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劉邦到底是怎么下山的

劉邦豪邁地登高欣賞北國風(fēng)光,正欲與天公試比高呢,山下面來人了。

冒頓單于看到劉邦掉進了包圍圈,你別登高看了,直接殺過來讓你面對面地好好看看。冒頓單于這次是傾國而來,四十萬大軍包圍了白登山。此時的劉邦,手中僅僅幾萬人。

圍定后,冒頓單于下令四面齊攻。

劉邦在白登山上腸子都快悔青了,他這輩子就從沒見過這么多馬。馬的種類那叫繁多,匈奴騎兵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馬,東面是清一色青馬,北面是清一色黑馬,南面是清一色紅馬,四色馬隊齊發(fā),企圖將漢軍沖散,形勢很危急。

接下來,在傳統(tǒng)觀念中,劉邦算是碰見“草原項羽”了,他將再次變成“丑角”了。

實際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冒頓單于打算將劉邦的軍隊在白登山包餃子。

這時候,在尸山血海中拼殺了幾百年的中原民族,讓匈奴人見識了啥是大漢民族的血性,并順便讓冒頓單于知道了啥叫先進生產(chǎn)力。

事實上,漢朝正規(guī)軍對匈奴士兵的戰(zhàn)損比例,是優(yōu)于對方的,甚至碰上漢軍精銳時,匈奴士兵往往會被大漢的士兵追得滿處跑。

雖然匈奴人是天生的戰(zhàn)士,但實際情況卻是漢族小伙子扔下鋤頭拿上武器,也并不。除了當(dāng)時的民族血性尚武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漢軍的軍用裝備在當(dāng)時已經(jīng)是非常先進的了。

由于生產(chǎn)力不發(fā)達,匈奴在這上面吃了大虧,他們的很多箭鏃原材料還是獸骨呢!防護上基本只能靠獸皮,最多再配個簡易盾牌,還不方便射箭。

來看一下漢軍的裝備。

步兵的長戟和弩的穿透殺傷力極強,而且漢軍的護甲和盾牌制作也已經(jīng)很精良了。此戰(zhàn)并沒有涉及騎兵對打,相關(guān)的漢軍騎兵介紹等到漢武帝時代再細做講解。所以,在戰(zhàn)場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匈奴士兵射出的箭穿不透漢軍的鎧甲,而漢軍的兵器可以輕松砍斷匈奴馬刀的情況。

匈奴的打法基本上就是遠射,所謂“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但是,在攻堅戰(zhàn)中,尤其在漢軍占據(jù)制高點,利用盾牌和護甲進行防護時,匈奴那些質(zhì)量不達標(biāo)的箭根本占不到便宜。要是肉搏,匈奴又不敢。

毫不夸張地說,近距離攻山的話,匈奴士兵基本上就是個死。

后來在漢武帝時代,肉搏的沖擊戰(zhàn)術(shù)成型后,衛(wèi)青和霍去病的漢軍精銳進了大漠,跟大屠殺沒啥區(qū)別。

匈奴士兵的防護和兵器差得太遠了。

而且,劉邦帶出來的是帝國精銳部隊,整個漢軍當(dāng)時的兵尖子都在這里了,所以冒頓單于雖然占了先手,但劉邦依托白登山布置的防御阻擊,使得匈奴根本沒占到什么便宜。

所以,這次戰(zhàn)役并不像后世一般認為的那樣,匈奴多么牛,漢軍多么?,劉邦都嚇?biāo)懒耍€是靠吹枕邊風(fēng),才活著出來的。事實并非如此。

真實的情況是,漢軍和匈奴在白登山一照面,真刀真槍地大戰(zhàn)了幾天后,雙方的心都虛了。

劉邦這邊沒有想到,匈奴實力是如此強大,居然有如此龐大規(guī)模的騎兵部隊。好家伙,好幾十萬的兵力,這個勢力不能惹!

冒頓單于那邊也心虛了:我傾國之力,打不下來漢軍的這幾萬人,而且別看人家人少,打我們好像還挺輕松。據(jù)說后面還有好幾十萬人沒到呢!這個國家不同于之前的那些,不可小瞧啊!

雙方都對對方產(chǎn)生了尊重與忌憚,這是當(dāng)時兩個勢力最高層統(tǒng)治者的一致看法。

漢軍組織了幾次突圍,沒有成功。匈奴同樣進行了多次攻山,也沒有什么成果。七天七夜,雙方都沒有任何實質(zhì)性的進展。

劉邦最大的危機并非軍事上的,而是糧草上的,時間越久,斷糧的風(fēng)險就越大。此時此刻,大漢帝國“情報局”的陳平又站出來了,對劉邦說:“陛下,把所有錢都拿出來吧,還是我去花錢買平安吧。”

劉邦覺得陳平簡直太好了,每次只要給錢,就從不讓人失望。劉邦打心底里覺得還是這個套路好,成功率高,戰(zhàn)果豐富,于是將此時所有的錢都給了陳平。

而后面史書中的記載很有意思。關(guān)于這場戰(zhàn)役的結(jié)局,《史記》中在漢高祖和陳平這兩個最關(guān)鍵當(dāng)事人的紀(jì)傳中全沒寫,反而在韓王信那里記載了一段。

《高祖本紀(jì)》中是這么寫的:“會天寒,士卒墮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匈奴圍我平城,七日而后罷去。令樊噲止定代地。立兄劉仲為代王。”

《陳丞相世家》中是這么寫的:“高帝用陳平奇計,使單于閼氏,圍以得開。高帝既出,其計秘,世莫得聞。”

《韓信盧綰列傳》中是這么寫的:“上出白登,匈奴騎圍上,上乃使人厚遺閼氏。閼氏乃說冒頓曰:‘今得漢地,猶不能居;且兩主不相厄。’居七日,胡騎稍引去。時天大霧,漢使人往來,胡不覺。護軍中尉陳平言上曰:‘胡者全兵,請令強弩傅兩矢外鄉(xiāng),徐行出圍。’入平城,漢救兵亦到,胡騎遂解去。”

《匈奴列傳》中又增加了部分內(nèi)容:“冒頓與韓王信之將王黃、趙利期,而黃、利兵又不來,疑其與漢有謀,亦取閼氏之言,乃解圍之一角。”

《資治通鑒》與《漢書》基本上也是參照了《韓信盧綰列傳》與《匈奴列傳》,在這里就不舉例了。

咱們來看一下。

《高祖本紀(jì)》中的字面意思是:匈奴圍平城,七日而后自己走了。表達的意思是:皇帝也是人,要給他留面子,都別問了。

《陳丞相世家》中的字面意思是:陳平找人辦事,找的是冒頓的女人,具體用的是什么計策,全世界都不知道。表達的意思是:這個計策肯定是上不了臺面的,實在是沒法說。

《韓信盧綰列傳》中的字面意思是:人找的是冒頓單于的媳婦,他媳婦說,咱拿了漢地也住不了,兩個君主是不能互相圍困的。七天后,包圍開始有所緩解,又下了“大霧”,漢軍派出了小分隊來回做試探,匈奴沒反應(yīng)。陳平安排部隊拉滿弓搭上箭,慢慢地整軍逃出包圍。回到平城,救兵也到了,匈奴徹底散了。

《匈奴列傳》中又增加了冒頓單于懷疑韓王信,所以自動解圍一角,放劉邦走人。

后面兩文中,介紹得比較詳細。

為什么要從韓王信和匈奴的角度去說這件事呢?因為此時韓王信已經(jīng)背叛大漢了,他是知道這件事的,從背叛者和敵人的角度說這里面的情況,是不用負責(zé)任的,大家可以隨意解讀。但當(dāng)時最關(guān)鍵的兩個當(dāng)事人不能評說,因為里面有事,還不是小事!

除了這次下“大霧”再次顯示出了劉邦的“龍背景”之外,史書中透露出來三個非常重要的信息。

第一個是對于陳平的那段描寫,“其計秘,世莫得聞”。史書中很少有這樣描寫的,史官不知道的事情往往也不會提。太史公此地?zé)o銀三百兩地加了這么一句,基本透出了一個重要信息:就是這件事是沒法說的。

第二個是對于韓王信的那段描寫,“閼氏勸”通篇全是站在漢朝的角度說話。像什么“兩主不相厄”的說辭,基本就是個幌子,聽聽就好。尤其以冒頓單于的性格和作風(fēng),他不會聽從任何人的建議,尤其是女人的。所有人都是棋子!他只相信自己的判斷。

所謂的“漢地不能居”就更可笑了。古往今來,游牧民族可沒少居“漢地”。而且,更重要的是,游牧民族對“漢地”的喜愛往往要遠超對自己草原老家的喜愛。再加上冒頓單于此次絕對是為了弄死劉邦來的。

再結(jié)合之前“無厘頭”的臧荼,以及韓王信叛變后迅速就南下去打太原了,冒頓單于大概率是對入主中原有想法。

這段“閼氏勸”基本上就是一個托詞,陳平立功的關(guān)鍵談判另有內(nèi)幕。

第三個是“入平城,漢救兵亦到,胡騎遂解去”。這點非常重要。這里透出了一個關(guān)鍵,漢朝的援兵到了,就在劉邦撤回去時前后腳趕到的。

結(jié)合前面七天的戰(zhàn)斗,綜合上面說的,我們可以推斷出下面的場景:雙方開打后,互相見識到對方的厲害,匈奴拿不下,劉邦走不了;時間拖得越久,糧草就越成問題,陳平開始活動,許下了根本沒法往外說的條件;冒頓單于在權(quán)衡,仍然不打算放劉邦走,畢竟殺了劉邦,中原大亂對他的好處更多,還是圍山餓死劉邦吧。七天了,下“大霧”了,情報人員說漢朝的援軍到了,冒頓單于決定見好就收,答應(yīng)前面的條件放劉邦走。

說到底,此次“白登之圍”劉邦能順利下山,有三個關(guān)鍵。

第一個關(guān)鍵,也是最重要的。

漢軍的強大武力,才是有資格談判的關(guān)鍵。“弱國無外交”是句真理。任何時候,城下之盟都是沒得談的,這七天七夜的浴血拼殺,對于劉邦能夠最終走下白登山至關(guān)重要。閼氏所說的那些,即便再有說服力,那也都是利弊。冒頓單于親眼所見的漢軍精銳,則是他內(nèi)心深處權(quán)衡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個關(guān)鍵,漢軍主力抵達。

因為漢軍主力如果不到,匈奴大可以接著圍劉邦,如果陳平那么厲害談攏了的話,當(dāng)時就該放人啊,還抻著干什么呢?

這里面有兩個原因:別看陳平都“其計秘,世莫得聞”了,但冒頓單于覺得陳平的出價還是低,滿足不了自己的胃口;嘴里答應(yīng)的不靠譜,親手拿到的才實在,冒頓單于的整個人生就是在篤定踐行這句話。

第三個關(guān)鍵,陳平的談判。

陳平的談判算是間接拿劉邦的財寶,給冒頓單于報銷了此次的出兵軍費,并許下了巨大的利益承諾,起到了軟化冒頓單于“圍死劉邦”想法的作用。但是,陳平是怎么談的,咱就不知道了。

從后面事情的發(fā)展來看,我們大概可以猜到他開的是什么條件。我們暫且不表。

劉邦逃回平城,冒頓單于兵威解除,撤回草原,漢軍班師,只留下樊噲平定代地民變。

劉邦行至廣武,赦免劉敬,并道歉認錯,封劉敬兩千戶,號“建信侯”。其余那十多個說可戰(zhàn)的人被全部處斬。

劉邦將代地封給了自己的哥哥。兩個月后,匈奴再次來犯代地,代王直接跑路,讓匈奴大搶大殺了一通。劉邦大怒,將自己這個不爭氣的哥哥貶為侯,封自己的幼子劉如意當(dāng)代王。

經(jīng)過白登一役,匈奴的兵強馬壯給劉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頻繁的邊患也讓劉邦陷入了沉思,怎樣處理匈奴問題,成為新生的漢帝國迫在眉睫的大事。

經(jīng)過深入了解后,劉邦發(fā)現(xiàn),對游牧民族要盡量避免開戰(zhàn)。因為人家天生占據(jù)成本上的巨大優(yōu)勢。

以匈奴為例,這個時候可以算是匈奴的極盛時期,總?cè)丝跀?shù)百萬。聽起來不算多,還沒有漢朝一個大郡的人口多。但你要是聽到他們能動員的兵員人數(shù),會驚掉下巴。冒頓單于此時可以征調(diào)的大軍達到了驚人的四十萬,而且全是騎兵。

這是什么原因呢?這就得從草原的生活方式說起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友谊县| 府谷县| 宜宾县| 阿克苏市| 吴忠市| 曲水县| 滨州市| 天水市| 庆城县| 蓬溪县| 驻马店市| 玉环县| 淳化县| 静乐县| 高安市| 沐川县| 日喀则市| 宁海县| 休宁县| 郸城县| 广南县| 甘谷县| 景洪市| 陆河县| 德保县| 尉氏县| 南昌市| 莱西市| 庆云县| 新昌县| 平顺县| 鹤庆县| 拉萨市| 阿巴嘎旗| 金门县| 九江市| 柳河县| 尉犁县| 阳东县| 乌兰浩特市| 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