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力大者贏:企業的競爭力
競爭是促進社會進步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對于營利性組織而言,如果存在利潤,一定存在競爭,競爭力就是盈利能力。尤其是在商業領域,組織如果想存活或者持續,就必須創造價值,并在競爭中贏得優勢。
競爭力比利潤要重要得多。如果把營業額、利潤、現金流、競爭力進行排名,我愿意倒過來排,那就是競爭力、現金流、利潤、營業額。有營業額而沒有利潤的生意,是不可能持久的,早晚要倒閉。用一句廣東的俗語來說,那就是“掉腦袋的事有人做,賠錢的買賣沒人干”。
有利潤但現金流很差的公司可能會倒閉,而現金流很好但利潤不太好的公司不會倒閉,因為只要有錢撐著,企業就可以折騰,興許就能折騰出點事來。
企業倒閉的原因往往是沒有錢了,因為現金流斷了,沒有人愿意跟著公司折騰了,公司就黃了。有競爭力的公司,即使現金流不好,也會有很好的前景——看看那些掌握新技術的公司就知道了,不停地有基金往里送錢,什么天使輪、PRE-A輪、A輪、B輪、C輪、D輪、E輪、F輪、G輪、H輪……企業只要有競爭力,就不缺錢。
許多老板認為有錢就能解決問題,錯了。如果錢真的能解決問題,銀行早就統治世界了,用不著想方設法苦哈哈地求著企業貸款。
對企業而言,長久的生存和發展更為重要,而競爭力恰恰是企業長久生存與發展的基石和抓手。因此,競爭力比利潤和現金更有魅力,企業只要有了較強的生存、發展和競爭能力,此后的利潤和現金流才更激動人心。
一般的制造業和流通業主要有資源、品牌、技術、供應鏈4種核心競爭力(圖1-5)。所以,也有企業分析者從這個角度來分析企業的競爭優勢。當然,由于每個人的觀點不同,這種分類也是見仁見智,并不見得很有道理,只是一種看問題的角度。

圖1-5 一般企業的4種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