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履職建康(下)
- 夫子霸宋
- 墨落皇朝
- 4141字
- 2023-05-12 06:06:00
小夫子楊博要去建康府城,金六郎是有話要說的。
不殺杜充,這天下無處不可去。
但殺了杜充,再去建康府,就跟自投羅網區別不大了。
“小夫子,建康去不得。
在莫府山,有十八萬流民相助,朝廷奈何不得小夫子。
一旦入了建康府城,就要受朝廷制約了。”
金六郎是市井之人,對于趙宋皇家本就沒多少敬畏之心。
經歷靖康之后,也算是經歷過了山寨生活。
在金六郎看來,如果糧食充足,金家寨的生活也是不錯的。
聽了金六郎的說法,楊博瞪了他一眼,沒好氣的說道。
“咋?
想讓楊夫子在莫府山落草?
要不你來做山大王,我來做你金家寨的軍師?”
小夫子的說法,讓金六郎連連后退。
他這才想起,這位小夫子是八閩大儒楊時的侄孫。
一路走來,小夫子楊博,運籌帷幄、殺伐果斷。
在金六郎眼中,都模糊了這位進士郎的身份。
“不敢,六郎孟浪了,忘了小夫子的身份。
入建康府才是小夫子的正途。
只是,朝廷的人心叵測,小夫子不得不防啊!”
朱紫袍服金六郎從沒見過,但官場底層的綠袍,他打交道的多了。
那些人多半都是無恥之徒,比之市井無賴,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
小夫子楊博此去建康府城,金六郎心里很是擔憂。
“無妨,只要流民還在,不管是在莫府山還是在建康府。
他們都奈何不了楊夫子的。
速派人去探查建康府城的狀況,悖亂的話,以后當著外人不要再提。”
甩甩手哄走了想讓他在莫府山落草的金六郎。
楊博的嘴角也彎了起來,自金家寨一路走來,他的心態也在不知不覺之中改變。
以天下大局為旗,行殺伐果斷之事,他也能慢慢接受了。
想要青史留名,總要做些什么的。
熟悉很多歷史的楊博也清楚,自己的真正依靠是什么。
雙進士、南劍州楊家、弘農楊氏,那只是出身。
他的依仗是十八萬流民,是三萬甲士,是金家寨的嫡系,是李成與董平,是金六郎一家。
想要說話腰桿硬,手里的刀劍才是支撐脊梁的柱石。
想要說話大聲,手中的實力,才是他發聲的擴音器。
現在看來十八萬流民的實力還遠遠不夠,他要把建康府城打造成自己的根基之地。
至于金六郎所說的落草,那個太過低端,不符合他弘農楊氏、雙進士的出身。
無論是想強取豪奪還是殺人放火,文人士大夫做起來,要比山賊輕松的多。
楊博有心親自去查看一下自己未來的根基之地,但宗弼殘部的位置不明。
萬一宗弼智商在線,在建康府城附近貓著。
現在過去查看,就跟徽欽二帝一樣,說不定就會把自己打包送給金賊了。
遠遠看著建康方向,所謂金陵紫氣,楊博是看不出來的。
但建康府的地段確實是不錯的,如今最先進的交通工具,就是韓世忠乘坐的樓船巨艦。
兩宋之時,已經可以打造遠洋的海船了。
長江通衢貫通九省之地,輔以現在的遠洋巨艦,建康完全可以作為經濟中心存在的。
“少安,金六爺所說,未嘗不是穩妥之策。
建康府城經金賊肆虐,百廢待舉。
到了那邊,既受朝廷制約,也受地方拖累。
如今修繕城垣之資,聚攏流民之糧,朝廷都無力撥發。
只怕建康府衙初開,就會面對江東無數流民。
到那時,無糧無餉,只怕局面難堪。”
金六郎走了一會兒之后,李易安自大帳之中裊裊而出。
說出了一番不合她心意的勸解之言,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
想及當時趙知府棄城而逃,李易安害怕再次面對那種局面。
“做好你的書史營生就好。
你口中所說不過婦人之見。
如今正值早稻育秧的季節,半月一月的時間,就要插秧。
遷延時日,下半年的江東會鬧糧荒的。
此時正值聚攏江東流民的最佳時機。
不要你提醒,楊夫子也會下令,各處動員使流民聚于建康府城。
做完了給韓世忠的行文,就依照之前的印象,寫一寫建康府的官吏家族。”
楊博依舊正對建康府方向,出口的卻是訓斥之言。
李易安的詞是不錯的,只是眼光么,差了許多。
如今建康府周邊的形式就是,有土斯有財,有財斯有人。
宗弼的七百寶船在手,楊博有財。
如今的建康府周邊,盡是無主之田,土地他也有了。
如今缺的正是人手,只要人手足夠,楊博就可以開始打造自己的圈子了。
“我且看你楊少安,如何氣吞萬里如虎。”
好言相勸,反被斥責了一頓。
自有傲骨的李易安,也不會唯唯諾諾。
以她的經歷來看,建康府城就是一個文臣的陷阱。
做不好會遭到朝野責難,做好了也不一定萬民敬仰。
戰亂之后,地方事務千頭萬緒,單是無數的土地,就會難住絕大多數的官員。
李易安所想,也是楊博心中所想。
土地兼并,是文臣士大夫的根基。
自兩宋開始,一批批的文臣士大夫,以土地為脈絡。
或主動或被動的,結成了一個個左右朝局的文臣集團。
東南士紳一體,也不是一句空話。
土地是如今最好的投資項目,一次投入,三代受益,這也不是一句空話。
動了土地,就是動了絕大多數文人士大夫的根基。
敵人也就會蜂擁而至,如何解決土地的所有權問題,就是橫亙在楊博面前的一道天塹。
收歸國有那是笑話,最終還是會被那些文臣一一蠶食。
“氣吞萬里如虎?
如果我將建康府城,弄的遍地豺狼虎豹呢?
誰敢呲牙,楊夫子馭使豺狼虎豹將他們一一撕碎。
哼哼……”
回看一眼色變的李易安,楊博陰沉沉的笑了出來。
一幫子眼里只有土疙瘩的貨色,想跟玩歷史的導師,講土地兼并,那不是笑話嗎?
心里已有定計的楊博,沒有再搭理憤憤不平的李易安。
而是繼續面對建康方向,完善自己心中的圈子。
在楊博看來,做狗官不僅要說話大聲,還不能被隨意的戕害。
君君臣臣那一套對他而言就是個笑話。
俯首為奴。
即便是岳爺想要讓楊博低頭,那也得打過之后再說。
若是需要向趙茍爺低頭,當日都不如投了金賊,起碼在那邊可以肆無忌憚的做事不是。
楊博在劃著心中的圈子,金六郎這邊也不遲疑,直接派出了萬余流民,撲奔建康府城而去。
至于李易安則是開始了,與韓世忠一方的公文往來。
因為杜充之死,韓世忠這邊巴不得楊少安趕緊滾出黃天蕩。
不然朝廷的執政下來,無論是貪官還是清官,都不是那么好消受的。
雙方之間的行文,韓世忠也沒什么猶豫,直接打了官印,想讓楊家的小孱儒趕緊滾蛋。
做文案準備的時候,楊博也從李易安這邊,大概了解了一下建康府的情況。
雖說李易安對建康府的了解一樣不多,但對實際情況知道的還是比楊博多一些的。
十幾個縣的轄地,大半都被宗弼部擄掠過。
大宋立國百年,許多州府的城垣大多荒廢了。
杜充在建康大敗,各縣守臣望風而逃。
騎兵劫掠的速度又極快,如今建康府下轄的州縣,可能也沒多少人存在了。
趙茍爺南逃之時,因為船只被王淵私自挪用,給太監們往臨安運輸財貨。
導致金賊來時,十余萬建康軍民滯留江岸,這些人幾被屠殺殆盡。
因為這十余萬人的死,致使建康府城周邊,也成了絕域。
許多流民人丁,大多散落在山區鄉下。
因為糧食不足,年余時間,附近小股的義軍、亂匪也是不少。
敢參與黃天蕩大戰的,多半都是大股的義軍。
以及鐘相、楊幺、曹成、李成這樣,稱霸一方的亂匪。
建康附近想要地方平靖,也不是件容易事。
韓世忠那邊的換防手續齊備之后,楊博就決定去建康府城了。
對于建康這座江南大邑,楊博這邊還是存著幾份幻想的。
兩宋,軍事上雖說有些拉胯,但經濟上絕對是首屈一指的。
后世的明清在經濟上跟兩宋相比,也是差了級別的。
百萬人的東京汴梁,就是最好的例證。
金六郎這邊已經開始起運物資了。
楊博移步建康府城,岳爺自然無比重視,親自帶了一隊甲士在側護送。
莫府山在建康府城西北,繞過燕雀湖,就是建康的朱雀門。
楊博騎在馬上遠遠望去,仲春景色,也算是湖光山色俱全。
朱八爺平湖建宮的湖,就是不遠處的燕雀湖。
如今無論是燕雀湖還是玄武湖,都在府城之外。
此時的建康府城比之明時的南京城,可能在規模上只有后世的十分之一。
朱八爺的南京城,是可以在城里游湖種地的,目前的建康府城,只是一座規規矩矩的城垣。
不等繞過燕雀湖,楊博已經可以看到建康府城的城垣了。
雖說南方的城池大多失修,但建康府城的規制還是不錯的。
遠遠的望去,如一頭巨獸,趴伏在燕雀湖前飲水。
“岳都統,宗弼殘部如今在什么位置上?”
宗弼還有千余精銳在身邊,這也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經歷過血腥篩選的精銳,戰力也是不凡的。
偷城,對于金賊而言,也并非什么難事。
經過遼國跟北方的洗練,金賊在攻城之上,也是積攢了技巧的。
楊博可不想剛進城,就跟金兀術這等腌臜貨面對面。
“目前在建康府城跟鎮江之間的山林里。
金賊狡詐,分了若干股四散于山林,無法確定宗弼位置。”
追殺,于正規軍而言絕非易事。
岳爺的本部可以算是新兵,黃天蕩的甲士,連新兵也算不上的。
追殺出自白山黑水的金賊精銳,想要建功,只能憑借人海戰術。
目前,黃天蕩這邊還要準備大戰,沒有人海戰術。
岳爺只能任宗弼殘部,在山林之間逍遙。
不過宗弼想要渡江,也非易事,甲士們據江岸而戰,金賊精銳也不是對手。
沒有箭矢戰馬,金賊面對沒有經過訓練的甲士,也只有被屠戮的份兒。
沒有破甲的重兵器,彎刀一類,根本奈何不得扎甲。
聽了岳爺稟報,楊博也沒亂出主意。
對付宗弼殘部,他的辦法只有兩個,一個就是精兵放對,但岳爺手里沒有精兵。
第二個就是人海戰術,就甲士而言,對宗弼殘部,也沒有達到人海的程度。
還有第三個辦法,就是如今在執行的,遠遠墜著。
慢慢餓死宗弼部殘兵。
至于宗弼部想要以戰養戰,如今基本完成堅壁清野的建康、鎮江一帶。
除了黃天蕩有糧食,別的地方糧食可不多。
有糧的地方,一定會有義軍跟民兵,守護家園,那些人可不比流民、亂匪好對付。
清晨出發,半上午的時候,楊博就看到了建康府城的朱雀門。
城垣雖說老舊,但尚算整齊,只是半截的城門,讓楊博有些傻眼。
朱雀門的半截城門,不問可知,是從別的地方拆下來勉強用來應付的。
沒有城門,就意味著沒有城防,打眼一看這建康府城非是善地啊!
看到了半截城門,楊博繼續掃視寬闊的護城河。
跟城門一樣,建康府城的護城河,也變成了一節節的。
這些顯然都是金兀術肆虐之后的結果。
看了看城門洞里的黑色痕跡,原來的城門是被燒毀的。
截斷護城河的堆土,上面也是沒有一丁點的綠色,顯然也是金賊所為。
攻城不易,毀壞城墻,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宗弼也是雞賊。
直接燒毀城門,分段填塞護城河,這樣即便丟了城池,想要奪回來,也簡單很多。
履職之地,變的八面漏風,楊博的心情很不好。
如今宗弼殘部未滅,撻懶跟宗翰的兩路援兵,在江北岸虎視眈眈。
建康府如此城防,讓楊博覺得自己跟爬進大甕的老鱉沒啥區別。
有護城河有城防,那叫湯池,現在的建康府城,卻是作繭自縛的那個繭。
一旦被圍城,跑不得也守不得。
楊博不由的有些埋怨自己,沒有親自過來看一下建康府城的城防,
“去把上官悟那賊配軍給楊夫子喚來,干的什么玩意兒!”
上官悟取建康府城已經半月有余,連個城門也弄不好,讓楊博很是惱火。
總不能自己進城之后,將建康四門封堵用來防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