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馬帝國史:從奧古斯都即位到西羅馬帝國滅亡(華文全球史)
- (愛爾蘭)托馬斯·凱特利
- 1153字
- 2023-04-12 17:45:42
序言
本書的付梓意味著整套《羅馬史》系列的收官。然而,我并未給它命名為《羅馬史》第二卷,而是使它成為一部獨立的作品。在完成《羅馬共和國史》之后,由于種種原因,我背離初衷,轉而完成了一部《英格蘭史》。在本卷寫作中,我顧慮重重,擔心會有突發事情,致使寫作再次中斷。本卷的寫作可謂殫精竭慮,耗費時日,當然是為了使作品接近完美。另外,有人認為,比起《羅馬共和國史》,在學校里,《羅馬帝國史》的讀者不會那么普遍。但我不希望落下這樣的“罪名”——強迫他人購買不想閱讀的書。
我傾向于認為這種擔心是錯誤的。在古典學派可供閱讀的著作中,沒有哪一部分內容會比羅馬帝國的屋大維到圖密善統治末期這一階段的內容更重要。如果沒有對羅馬帝國歷史的了解,就不可能完全理解拉丁文學全盛時期的作家,也不能完全理解詩人尤維納利斯。事實上,我們缺乏對這段歷史的了解。大多數讀者雖然接觸到賀拉斯和其他詩人,但只能從一些注解中獲得支離破碎的信息,對這些人的故事并不熟悉。因此,我在本書中特別留意,盡量避免這種不便,并且有信心讓發生在這些詩人身上的故事得以重現。
本書簡要地勾勒了最初四個世紀基督教的歷史。書中描繪了基督教徒遭受的迫害、教派間的紛爭和“異端邪說”的形成等。此外,本書還涉及對主要基督教神學家及其作品的描述。一部缺乏基督教歷史的羅馬帝國史是荒謬的,但讀者可能對我能否講清基督教的歷史沒有足夠的信心。我的作品主要面向年輕讀者。我想,能援引歷史學家莫斯海姆的觀點作為權威參考是一種更安全的做法。莫斯海姆博學多識、公平正直,他的作品經受了近一個世紀的考驗,并且總被列入神學專業學生閱讀推薦書目。此外,我還參考了維達爾先生的譯作《君士坦丁一世前的基督教史》。這部作品通俗易懂,流利曉暢。同時,我必須聲明我對基督教神學家的故事并不陌生。許多年前,我有機會大量閱讀了他們的作品。以前,我認為他們身兼作家和教師的角色,通過閱讀他們的著作,進一步印證了這一看法。
因此,讀者從這本書中獲得的益處是:了解拉丁詩人,了解基督教早期的歷史,能夠比較正確地理解強大的羅馬帝國衰落和滅亡的原因及其過程。了解羅馬帝國的崛起和發展的歷史有助于讀者追溯整個羅馬史。愛德華·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始于康茂德統治時期,而本冊有將近一半的內容是關于康茂德之前的歷史。如前所述,讀者一般對這段歷史并不了解。至于康茂德之后的歷史,我相信很少有人只愿意把愛德華·吉本的作品交給年輕人閱讀。
如同其他歷史作品一樣,歷史年表和地理名稱同樣受到關注。羅馬帝國時期的專有名詞混亂不堪,因而我不太可能像《羅馬史》那樣,以“氏族”為群體,小心翼翼地一一標注出它們的“族名”。我大膽嘗試,采用了現代稱謂形式,如果再使用諸如“維斯帕西安努斯”“君士坦丁努斯”這樣的稱謂則顯得矯揉造作。
托馬斯·凱特利
于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