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禍兮福之所倚
- 問道老子道德經(jīng)
- 任憑般若
- 1589字
- 2023-08-04 10:05:31
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
【河上正文】
其政悶悶①,其民醇醇②;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孰知其極⑤?其無正,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⑥。人之迷⑦,其日固久⑧。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⑨,光而不曜⑩。
〖王弼版〗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帛書版〗
其政閔閔,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缺缺。
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
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人之悉也,其日固久矣。
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刺,直而不紲,光而不曜。
【注釋】
【1】悶悶:(mēnmēn)悶,沉默不出聲或無聲響的樣子。悶悶,默默無聲的樣子。
【2】醇醇:(chúnchún)醇,敦厚質(zhì)樸。醇醇,樸實(shí)無華的樣子,狀態(tài)。
【3】察察:(cháchá)察,檢查,細(xì)致。察察,仔細(xì)認(rèn)真的樣子。
【4】缺缺:(quēquē)短少,不足。缺缺,貧困而衰廢的狀態(tài)。
【5】極:(jí)極點(diǎn),最終的結(jié)果終端。
【6】妖:(yāo)反常怪異的事物。
【7】迷:(mí)迷惑,沉迷。
【8】固久:(ɡùjiǔ)固,經(jīng)久,時(shí)間很長不變。固久,很久很久了。
【9】肆:(sì)放縱,不受拘束。
【10】曜:(yào)明亮,炫耀。
【任憑般若解】
其政悶悶無聲而不勤,其民則淳樸富足;其政察察細(xì)致忙碌,其民則貧窮多抱怨。
禍啊,福伴其而生;福啊,禍藏其中。誰知道最終的結(jié)果呢?其實(shí)沒有正,正可以變成不正,善也可以變成不善,反復(fù)無常如妖,人所迷惑于此,已經(jīng)很久了。
所以圣人,方正而不割人之短,廉潔而不生害人之心,直率而不放肆,榮光而不炫耀。
世事無常,福禍相生,善惡有報(bào),因果循環(huán)。
守自本心,謙恭待人,無欲無求,諍而不狂,不名不躁,即是厚德。
故云:
禍害不怨福伴生,福財(cái)無心禍其中。
善惡反復(fù)如妖變,無為抱一得大同。
〖河上公注〗
其政悶悶,其政教寬大,悶悶昧昧,似若不明也。其民醇醇,政教寬大,故民醇醇富厚,相親睦也。
其政察察,其政教急疾,言決于口,聽決于耳也。其民缺缺。政教急疾。民不聊生。故缺缺日以踈薄。
禍兮福所倚,倚,因也。夫福因禍而生,人遭禍而能悔過責(zé)己,修道行善,則禍去福來。福兮禍所伏。禍伏匿于福中,人得福而為驕恣,則福去禍來。
孰知其極,禍福更相生,誰能知其窮極時(shí)。其無正,無,不也。謂人君不正其身,其無國也。正復(fù)為奇,奇,詐也。人君不正,下雖正,復(fù)化上為詐也。
善復(fù)為妖。善人皆復(fù)化上為訞祥也。人之迷,其日固久。言人君迷惑失正以來,其日已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圣人行方正者,欲以率下,不以割截人也。廉而不害,害,傷也。圣人行廉清,欲以化民,不以傷害人也。今則不然,正己以害人也。
直而不肆,肆,申也。圣人雖直,曲己從人,不自申也。光而不曜。圣人雖有獨(dú)見之明,當(dāng)如闇昧,不以曜亂人也。
〖王弼注〗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言善治政者,無形無名,無事無政可舉,悶悶然,卒至于大治,故曰,其政悶悶也。其民無所爭競,寬大淳淳,故曰,其民淳淳也。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立刑名,明賞罰,以檢奸偽,故曰察察也。殊類分析,民懷爭競,故曰,其民缺缺也。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言誰知善治之極乎!唯無可正舉,無可形名,悶悶然而天下大化,是其極也。
正復(fù)為奇,以正治國,則便復(fù)以奇用兵矣。故曰,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立善以和萬物,則便復(fù)有妖之患也。人之迷,其日固久。言人之迷惑失道,固久矣。不可便正善治以責(zé)。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以方導(dǎo)物,舍去其邪,不以方割物,所謂大方無隅。廉而不劌,廉,清廉也;劌,傷也。以清廉清民,令去其邪,令去其污,不以清廉劌傷于物也。
直而不肆,以直導(dǎo)物,令去其僻,而不以直激沸于物也。所謂大直若屈也。光而不耀。以光鑒其所以迷,不以光照求其隱慝也,所謂明道若昧也,此皆崇本以息末,不攻而使復(fù)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