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這小子又搞事
- 革明天子
- 破賊校尉
- 2590字
- 2023-03-25 13:00:00
“陛下,老奴懇請陛下施恩,赦免金英。”
朱祁鈺一時沉吟不語。
興安為金英求情?
哦,他兩人都是安南人,年幼時遇到張英公南征,被帶回京師,送入宮內,相互扶持數十年,感情深厚。
“金英持身不正、縱奴為惡,確實不該。只是老奴懇請陛下看著他年老體邁,先前又略立薄功上,活他性命,放他去給宣廟先帝守陵。”
興安繼續懇請道。
朱祁鈺緩緩道:“金老伺候過太宗、仁宗和宣宗歷代先帝,殫精竭力,兢兢業業。景泰元年,瓦剌犯境,金老與興老力斥南遷,舉薦于少保等人,拱衛京師,于國于民,都有大功。”
“陛下英明!金英知道陛下記著他的那點點薄功,想必就算是立即死了,也心甘情愿。陛下,金英忠誠勤謹,對皇上除了一片赤心,并無其它。只是他現在年紀大了,有時候會在小事上犯糊涂。”
朱祁鈺轉頭看了興安一眼。
兩人都很默契地沒有提金英被下獄的真正原因。
金英確實立有大功,甚至在朱祁鈺即位這件事上,暗中也出力不少。所以朱祁鈺為皇帝后,也一直對其十分信任,繼續任用他為司禮監掌印太監。
但金英是極力反對廢立太子的。
朱祁鈺有了改立太子的心思后,試探地對金英說:“七月初二,是東宮生日,你要早做準備。”
金英當即答道:“東宮的生日是十一月初二!”
很快,御史紛紛上疏,彈劾金英“怙寵欺君,懷奸稔惡”。朱祁鈺順勢下詔,將金英下獄徹查。
查到后面,查出他本人收受賄賂、賣官鬻爵,家奴作奸犯科...
內廷之首的金英被拿下,確實震動了朝堂上下。許多大臣對改立太子一事,開始中立。王文等“心腹之臣”更是跳出來大力支持。
現在太子事了,興安想著該把老友撈出來了。
今天他趁著這個機會求情,其實是有把握的。
旁人說景泰帝純善,在歷經風雨、見多人心的興安來看,其實就是好面子,做事有底線。
上皇朱祁鎮以前也是一樣的脾性——興安看著他們哥倆長大的,知根知底。
只是幽居南內的上皇,歷經大變后完全換了一個人,面子和底線,已經不那么重要。
金英雖然一屁股的屎,但內廷外庭諸位重臣,除了少數清廉剛直以外,誰干凈?
他真要是清清白白的,列位皇帝敢重用他?
所以屁股干不干凈不是問題,關鍵是屁股有沒有坐對位置。
金英堅持反對廢立太子,是因為孫太后對他有大恩,他得知恩圖報。知道原委的皇上和群臣們,對于金英的“倒行逆施”,不以為然,反倒覺得忠義。
同時金英深受數代皇帝信任,執掌內廷權柄多年,與朝堂上下的關系錯綜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
所以皇上只是挪開,并沒有置于死地的意思。
現在朝廷內外都給皇上面子,讓他改立皇后和太子,事事順心,那他也該賞大家一個面子,把一團和氣的局面維持下去。
朱祁鈺點了點頭:“金老與朕,與社稷,也是有大功的人。朕不能虧待了他。嗯,先放他出來,回府好生休養。等朕想想,給他找個地方安置。”
“謝皇上天恩!”
一行人很快走到西苑馬場附近,朱祁鈺早就下令,不準去驚擾和通風報信,他今天要看個仔細。
早早地就下了步輦,帶著興安、王誠、張永、王勤四人,悄悄地走近,站在馬場外面的樹叢中,觀察著里面的動靜。
遠遠看去,空曠的馬場上站著兩伙人。
右邊一伙人有兩百余人,有老有少,有高有矮,有黃門有雜役。他們在幾位領班宦官的招呼下,勉強站成四排。
手里拿著木棍、竹竿,有的很興奮,伸著脖子東張西望;有的有氣無力,耷拉著腦袋在混時間...
遠遠看去,顯得非常雜亂。
左邊一伙人全是少年小黃門,雖然有高有矮,有胖有瘦,但是顯得幾分整齊。
他們分成兩隊,一隊有一百余人,排成三排。最前面一排,一手持木刀,一手拿著鍋蓋或簸箕,以為盾牌。后兩排手持木棍竹竿。
站得不是很整齊,但是各個挺著胸脯,仰著頭,努力地鼓出一股勁來。
還有一隊人在旁邊,二十余人。他們手里拿著木刀,胯下騎著一根竹子,新鮮的竹葉和枝條拖在地上。
原來是砍竹為馬啊!
兩個六七歲孩童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朱見深個子高些,騎在一匹“竹馬”上,左手握住竹條,有模有樣地像是拉住韁繩。
他穿著一身青色直身,去掉了錦絲玉帶,換用一根布帶做腰帶。前襟撩起大半,扎在腰帶里,露出兩條褲腿。頭上的翼冠也摘掉,包了一塊紅色布巾。
一把木刀插在腰帶上,朱見深的右手握在刀把上,虎視四方的樣子仿佛配著一口御賜繡春刀。
太子朱見濟站在旁邊,微胖的圓臉興奮地發紅。他也去掉翼冠,只用網巾包著頭發。前襟也撩起大半,扎在布腰帶里。
舉著一支木桿,上面掛著一方紅布,以為軍旗。
“軍校發令!前營進!”朱見深大吼一聲。
朱見濟連忙揮動軍旗,跟著大喊道:“前營進!”
三個個子比較高、站在隊伍旁邊的小黃門舉起木刀,對著前方大聲喊道:“列隊,進!”
左隊后兩排人立即舉起手里的長木棍,第一排以木刀擊盾,齊聲應道:“呼!呼!呼!”
雖然不整齊,但聲勢不小,把對面右邊那些雜兵嚇了一跳。
朱祁鈺也嚇了一跳,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興安,發現他正聚精會神地盯著看,臉色有些嚴肅。
第一排小黃門舉盾持刀,后兩排小黃門舉起木棍,當做長槍,神情興奮,腳步卻能控制住,緩緩前進。
隊伍旁邊那三位小黃門不時發出口令,調整著隊伍前進的節奏,保持著隊形的緊湊嚴密。
對面雜兵隊在幾位領班的呵斥下,笑嘻嘻地舉起手里木棍竹竿,亂哄哄地迎了上來。
很快,兩隊相隔不到五十步。
左隊最前面一排小黃門在喝令下,停止腳步,把手里的盾牌——鍋蓋、簸箕立在地上,連同也停住腳步的后兩排小黃門一起,身子縮在后面。
“興老,他們這是在干什么?”朱祁鈺不解地問道。
“陛下,他們在躲避箭矢。兩軍對陣,接戰時會互射箭矢。”興安答道。
“玩得還有模有樣啊!”
躲過箭矢后,太子朱見濟軍旗一揮,三位帶頭小黃門揮動木刀,帶著隊伍重新前進,步伐越來越快,最后小跑著跟雜兵隊撞到了一起。
雙方如同是菜雞互啄,打得一團糟。
但是相對而言,小黃門隊勉強還能保持著三排隊形。雜兵隊則是完全亂了,還有人打累了,徑直退到后面歇口氣。
朱見深拔出腰間的“繡春木刀”,大吼一聲,“左營跟我沖!”
左手一扳竹條,雙腿啟動,一馬當先地沖了出去。后面二十余位小黃門,也驅動“竹馬坐騎”,揮舞著木刀,一起沖了出去。
茂密的枝條葉子在地上拖動著,騰起一團團灰塵,居然有幾分“馬蹄翻飛塵土揚”的意思。
朱見深領著這支竹馬騎兵,沒有直接沖進對面的敵陣,而是從旁邊兜了一個圈子,繞到雜兵隊的后面,揮舞著木刀,對著那些躲在后面偷懶耍奸的雜兵沖了過去。
朱祁鈺覺得有趣,轉過頭卻看到興安雙目瞪圓,神情更加嚴肅。
哦,難道這里面有什么門道?
突然,殺進敵陣腹地的朱見深,舉著木刀,高聲吼了一句:“敵羞,吾去脫他衣!”
小黃門隊頓時爆發出一陣歡呼聲:“呼!呼!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