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
【河上正文】
善建者不拔①,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②不輟③。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④。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⑤?以此。
〖王弼版〗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帛書版〗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博。
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茲以此。
【注釋】
【1】拔:(bá)拉出,抽出,拆除,摧毀。攻城拔寨,拔營起寨。
【2】祭祀:(jì sì)對先祖或上蒼的祭奠活動,此處指有后輩子孫延續香火。
【3】不輟:(búchuò)輟,中止,停止,如輟學。不輟,不會停止。
【4】普:(pǔ)全面,廣泛,普及。
【5】然哉:(rán zāi)然,是,對,這樣,如此。哉,語氣嘆詞,表疑問。然哉,是這樣啊,是這樣呢?
【任憑般若解】
善建設者的建筑不會被撥除,故可留德,善抱擁者都不離脫,故可長守其道。
尊道貴德不受其亂,子孫祭祀就不會中斷,即子子孫孫香火不斷。
修道于身,其德乃是真德;修道于家,其德可有余德;修道于鄉,其德才可以長久;修道于國,其德才可以豐盈;修道于天下,其德方可普及天下。
以身道觀身德,曉其行道之順逆,知其德行之善惡,而明其榮辱存亡。
以家道觀家德,以鄉道觀鄉德,以國道觀國德,以天下道觀天下德,皆可明其興亡榮辱。我如何能知天下要發生什么?就是以此而知。
善道者連綿不斷,生命力頑強。善德者厚積薄發,日有其盈。以道觀德,則天下眾生在乎其心。
故云:
赤子善抱于不脫,良將善守于不攻。
香火善傳于不輟,君子善德于不爭。
〖河上公注〗
善建者不拔,建,立也。善以道立身立國者,不可得引而拔之。善抱者不脫,善以道抱精神者,終不可拔引解脫。
子孫祭祀不輟。輟,絕也。為人子孫能修道如是,則長生不死,世世以久,祭祀先祖,宗廟無絕時。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道于身,愛氣養神,益壽延年。其德如是,乃為真人。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道于家,父慈子孝,兄友弟順,夫信妻貞。其德如是,乃有余慶及于來世子孫。
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道于鄉,尊敬長老,愛養幼少,教誨愚鄙。其德如是,乃無不覆及也。修之于國,其德乃豐,修道于國,則君信臣忠,仁義自生,禮樂自興,政平無私。其德如是,乃為豐厚也。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人主修道于天下,不言而化,不教而治,下之應上,信如影響。其德如是,乃為普博。
故以身觀身,以修道之身,觀不修道之身,孰亡孰存也。以家觀家,以修道之家,觀不修道之家。以鄉觀鄉,以修道之鄉,觀不修道之鄉也。以國觀國,以修道之國,觀不修道之國也。以天下觀天下。以修道之主,觀不修道之主也。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老子言,吾何知天下修道者昌,背道者亡。以此五事觀而知之也。
〖王弼注〗
善建者不拔,固其根而后營其末,故不拔也。善抱者不脫,不貪于多,齊其所能,故不脫也。子孫以祭祀不輟。子孫傳此道以祭祀則不輟也。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以身及人也,修之身則真,修之家則有余,修之不廢,所施轉大。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彼皆然也。以天下觀天下。以天下百姓心觀天下之道也,天下之道,逆順吉兇,亦皆如人之道也。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此上之所云也。言吾何以得知天下乎,察己以知之,不求于外也,所謂不出戶以知天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