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道沖而用
- 問道老子道德經(jīng)
- 任憑般若
- 1665字
- 2023-05-18 09:30:00
第四章道沖而用
【河上正文】
道沖①而用②之,或不盈③。淵④兮⑤似萬物⑥之宗⑦。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⑧兮似若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⑨帝⑩之先?。
〖王弼版〗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帛書版〗
道中,而用之又弗盈也,淵呵,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呵,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注釋】
【1】沖:( chōng)用水或酒澆注,沖擊,直上。指主動(dòng)用道。此為道之關(guān)鍵,不明就理,難明其道。沖而用之,道用無窮。
【2】用:使用。
【3】盈:(yíng)滿,充滿,圓滿,豐滿。盈,滿器也(《說文》)。此指滿足,滿意。
【4】淵:(yuān)深潭,深遠(yuǎn)。此指似深淵。
【5】兮:(xī)語氣助詞,多見于古代詩辭歌賦。表停頓,感嘆。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啊”。
【6】萬物:天地萬物,泛指一切。
【7】宗:(zōng)祖宗,祖先,根本。
【8】湛:( zhàn)澄清,深且滿。水滿欲溢,湛湛波光,明似無存。
【9】象:( xiàng)通“像”,好像,大概,表猜測。
【10】帝:(dì)帝皇,泛指三皇五帝,有文明有記載。
【任憑般若解】
沖者,掘口而水下之,本無道,沖而成其道。或不可盈,盈乃滿也。
其欲如淵,萬物不能為其上。何能解之?
挫其銳,平其心;解其紛,知其心;和其光,悅其心;
同其塵,同其心,則可湛兮。湛者,水滿而欲溢也。湛湛乎其欲溢,似若存,似若溢。
我不知此道是誰之子,好像是天生的吧。
欲壑難填,其道可填,心有不平,其道可平,是也。
和光同塵,如鏡鑒己,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此乃治亂之道,亂而欲崩,貪欲若淵。生逢亂世,紛爭四起,天下無道。沖而有道,可分陰陽,行此道治亂世,天下可平,紛爭可止,心滿意足,湛湛若溢。
守此道用,可治亂世,可平紛爭,可德萬民,可至天下。
故云:
生逢亂時(shí)亂紛紛,天下無道路路難。
挫銳解紛平天下,和光同塵氣若蘭。
〖河上公注〗
道沖而用之沖,中也。道匿名而藏譽(yù),其用在中。或不盈,或,常也。道常謙虛不盈滿。
淵乎似萬物之宗。道淵深不可知,似為萬物知宗祖。
挫其銳,銳,進(jìn)也。人欲銳精進(jìn)取功名,當(dāng)挫止之,法道不自見。解其紛,紛,結(jié)恨也。當(dāng)念道無為以解釋。和其光,言雖有獨(dú)見之明,當(dāng)知闇昧,不當(dāng)以擢亂人也。同其塵。當(dāng)與眾庶同垢塵,不當(dāng)自別殊。
湛兮似若存。言當(dāng)湛然安靜,故能長存不亡。
吾不知誰之子,老子言:我不知,道所從生。象帝之先。道自在天帝之前,此言道乃先天地之生也。
至今在者,以能安靜湛然,不勞煩欲使人修身法道。
〖王弼注〗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也,象帝之先。
夫執(zhí)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執(zhí)一國之量者,不能成國。窮力舉重,不能為用,故人雖知,萬物治也,治而不以二儀之道,則不能贍也。地雖形魄,不法于天則不能全其寧。天雖精象,不法于道則不能保其精。
沖而用之,用乃不能窮滿以造實(shí),實(shí)來則溢,故沖而用之,又復(fù)不盈,其為無窮亦已極矣。形雖大,不能累其體,事雖殷,不能充其量,萬物舍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不亦淵兮似萬物之宗乎。
銳挫而無損,紛解而不勞,和光而不污,其體同塵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地守其形,德不能過其載,天慊其象,德不能過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
【任憑附言】
道德經(jīng)已過三章,若有所悟,當(dāng)有所悟。若無所悟,當(dāng)有所思。
此章節(jié)是《道德經(jīng)》非常重要的章節(jié),第一次提出主動(dòng)運(yùn)用“道”的力量,兩千多年來能讀懂的甚少,因?yàn)榇蠖嘁蛭慕庖猓浇庠絹y。
道之用,乃心之用,道之為,乃心之共鳴。
不解其文,并且又深愛此道的同仁,我建議可以靜心抄寫幾遍,定有所悟。
任誰千言萬語,不及自己心中一點(diǎn)靈明。
靜心書寫,一遍自有一遍的收獲,若有所獲,分享于朋友。分享一次,亦有一次的收獲,循序漸進(jìn),何愁不獲大道真諦。
天下道通天下,眾生道通眾生。
加油,即使是與朋友論道,亦是布道,中華有你,幸甚。為往圣繼絕學(xué),何其幸哉。努力吧同學(xué),我與你同在。
復(fù)興中華你我他,努力還要靠大家。今朝君傳往圣道,來世還在種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