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道者萬物之奧
- 問道老子道德經
- 任憑般若
- 1512字
- 2023-08-08 09:21:25
第六十二章道者萬物之奧
【河上正文】
道者,萬物之奧①。
善人之寶②,不善人之所保③。
美言④可以市⑤,尊行可以加人⑥。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⑦,雖有拱璧⑧以先駟馬⑨,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以求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王弼版〗
道者萬物之奧。
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帛書版〗
道者萬物之主也。
善人之寶也,不善人之所葆也。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賀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卿,雖有拱之璧以先駟馬,不若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也?不謂求以得,有罪以免與?故為天下貴。
【注釋】
【1】奧:(ào)玄妙,奧秘。
【2】寶:(bǎo)法寶,工具。
【3】保:(bǎo)保護,守護。
【4】美言:(měi yán)用美妙的語言描述。
【5】市:(shì)交易,售賣。
【6】加人:(jiā rén)增加追隨者。
【7】三公:(sānɡōnɡ)不同時期三公略有不同,但均指地位最尊貴的三個職位。此處應指太師、太傅、太保。
【8】拱璧:(ɡǒnɡ bì)拱,兩手相合,臂的前部上舉的動作。拱璧,雙手捧璧。
【9】駟馬:(sì mǎ)駟,古一車套四匹馬,故駟也指四匹馬或四匹馬拉的車。駟馬,四匹馬拉的車。
【任憑般若解】
道是萬物的奧妙,是善道之人的法寶,卻是不善道之人所保護的。
如果用美妙的言詞贊美道,幾乎可以拿到市上去賣。尊道而行的人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他。人不善此道,也沒有什么可拋棄的。
所以設立天子之位掌其道,設置王公之位行其道。雖手捧寶玉,也要讓馬在前面跑,不如就在車里坐著而擁有此道吧。
古人之所以尊寵此道,日日追求,是因為此道可以避免行為罪過,無為而治,為天下貴。
道之妙,謙而不貪,無欲自知其妙。
言之未言,未言已言,道法之奧妙,無右其心哉。心之所至,萬法歸一。明心即明理,得眾生心即得眾生緣。
故云:
天地萬物人為貴,善為不爭眾所迷。
持寶仍需馬后坐,往來順逆道玄機。
〖河上公注〗
道者萬物之奧,奧,藏也。道為萬物之藏,無所不容也。
善人之寶,善人以道為身寶,不敢違也。不善人之所保。道者,不善人之所保倚也。遭患逢急,猶知自悔卑下。
美言可以市,美言者獨可于市耳。夫市交易而退,不相宜善言美語,求者欲疾得,賣者欲疾售也。尊行可以加入。加,別也。人有尊貴之行,可以別異于凡人,未足以尊道。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人雖不善,當以道化之。蓋三皇之前,無有棄民,德化淳也。
故立天子,置三公,欲使教化不善之人。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雖有美璧先駟馬而至,故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以求得?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不日日遠行求索,近得之于身。有罪以免耶,有罪謂遭亂世,闇君妄行形誅,修道則可以解死,免于眾也。
故為天下貴。道德洞遠,無不覆濟,全身治國,恬然無為,故可為天下貴也。
〖王弼注〗
道者萬物之奧。奧,猶曖也。可得庇蔭之辭。善人之寶,寶以為用也。不善人之所保。保以全也。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言道無所不先,物無有貴于此也。雖有珍寶璧馬,無以匹之,美言之則可以奪眾貨之賈,故曰,美言可以市也,尊行之則千里之外應之,故曰,可以加于人也。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不善當保道以免放。故立天子,置三公,言以尊行道也。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此道,上之所云也。言,故立天子,置三公,尊其位,重其人,所以為道也。物無有貴于此者,故雖有拱抱寶璧以先,駟馬而進之,不如坐而進此道也。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以求則得求,以免則得免,無所而不施,故為天下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