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2章 大者宜為下

第六十一章大者宜為下

【河上正文】

大國者下流①,天下之交②,天下之牝③。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國不過欲兼畜④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⑤。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王弼版〗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帛書版〗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

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靜勝牡,為其靜也。

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國,小邦以下大邦則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故大邦者不過欲兼畜人,小邦者不過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則大者宜為下。

【注釋】

【1】下【1】下流:(xià liú),下游,即居于下游。

【2】交:(jiāo)交匯。

【3】牝:(pìn)雌性。

【4】畜:(xù)養育,積聚。

【5】入事人:(rù shì rén)入,進入某狀態,接受,參與。事,侍奉,服侍。入事人,接受侍奉他人。

【任憑般若解】

大國宜為下,如江河匯聚,天下之水無不下而聚之,成天下之母雌。雌常以靜勝雄動,因靜居下而待之。

所以大國謙而居小國之下,則取用小國;小國謙而居大國之下,則取用大國。或居下以取上,或上而下之用以取。

大國不過度兼并小國而開疆擴土,小國不過度討好大國,大國小國各得其所欲,即是大德。

大德之德,大國宜謙下,大而謙處之泰然。

故云:

位卑狂妄弱侮強,貪愎拙交必可亡。

恃武忘戰兩相危,大國小國謙下強。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

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

可亡也。”

--《韓非子.亡征》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司馬法》

〖河上公注〗

大國者下流,治大國者,當如江海居下流,不逆細微。天下之交,大國者,天下士民之所交會。

天下之牝。牝者,陰類也。柔謙和而不昌也。牝常以靜勝牡,女所以能屈男,陰勝陽,以其,安靜不先求之也。以靜為下。陰道以安靜為謙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能謙下之,則常有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此言國無大小,能持謙畜人,則無過失也。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下者謂大國以下小國,小國以下大國,更以義相取。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大國不失下,則兼并小國而牧畜之。小國不過欲入事人。使為臣仆。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大國小國各欲得其所,大國又宜為謙下。

〖王弼注〗

大國者下流,江海居大而處下,則百川流之,大國居大而處下,則天下流之,故曰,大國下流也。

天下之交。天下所歸會也。天下之牝,靜而不求,物自歸之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以其靜故能為下也,牝,雌也。雄躁動貪欲,雌常以靜,故能勝雄也。以其靜復能為下,故物歸之也。

故大國以下小國,大國以下,猶云以大國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則附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大國納之也。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言唯修卑下,然后乃各得其所。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小國修下自全而已,不能令天下歸之,大國修下則天下歸之。故曰,各得其所欲,則大者宜為下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丰县| 丹巴县| 平遥县| 乡城县| 施甸县| 大同县| 洱源县| 福海县| 大邑县| 申扎县| 江安县| 洛阳市| 霞浦县| 溆浦县| 桃江县| 楚雄市| 永城市| 凤翔县| 南康市| 德阳市| 广昌县| 广汉市| 翼城县| 蒙自县| 晋宁县| 烟台市| 吉林省| 徐闻县| 湟中县| 南华县| 外汇| 南江县| 砀山县| 绥化市| 威远县| 通海县| 临汾市| 屏山县| 汉中市| 弋阳县|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