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變自己的物種:繁榮如何重塑人類生命
- (英)埃德溫·蓋爾
- 623字
- 2023-04-10 17:21:33
申辯
寫這本書的過程非常曲折。作為一名做研究的醫師,我對兩種主要的糖尿病類型的病例數增長如此之快感到困惑。為什么一種疾病會發生變化?當這個問題出現時,答案似乎很明顯:糖尿病沒有改變,我們在發生改變。我看得越多就越清楚,我們是一個處于轉變中的物種,然而,這一相當明顯的事實在許多人類生物學的研究中幾乎沒有被提及。由于基因在一兩代之內不會發生變化,這種轉變一定與基因的功能有關。基因造就了我們,但它們并非要執行一成不變的藍圖。相反,他們運行著一種對環境信號做出反應的生長程序。這種靈活性是我們的基因組所固有的。
生物學的歷史告訴我們,每一代人都低估了自己的無知,我們也一樣。我們已經開始理解人類的可塑性,表觀遺傳學的研究充分說明了人類的可塑性。但是,我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我的任務僅僅是提供一個簡短的表型歷史,并描述其他需要解釋的事。
首先,我將展示對食物的追求如何影響了我們長期進化和不斷變化的表型。終于,我們設法使自己從自然選擇的主要因素中解脫出來,哪怕只是部分解放。在兔子島的寓言中,人口過剩和饑荒本應接踵而至;但在世界上較幸運的地區,糧食產量的增長比人口增長更快,從而促進了消費表型的出現。然后,我將更詳細地描述這種表型轉變—從我們的身體、衰老和疾病的歷史開始,再到我們思想的轉變。之后,我會研究我們的表型變化是如何影響社會的,以及社會是如何塑造我們的表型的。最后,我要提出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我們有沒有可能帶來如此多的改變,但仍然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