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陳家遠祖

陳氏得姓,依比陳亮略早的文獻大家鄭樵的說法,為媯姓?!八磦魈煜掠谟?,禹封舜之子商均于虞城。周武王克商,乃求舜后以備三恪,得胡公滿,封之于陳,以奉舜祀。”(5)這樣說來,陳氏為舜之后,歷史悠久。上古時的陳姓名人當然很多,但陳亮追溯祖宗歷史,不僅沒有說到這些太過遙遠的偉人,連秦朝、西漢時的都沒有說到,一開始就是東漢衰亡時期的事了:

東漢之衰,太丘長陳公名實,是為有道君子;紀、群又克世其家,位至三公九卿。司馬氏南渡,而逵從以遷。其后家于吳興,霸先遂居全吳,四世乃亡。其葬于婺之永康號厚陵者,或曰后陵。陵今雖在,錮之以銅,不可發,莫能考其為誰。故永康之陳最號繁多,而譜牒未嘗相通也。往嘗有于百年屋壁間得數紙書,言譜系甚詳,有曰王,曰公,曰御史大夫,曰龍虎大將軍者,疑其為陳、隋間也。至本朝咸平以后,始從世俗稱號曰公,則陳氏之散落為民久矣。(6)

陳亮是個老老實實的人,他不屑于拉遠古的顯赫祖宗來為自己裝門面,況且他要求有證據來證實自己的話語,所以他只上溯至陳霸先,因為這個上溯至少有家族的口頭傳說為證。陳霸先生活于公元6世紀上半葉,距陳亮的年代六百年左右。而且陳亮應該親眼看見過永康的厚陵(或曰后陵),因為前黃村離那個大墓只有七八里地,走路往返,簡直是小菜一碟。那里有一個以銅包起來的大墳墓,當時人們沒法打開考證究竟里邊葬了誰,但據傳說是陳霸先的后代。而永康的陳姓,便是從此而來。另一個間接的證據是,有人曾經在老屋的復壁間,覓得古書幾頁,上面把陳家的譜系說得很清楚,其中說到了公侯卿相,還有龍虎大將軍等。直到北宋咸平年間(998—1003),陳姓人物才隨俗稱為公,可見陳氏散落為平民百姓始于那時。由這兩個證據,陳亮將陳家的歷史上溯到陳霸先。這是出自他的見聞,不是他在古書中亂覓蹤影、胡亂比附的結果。

陳亮像

據《陳書·本紀》,可知陳霸先的遠祖為東漢陳寔。(7)陳寔,潁川許昌人,出身低微,所以前面的譜系無考。陳寔小時充當縣里的小吏,干各種服侍人的事情,但他有志向學,經常誦讀書籍。縣令鄧邵奇之,讓他到太學去讀書。后來縣令又想把他叫回來當差,大概是覺得讀了書不能再干身份低下的事吧,他就隱居到山中去了。當時有一樁殺人案,破不了,縣中一姓楊的小吏懷疑是陳寔所為,將陳寔抓起來拷打逼問,沒有結果。后來陳寔當了督郵(相當于地市級的部門長官),他專門密托縣令善待姓楊的小吏。旁人聽說,無不嘆服。后來他當了太丘(今河南永城一帶)縣令。古人根據孔子的教誨和禮教社會的現實,提倡“無訟”,意思就是不要打任何官司。當時此縣外鄉人很多,而根據法令,外鄉人必須被遣送回原籍。該縣有一縣吏提出在這件事上禁止訴訟。陳寔就說:“訴訟的目的是為了講清道理,如果禁止了,公理到何處去講?到何處去實施?不禁?!苯Y果反而沒有人提出訴訟。陳寔為人平和中正,更有一個“梁上君子”的成語源自他。某年正值荒年,百姓生活窘迫,有小偷晚上潛入陳寔的家中,爬到屋梁上,尋找下手偷竊的機會。陳寔無意中瞥見,卻沒有呼喚家人仆役前來捉拿。他將子孫們叫來此處,正顏厲色地訓導說:“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其實并非一開始就是壞人,只是習慣了,倒改變了原先良善的品性,所以陷溺,不能自拔。梁上君子,就是這樣的人吧?!毙⊥荡篌@,趕緊爬下來,向陳寔跪拜請罪。陳寔徐徐地說:“看你的相貌,不像惡人,最好還是克制不好的念頭和壞習慣,一心向善。不過,你可能還會因為貧困走上這條路的吧。”他送給小偷兩匹絹。史書說此縣偷竊從此絕跡。

陳寔有子六人,其中陳紀、陳諶最為著名。父子三人皆以道德著稱于世,時號“三君”。陳諶早死,陳紀則活到七十一歲。陳紀曾反對董卓遷都長安的決定,董卓雖然濫殺成性,但尊敬陳紀的高風亮節,沒去難為他。(8)陳紀有子陳群,先為劉備所聘,后為曹操所用。魏文帝曹丕時,陳群創制九品官人之法,是為九品中正制,也就是由中央選擇賢良且有擇人之能的官員,兼任郡的“中正”,由他負責察訪士人評列為九品,作為吏部選任官職的依據。這一制度對改變當時由世宗大族操縱政壇的局面,起了極大的作用。

陳準是陳寔的玄孫,晉時官太尉。陳準子陳匡,陳匡子陳達,東晉時南遷,為長城(今浙江長興)令,愛其山水,把家安在那里。陳達曾向身邊的人說:“此地山川秀麗,當有王者興。二百年后,我子孫必鐘斯運?!标愡_生子陳康,又為丞相掾。晉成帝咸和年間(326—334)行土斷,即廢除僑置郡縣,使僑寓戶口編入所在郡縣,也就是讓從北方逃亡、遷徙過來的士族重新編入南方戶籍,陳家才成為真正的長城人。陳康生盱眙太守英,英生尚書郎公弼,公弼生步兵校尉鼎,鼎生散騎常侍高,高生懷安令詠,詠生安成太守猛,猛生太常卿道巨,道巨生文,陳文生陳霸先。(9)

陳霸先(503—559),字興國。他在梁朝出任始興太守,因戰功累累,被封為陳王,后廢梁稱帝,國號為陳。他是一代開國之祖。陳國傳四世,亡于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页游| 吴川市| 额尔古纳市| 六枝特区| 尉犁县| 固原市| 南溪县| 德清县| 津市市| 禄丰县| 广东省| 抚州市| 南溪县| 罗甸县| 滕州市| 吴江市| 宁河县| 光山县| 卓资县| 延寿县| 高台县| 诏安县| 沙坪坝区| 盱眙县| 台南市| 朝阳市| 平阳县| 横峰县| 阿克苏市| 库尔勒市| 巴林右旗| 班玛县| 宁津县| 南召县| 敦化市| 鸡东县| 西藏| 灌阳县| 伽师县| 武清区| 田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