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航圖:數字化轉型百問(第二輯)
- 點亮智庫·中信聯 數字化轉型百問聯合工作組編著
- 1166字
- 2023-04-25 10:23:41
Q4:數字化轉型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帶來的根本性變化是什么?
點亮智庫·中信聯
A 數字化轉型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帶來的根本性變化是,基于數字技術賦能作用獲取多樣化發展效率的范圍經濟發展方式將成為產業組織的主導邏輯,逐步取代基于工業技術專業分工取得規模化發展效率的規模經濟發展方式。
【說明】
規模經濟(Economy of Scale)一般是指通過擴大生產規模帶來平均成本下降、效益增加的經濟現象,主要成因包括專業化分工、高效專用設備、大批量生產等因素。以物質經濟為代表的規模經濟,其發展方式的核心邏輯是以物理產品作為價值載體,本質追求是高效率、低成本,通過工業技術專業化分工,術業有專攻,不斷降低技術難度,提升生產效率,實現規模化擴張,大幅降低單個產品的成本,從而在生產決定消費的價值鏈中獲取競爭優勢和規模化發展效益。
范圍經濟(Economy of Scope)則是針對關聯產品生產而言的,通常是指企業通過擴大經營范圍,增加產品種類,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而引起的單位成本下降、經濟效益增加的經濟現象。范圍經濟的成因主要包括生產技術裝備功能多樣化、研發成果擴散效應、無形資產充分利用等因素。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范圍經濟,其發展方式的核心邏輯則是以數字內容服務作為主要價值載體,本質追求是創新創意、用戶體驗、高質量等,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激活數據要素創新創造潛能,大幅降低專業服務的門檻和跨界融合的難度,支持按照用戶需求動態、開放組織生產協同供給的多樣化創新模式蓬勃發展,從而在需求決定供給的價值網絡中獲取競爭合作優勢和多樣化發展效益。
在物質經濟時代,市場環境相對穩定,生產者在供需關系中占據主導地位。企業典型的發展方式是圍繞特定物質產品形成穩定的業務體系,并通過基于工業技術的專業化分工獲取規模化發展效率,實現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獲取效益增長。鋼鐵、汽車、輕工、建材等眾多行業均具有典型的規模經濟效應。在市場需求相對充足的條件下,規模經濟具有很大優勢,產品單位成本通過擴大生產規模,可以達到非常低的水平。
但隨著競爭加劇,市場將加速從增量階段步入存量階段,企業需要開辟新的價值空間才能實現持續發展。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數字生產力、價值共創共享生態關系成為變革新趨勢,并日益顯現出強大的增長動力。為了應對愈加復雜的不確定性環境,數字時代的范圍經濟發展方式逐步成為產業組織的主導邏輯。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運用數字技術,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打造平臺化生態,強化用戶連接與交互,加快發展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提高多樣化發展效率,充分發揮用戶及生態合作伙伴連接帶來的“長尾效應”,不斷創造增量價值,開辟新的價值空間。工業領域發展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型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電子商務、共享經濟等新模式、新業態,都是追求范圍經濟的表現。此外,互聯網產業、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等均具有典型范圍經濟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