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的刻意練習
- (韓)尹洪均
- 3403字
- 2023-04-24 17:05:42
4.愛的三個核心因素
愛情到底是什么
現在,讓我們正式了解一下愛情吧。愛情到底是什么呢?
愛情的技能與演奏音樂差不多。好聽的音樂是節奏、旋律、和聲三要素的完美融合。僅憑尖叫不能成為藝術,只有激情的愛也只不過是單方面的感情宣泄,或者一廂情愿的執著而已。要想創作一首優秀的歌曲,會看樂譜是最基本的條件;想要學會愛,就要先了解愛情的構成要素。
對愛情的定義數不勝數。古今中外的愛情故事、哲學理論以及從各自經驗中得出的定義,各位可能都聽說過幾個。相比被特定的定義所束縛,重要的是對各種定義持開放態度。然而,也正是因為人們對愛情眾說紛紜,也讓人難以適從。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和研究,我發現,相愛的模樣雖然各異,其中卻有三個核心因素是共通的。而且,只有這三者彼此協調時才能稱之為愛。它們分別是:珍惜、理解和幫助。在實際的臨床與生活中,適用這一概念,能夠最貼近現實、最平和地制訂愛的目標。現在讓我們逐一了解這三個因素,探索愛情的真相吧。
珍惜
珍惜不是把對方捧得高高的,而是愛護對方、與對方站在一邊的意思。
要想理解這個意思,可以想象一下寵物狗。當你回家時看到小狗激動地搖著尾巴撲過來,你會有什么想法呢?小狗不會計較主人的外貌、工作、經濟能力等,它只是單純地等待著你、喜歡著你。帶著疲憊或沮喪回到家的人都明白這一點。看到小狗熱情迎接自己的瞬間,你也許會哽咽著說“幸好還有你”。因為珍惜對方的心是相通的,你得到了從其他人那里沒有得到的待遇。
珍惜的心就是這樣,珍視和集中于存在本身。如果你想愛一個人,想讓你們的愛情長長久久,就應該下定決心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每分每秒。當你看著日漸年老的父母,心里產生了“時間不多了”“如果現在不說,可能永遠也說不出我愛你”的想法,那一瞬間你便懂得了珍惜。我們總是誤以為還有非常多的時間可以陪伴身邊的人,待到發現事實并非如此,才后悔莫及。
戀人之間也是如此。最重要的是從珍惜對方的角度出發。身邊那個人即使看起來并不完美,他(她)在自己家里也可能是一個備受珍惜和喜愛的孩子。對有的人來說,對方可能是自己珍貴的初戀,或渴望已久的對象。不用想那么遠,只要回憶一下第一次愛上對方的瞬間就可以了。長時間相處,很容易忘記這份存在的珍貴而隨便對待他(她)。此時不妨想想,如果明天這個人消失了會怎樣?這樣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不要忘記,你忽視他(她)的瞬間,可能為其他人創造了一個絕好的機會。
對于那些苦惱著要不要表白的人來說,“珍惜”是非常重要的。無論表達愛的方式變得多么簡單輕松,千萬不要毫無準備地隨便說出口,或開玩笑式地表白。因為這樣不僅失禮,還有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試一試,對方接受最好,不行就算了”,這種笨拙的勇氣讓人感覺不到任何一絲的“珍惜”。對方收到這樣的告白,可能會覺得自己被輕視,也可能想:“你是覺得我有多容易被追到,才會這樣隨隨便便表白?”這樣一來,對表白者的好感肯定會下降。遇到珍惜的人并可以表達心意的機會并不常見,因此建議大家一定盡力認真準備和表達。
理解
各位應該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人際關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同理心。同理心就是理解并認同別人的情緒——“啊,原來你有這樣的感受是有原因的!確實可能這樣。”對于委屈的人來說,一句“你真的很委屈吧”比十句忠告更能給人帶來安慰和力量。自己的感受得到了理解,就會感到安心。
“理解”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其中包含了同理心。在理解的過程中,大腦會使激動的情緒中樞(邊緣系統)變得安靜,并激活理性中樞(額葉)。于是激動的心情能夠平靜下來,人與人也能彼此接受。因此,理解是一種寬容,同時也是大腦能夠給予他人的最大的愛。
然而,理解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實現的。只有充分理解對方的立場和心情,能夠換位思考時,才能理解對方。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思考是人的本能,不過,這個問題并非沒辦法解決。
理解的程度與信息量成正比。要想了解一個人,只要盡可能多地掌握有關那個人的信息就可以了。為什么那般咄咄逼人、為什么如此反復無常、為什么這樣不會表達、為什么會產生那種想法……只要更深入了解了對方的過去和經歷,就會明白這些令人費解的部分。相反,如果缺乏對對方的了解,哪怕在小事上也會產生誤解和偏見。
我的一個朋友不太喜歡電視人姜虎東,因為姜虎東是大嗓門。朋友是個聽覺敏感的人,特別討厭吵鬧。然而,姜虎東曾在某節目中小心翼翼地表示,自己嗓音變大是因為父親耳背,“為了讓父親聽清楚,只能大聲喊叫”。得到這個信息的瞬間,朋友理解了姜虎東的大嗓門,討厭的情緒也平息了一些。這就是理解的力量。
最近有男性參與孕婦體驗項目,這種嘗試也可以說是努力理解的一部分。把和臨產時一樣重、大小差不多的孕肚模型掛在男性身上,讓男性親身體驗一下孕婦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感覺,同時也會通過電激法讓男性體驗孕婦分娩時的陣痛程度。男性感受到想象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之后,就會更多地理解妻子,意識到妻子的不易,學會多疼愛妻子一點。可以說,在那一瞬間,理解就轉化成了愛。
幫助
愛是通過“幫助”這個行動來完成的。我認為這是愛情三要素中最重要的一點。沒有給予與幫助的愛,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口頭,如同一具空殼。嘴上說著“我愛你”,卻只會給對方帶來痛苦,這不是真愛。“傷人太深的愛不是愛”,這句歌詞并非空穴來風。了解對方的愿望和需要并予以幫助,才是真正的愛。
有人會問:“戀人自尊感很低,不論怎么夸獎、怎么勸說,他(她)都改不了。到底怎樣才能改變他(她)的想法呢?”我可以理解這種想要提供幫助的心情。不過,提供幫助時最重要的是“角色”。不能忽視自己為戀人提供幫助時,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問這個問題的人肯定想增強戀人的自尊心,想完善雙方的關系,會盡力幫助對方。這份心情可以理解,不過假如你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反而會產生副作用。舉個例子,有人會像醫生一樣懇切地給出忠告和處方:“我感覺你自尊感很低,所以總是在意他人的視線,拿他人和自己做比較,所以才會變得不幸。不相信任何人的認可和贊揚也是個問題,看到你這樣我也很不好受,試著改變一下怎么樣?”但是你想想看,醫生有什么特點?醫生通常是冷靜的、有原則的,同時沒有幽默感。從醫院里幸福微笑著走出來的人有幾個?你不應該試圖在戀人面前當醫生。
自尊感低下的戀人聽到這樣的建議,會感激地說“謝謝你真心安慰我”嗎?別說感謝了,對方肯定會生氣,想找個地方躲起來。因為他(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問題,也不想被心愛的人發現,現在戀人卻把這些挑明了,要求自己做出改變。如果約會成了矯正和指導的時間,戀人的自尊感就會進一步下降。要知道,如果這么容易就能改變的話,他(她)早就改變了。
教育、矯正和要求改變,這樣的事情已經有很多人在為他(她)做了。而作為愛人,你要支持、理解、陪伴在對方身邊才符合你的“角色”。如果相愛,就應該擁抱、安慰,了解對方的內心,一起享用美食,共享幸福時光。這才是約會的原始功能和作用。
很多人心存善意卻在愛情上遭遇失敗,就是因為找錯了“幫助”的方向。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卻沒有考慮對方的需求,或者沒有做足如何幫助他人的練習,就會造成這種后果。在給戀人們咨詢的過程中,我經常會聽到“除了那一點,他(她)就是一個完美的人”這樣的話。事實卻是,這一個問題比所有的優點都大。陷入愛河里的人卻似乎看不到這一點。
如果不想分手,與其試圖改變對方,不如幫助對方,讓對方自然而然地改變。不過,提供幫助時不要懷有任何期待,這樣才會有效果。從經驗上來看,一旦你下定決心要改變對方,結果就會變得很糟糕。這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然而,即便下定決心,幫助也不會立即成功。堅持不懈的練習比想象中更加重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理解對方并給予關懷,才有可能成功。不妨想象一下在咖啡廳點咖啡的情景:有人說“一杯美式咖啡”,有人說“一杯美式咖啡,熱的,大杯,在店里喝,請給我馬克杯,沒有積分卡”,這兩個人有多大的不同呢?
幫助是從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開始的。當我們扮演顧客的角色時,應該照顧向每位顧客都重復提三四個問題的兼職生。我們周圍有很多情況都可以用來做練習,比如,我們常常會遇見派送傳單的人、負責所有臟活的公寓管理員、快遞員、便利店或者餐館打工的人、過馬路可能會遇到危險的孩子、迷路的老人等,何不以尊重的態度和親切的語氣對待他們呢?不是有句話叫作“善良比愛更偉大”嗎?當幫助成為一種習慣,無論何時見到誰,都會自然而然地付諸行動。這對于以后遇見的戀人來說,可是一份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