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古俗 歲酒一杯迎新春

某年,我在湖北十堰親戚家過年。在武當山下的某個村落,我看到一位穿著厚布棉襖的阿婆坐在自家門口賣酒。木板桌上放了一排陶酒壇,封口的酒壇口上覆了一層土,用紅布扎緊。酒壇正面寫著幾個字:“古法炮制屠蘇酒”。

詩中,“屠蘇”兩字頻繁出現于古人關于新春的筆墨下。在宋代陸游的《除夜雪》中,他緩緩描繪出一幅辭舊迎新的畫面: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那半杯還未入口的屠蘇酒是什么來歷?眼前阿婆賣的屠蘇酒難道從詩詞中入了凡世?

我問阿婆這酒是怎么釀制的,她指了指家中院子里的一口老井說:“前幾日按方子去中藥鋪子將大黃、蜀椒、桔梗、桂心、白術、烏頭等藥材抓回來,用紗布包裹縫好后放在井里浸。今天早上拿出來,把藥包和酒一起煮沸了倒進酒壇子。快過年了,你帶一瓶回去吧,這酒得在大年初一喝。”

歲時飲用屠蘇酒的習俗在唐宋時期廣為流傳。從現實需求的角度來看,冬春更迭時氣候寒冷,病毒冒頭,人的抵抗力較差,是最容易染上時疫的時候。屠蘇酒的確有預防疾病的作用。然而正如另一種節酒—雄黃酒中含有的雄黃是礦物類藥物不可多飲一樣,屠蘇酒中的烏頭類藥物也需要謹慎服用,所以屠蘇酒沒被當作家常酒飲用,而是在特定的日子作為一杯年酒登場。

在當今新年的觥籌交錯中,大家的杯中美酒多為助興的佐餐酒。人們享受著美酒入口后醇厚悠長的余味,品味闔家團聚的快樂。若家人端來一杯帶有自然草藥氣息的保健歲酒,帶著一份對來年身體安康的祝福請你喝下,應該會更有儀式感吧!

文人筆下的飲屠蘇酒,還帶著一份對歲月流逝,韶華不再的感嘆。

古代過年時,屠蘇酒的飲用禮儀是從年紀最小的人喝起,年紀最長者最后喝。蘇轍在《除日》中無奈感傷:“年年最后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余。”蘇轍,沉靜內斂,曾擔任過大宋的副宰相,后來的經歷和哥哥蘇軾相似,經歷了官場失意,顛沛流離地一路被貶。他一生都在保護與支持兄長蘇軾,兩人的兄弟情深令人感動不已。蘇轍的生命終止于73歲,從詩中他歲末飲屠蘇的歲數來看,此刻的他已經快走到生命的終點了,跌宕起伏的一生即將結束。他與兄長蘇軾有個感人的約定—同葬一處。蘇轍認為,唯有同穴,方能守住少時“安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的信約。

宋代陸游的“飲罷屠蘇酒,真為八十翁”;魏了翁的“一年一度屠蘇酒。老我驚多又”等詩句都借一杯屠蘇酒感嘆人生時光的荏苒。一杯屠蘇酒更像一座記錄時光的鐘,提醒著人們要珍惜歲月。

如今屠蘇酒早已不再是年酒,但它背后承載的人文意義卻永遠不應被忘卻。

屠蘇酒

初一十五 春

節慶習俗

年初一賀新歲 | 年初二回娘家 | 年初三赤口日

年初四接財神 | 年初五破五 | 年初六送窮出門

年初七慶人日 | 年初八不回家 | 年初九天公生

年初十打春去 | 初十一打石仗 | 初十二點新燈

初十三上燈日 | 初十四接灶神 | 初十五看花燈

注釋

赤口日:又稱小年朝、天慶節。宋代的中國傳統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

天公生:正月初九是天日,傳說此日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生日,俗稱“天公生”。

打春去:正月初十是地日,年初十,打春去,開春旺地好收成。這天農家會到田里旺地耕種,希望來年收獲滿倉糧。

打石仗:在廣州郊區的農村,相鄰兩個村子的小孩要在新年期間擲石子對打,哪個村子贏了就代表新年會更好。初十一,家長要把這些對打的孩子趕回家。

上燈日:正月十三是中國傳統農歷節日之一,今天的習俗叫作“上燈”。舊時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

灶神畫像

廣東地區居民過年扮演財神送財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台市| 时尚| 达尔| 临海市| 津市市| 邯郸市| 阳曲县| 乾安县| 九江县| 垫江县| 曲阜市| 册亨县| 乃东县| 邓州市| 黄龙县| 馆陶县| 龙南县| 秦安县| 济阳县| 津南区| 江安县| 贵定县| 克东县| 肇东市| 临汾市| 从化市| 长沙市| 教育| 兴安县| 盐山县| 县级市| 庆元县| 新竹县| 集安市| 任丘市| 新乡县| 海原县| 蒙自县| 平乡县| 辽中县| 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