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會疊被子啦”
- 在盼望中遇見生命的美好
- 糧食豆豆
- 1419字
- 2023-04-14 16:33:54
豆豆最近學會了疊被子,并在幼兒園的疊被子競賽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我想從我的視角記錄一下她學習疊被子的過程以及心得體會。
我一直覺得我家豆豆在發育方面比較慢,所以每每在學一些新東西的時候,沒有苛求一定要如何如何,很多事情都是幫助她做。像疊被子這種事情,雖然她已經4歲了,也沒有要求她自己做過。
最近她所在的幼兒園將舉行一次疊被子的競賽,老師在班級群里發了孩子們日常疊被子的照片,我們才意識到是該讓她去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這樣也能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
我和媽媽模擬了一下競賽場景,把被子平放在床上大約和競賽桌等高,豆豆站在床旁邊。她疊被子的過程是這樣子的:先用小手拎起被子的一腳往前一扔,然后再拎起被子平行端另外一角往前一扔,這樣扔過去的結果就是被子角對的不是很齊。后來在媽媽的指導之下,她首先整理了一下,將被角對齊,之后兩只手拿著折疊后被子的一端再往前一扔,她好像不知道要輕輕放過去就可以了而是采用扔的方式,這樣做就會扔到被子中線以外。我和媽媽沒有說什么,之后她用同樣的方式再把另外一邊扔過來,這樣又出現了不齊的情況。
最終經過反復調試、整理,被子終于疊好了。她在疊被子過程中,有些動作是不太規范的,媽媽就會及時去糾正,有很多次孩子就會愣在那里不動了,她可能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么辦才是對的,好像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錯的。這樣的“幫助”持續了兩天。
接下來我們給豆豆錄過一個視頻,在視頻當中要求我和媽媽都不說一句話,只在關鍵的幾個點給她指點一下(點到為止),看著豆豆自己最終能疊成什么樣子,并且不管疊成什么樣子,都不要進行過多干預。視頻一共錄制了4分鐘,豆豆起初被子疊的不怎么好,但是她及時調整,把該對齊的邊都對齊了。豆豆疊好被子問:“我疊的好嗎?給我點個贊吧。”我給了她雙倍的贊。
也許在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放手是一種智慧,躺平亦是一種境界。只要耐心等待,給孩子做事情的權利和自由,她會把事情做好,點到為止,靜待花開。
幾米在《星空》中寫到“在放手之前,想要抓多緊,就抓多緊。”有的人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極其偉大的,它也許是唯一一種以分離為最終目的的愛。曾經看到過一句話特別能描述做父母的心境“我知道何時止步,何時放手,何時前行。”但是,我‘知道’不代表我‘能夠’。
也許我們在處理別人的事情上總能夠看開和放開,但在自己的事情上卻不盡然。八月長安的《橘生淮南·暗戀》中說到“任何人都是這樣,處理別人的事情總是大刀闊斧一把抓住主要問題,輪到自己卻沉浸在細枝末節不肯放手。”就像豆豆疊被子,我們總是在一些細枝末節上要求她把被腳對齊,輕輕放下即可不要扔,也許放松心態結果更好。
豆豆目前才4歲,疊不好被子也沒有關系,早晚能學會,如果以這種心態去處理,會產生更好的結果。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把疊被子學會了,感謝幼兒園老師的耐心指導以及同伴之間的互相模仿和學習。最終豆豆在幼兒園的疊被子競賽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認知覺醒》中提到,歸結起來,焦慮的原因就兩條:想同時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焦慮的本質也契合這一觀點: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極度缺乏耐心。焦慮就是因為欲望與能力之間差距過大。”
減少焦慮,選擇相信。因為相信,所以遇見。保持一個好的心態,給孩子一個充分信任的眼神,她會做得更好,放手讓她去做而不橫加干預,她也會做的更好。
孩子只有被完全接納的時候,才能釋放學習的內驅力,說白了,他在你面前至少得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