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楔子

永康地處浙江中部,總面積1049平方千米,約為浙江省面積的百分之一。縣境東、南、北為低山,永康江及其支流兩岸為平原,低山與平原之間丘阜廣布,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屬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1)

永康何時開始有人類活動?已取得的考古資料顯示,近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有人在這里繁衍生息。而新近在古時同屬金華府治的浦江縣浦陽江流域上山,挖掘出了一萬年前的稻作文化遺址。(2)它是中國最早的稻作文化遺存,證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發祥地之一。永康的地形地貌、氣候條件與浦江相似,據說在永康也已發現了類似的遠古人類活動的痕跡,只是考古活動尚未全面深入展開。隨著農耕社會向工業社會的全面轉型,古人越來越無法安生,千年逐漸淤積都不曾翻轉的地層為鋼鐵機械輕輕挖起,歷史因此一頁頁重寫。今日所知之永康遠非昔日之真正永康。只是有一分證據才能說一分話,今天談論永康的遠古史,只能到此為止。

永康舊屬烏傷,縣之建制,始于吳赤烏八年(245)。據說孫權之母因病失眠,四處求醫,仍告無效。一日,聽說烏傷縣上浦鄉有座寺廟,有求必應,十分靈驗。于是,她偕妹妹來到上浦進香,乞求永保安康,并許下一個愿,“如得康寧,必立邑祭祀”。后來吳太夫人病體康復,因此感念殊深,常思還愿。到東漢建安十二年(207),太夫人病危,在病榻上,她鄭重囑咐兒子為她還愿。孫權于黃武元年(222)稱帝,至赤烏八年,他劃出烏傷縣之上浦鄉(今武義、縉云、磐安一帶),以“永保安康”之義,設永康縣。翌年,孫權繼母、吳太夫人之胞妹吳國太奉孫權之旨,乘三馬九鈴鑾駕從建業(今南京)出發,來到永康縣進香還愿。坐落于縣城萬安山上的該寺,后來就稱上封寺,今已廢。這便是永康縣的由來。后來兩晉、宋、齊,因之不改。梁紹泰二年(556),升縣為縉州,屬東陽郡。陳天嘉三年(562),廢縉州,旋改東陽郡為金華郡,永康屬焉。隋開皇九年(589),曾廢永康縣,但不久復置。唐武德四年(621),擢為麗州,四年后廢州為縣。至清仍之。(3)古代永康之建制大抵如是。

永康歷史不能算不悠久,但說永康文風很盛,怕不甚妥。當然,永康自北宋以來,也是人文薈萃,如以注歐陽修《新五代史》而著名的徐無黨(1024—1086),如斷訟時深究曲直、不許私和,曾多次上疏彈劾權相韓侂胄而被罷官十多年從不后悔的林大中(1131—1208),如為救濟饑民擅開國倉寧受一己之罪也要全一方百姓之命的應孟明(1138—1219),如慨然以孟子自命潛心陸九淵之學的學者胡長孺(1240—1314),如跟隨王陽明平定寧王造反功列榜上的應恩(1458—1520),還有為耿精忠部將所擄投崖全節的才女吳絳雪(1650—1674),刊刻鄉邦文獻《金華叢書》《續金華叢書》的父子胡鳳丹(1828—1889)、胡宗懋(1867—1935),近代則有上海經歷現代化轉型時期的領導人之一應寶時(1821—1890)。但是,真正能在中國文化史上占一席之地的,至今唯有本書的主人公陳亮一人。近代書畫家應鈞(1874—1941),終身蟄居鄉間,所作書畫,能自成一格,漸驚凡俗,連筆者素來自以為不通藝術者,在應鈞的作品前也會低首沉吟,似有會心。應鈞的成就究竟如何,有待后人評定,或許能與陳亮相頡頏也未可知。但是,放在一起來看,兩人竟有那么多的相似:同出身于蕞爾小邑,在社會的等級結構中沒有躋身上層,應鈞比起陳亮來交際中更無高人往來。他們憑什么能以一介平民之身,躋身于中國文化史中杰出人物之列?這也算是永康文化史上的難解之謎了吧。

難解之謎總是以其難解而愈加吸引人們去嘗試解答。比如永康文風,遠不如杭嘉湖一帶之盛,蓋在于永康田畝薄瘠,難足養人。永康環縣皆山,形成一個環抱盆地的地形,南宋時番薯、馬鈴薯等旱地作物尚未引進,山區應該少見人跡。而不大的平原地帶,可能因為人口密集,愈見生存壓力巨大。時至20世紀,自縣城至東陽的平原地帶,就并非因廣田平疇而富裕,相反,由于人多田少,生計愈顯艱難。但后來翻天覆地的經濟巨變,即從這里而來。據2020年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永康常住人口為96.42萬。這是永康有史以來人口增長最快的十年,比2010年的72.35萬增長了33.27%。究其原因,就是永康發達的五金產業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4)綜觀浙江全省,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快的,也屬原先最為艱難落后的地區。但是今日之繁盛,畢竟時日尚短,而文化之經營,定基于優游無事之上。杭、嘉、湖三府,國中天堂,至少幾百年來,閭巷之間能供養一個有閑階級,男恬女嬉,正好以文化做有涯人生之無邊消遣,故浙江下三府人才盛于上八府。又金華地區,南宋時可謂“小鄒魯”,但似只盛于南宋至明初。因當時國都在杭州,金華一帶可視為中心文化的受輻射區域,所以那一段時期人才輩出;到后來,便漸漸衰退,幾不忍提。至于20世紀,則是一個乾坤倒轉的時代,國人需面對世界,方能成就文化大業。浙江地處沿海,得風氣之先,出國留學者較之內地自然更多。而留學后,亦更方便留住京、滬等文化中心,建一家之說,立文化之言,則是古代之文化通則已不能再適用于今日矣。

上面說的是成就文化與人才的客觀條件。從主觀上看,由于環境險惡,必須死拼才能贏得生計,所以造成了永康人共有的特點:首先,由于生計問題重大急迫,任何時候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所以百姓養成勤奮勞作的習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新年初始三五天,男人總在勞作,除非下雨落雪;而女人,則連下雨落雪,也都是要忙碌的,只是活略輕一些。其次,由于生計問題是自己的問題,必須自己想辦法,所以永康人不輕信信條、不盲從權威,養成獨立思考、敢于蔑視權威的反抗性格。最后,崇拜功利,凡是能產生實效的東西,就想學,就動手模仿,造成實利氣氛深厚,缺乏抽象的思維能力與創造力。前兩條可以解釋永康為什么能產生如此這般的文化巨人,而后一條可以解釋永康為什么沒能產生更多的文化巨人。好在現在的永康已經步入全國百強縣,2020年名列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第47位。在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型中,永康已經跨出了成功的一步。在這種經濟基礎上,以后開出的文化之花,一定會更加碩大繁茂,當然,那可能需要相當的時間。


(1)參見《永康縣志·概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考古發現:浙江上山遺址改寫世界稻作文明史》,新華網杭州,2005年1月22日,http://www.xinhuanet.com。

(3)《永康縣志·政區》,第1頁。

(4)永康市統計局、永康市第七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人口發展的嶄新篇章》,《永康日報》2021年5月18日,第3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北县| 安庆市| 宁强县| 巨鹿县| 偏关县| 洛宁县| 横峰县| 晋州市| 电白县| 杂多县| 泽普县| 河源市| 朝阳市| 肃宁县| 屯昌县| 通化市| 古蔺县| 马关县| 金湖县| 临潭县| 长子县| 十堰市| 连山| 湛江市| 和平区| 永城市| 道真| 镇平县| 高台县| 汾阳市| 田林县| 绥滨县| 盐池县| 鞍山市| 东宁县| 循化| 荆门市| 班戈县| 漾濞| 会泽县| 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