世間,追根溯源,少不了他吃瓜落。
平白無故的,便有這等大鍋自無中來,屬實不是滋味。
“萬望洛小友有解決的法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