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寵辱若驚
- 問道老子道德經(jīng)
- 任憑般若
- 1515字
- 2023-05-27 09:30:00
第十三章寵辱若驚
【河上正文】
寵辱①若驚,貴②大患③若身。
何謂寵辱?寵為上④,辱為下⑤;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寄⑥于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以托⑦于天下。
〖王弼版〗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帛書版〗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之為下也,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有何患?
故貴為身以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愛以身以為天下,汝可以寄天下。
【注釋】
【1】寵辱:(chǒng rǔ)榮寵與恥辱。
【2】貴:(guì)珍貴,以某為貴。此處做自以為貴解。也可能是“責(zé)”的錯寫誤傳。“貴”與“責(zé)”書寫接近。“責(zé)”,傳抄過程中誤寫成“貴”可能性很大。因為此字做“責(zé)”解更為貫通。“貴”字出現(xiàn)在這里,很突兀。“責(zé)大患若身”,“責(zé)”表轉(zhuǎn)折,就很自然。當(dāng)然沒有此字,理解全文亦無障礙,道氣通暢。
【3】大患:(dà huàn)大的禍患、災(zāi)難,大的疾病。
【4】上:( shàng)位置居于高處。
【5】下:(xià)位置在低處。
【6】寄:(jì)依附,寄生。
【7】托:(tuō)用盤等或手掌向上承受物體。托舉,托付。
【任憑般若解】
寵辱若驚,乃懼大患加身也。
什么是寵辱,寵者奉為上,辱者貶為下。
得之不安,失之不寧,既是寵辱若驚。
什么是貴大患若身,我們之所以怕有大患,
是因為我們有身體,
如果我們無身體,我們怕什么患呢?
所以,懼以自身為天下者,只可寄生于天下,
而愛以身為天下者,則可托負(fù)于天下。
道入無我之境,寵辱不驚,心系天下。
圣人心,以見無心始,以見眾生心成。
以眾生心為心,可為無量道心。
圣人身,以見無身始,以見眾生身成。
以眾生身為身,可為不滅道身。
故云:
身若朝露草木為室,心如云霞眾生附華。
草木為友不失其所,眾生歸心天下為家。
〖河上公注〗
寵辱若驚,身寵亦驚,身辱亦驚。貴大患若身。貴,畏也。若,至也。謂大患至身,故皆驚也。
何謂寵辱。問何謂寵,何謂辱。寵者尊榮,辱者恥辱。及身還自問者,以曉人也。寵為上,辱為下,辱為下賤。得之若驚,得寵榮驚者,處高位如臨深危也。貴不敢驕,富不敢奢也。
失之若驚,失者,失寵處辱也。驚者,恐禍重來也。是謂寵辱若驚。解上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復(fù)還自問:何故畏大患至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有身憂者,勤勞念其饑寒,觸情從欲,則遇禍患也。及吾無身,吾何有患。使吾無有身體,得道自然,輕舉升云,出入無間,與道通神,當(dāng)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寄天下,言人君,貴其身而賤人,欲為天下主者,則可寄立,不可以久也。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言人君能愛其身,非為己也,乃欲為萬民之父母。
以此得,為天下主者,乃可以托其身也,于萬民之上,長無咎也。
〖王弼注〗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也。寵必有辱,榮必有患,驚辱等,榮患同也。為下,得寵辱榮患若驚,則不足以亂天下也。
何謂貴大患若身﹖大患,榮寵之屬也。生之厚,必入死之地,故謂之大患也。人迷之于榮寵,返之于身,故曰大患若身也。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也,由于有其身也。及吾無身,歸之自然也。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無以易其身,故曰貴也。如此乃可以托天下也。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也。
無物可以損其身,故曰愛也。如此,乃可以寄天下也,不以寵辱榮患,損易其身,然后乃可以天下付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