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脆弱的關系:稍有不順從,關系就“完蛋”了

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說:“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于人際關系。”我們不能拒絕別人,是因為害怕別人因此受到傷害,害怕別人會報復自己,害怕自己會承受不住別人的怒火,但是歸根到底是我們害怕失去關系、失去愛。不希望別人因為自己的拒絕而受傷,這是對關系的珍視;害怕別人覺得自己不夠樂于助人,這是對自己與他人建立關系能力的敏感;害怕自己在需要幫助的時候無人伸出援助之手,這是對失去關系的恐懼。如果我不需要關系、不需要愛,我哪里還需要討好別人呢?

有條件的愛

在討好型的人心中,關系是一種很脆弱的存在。“我一拒絕,對方就不愛我了。如果我不能滿足對方,我們的關系就完蛋了”。這其實是“愛都是有條件的”“想要被愛,我必須滿足對方的期待與要求”的底層信念造成的。

我們一直在提倡“鼓勵式教育”,這種方式本身很好,但是有時會被家長、老師們實踐成一種控制手段。通過鼓勵的方式,將“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的指導思想,變成了“孩子做了讓我滿意的事,我就表揚他”的互動方式。

孩子考試考了一百分,這是符合我心愿的,于是我就和顏悅色地表揚他說:“你真是個好孩子。”孩子上大學想要學美術專業,但學美術能養活他自己嗎?這不符合我的人生觀、價值觀,于是我就疾言厲色地罵他不懂事。

這就導致了一個必然的結果:關系中的不安全感。只有我讓你滿意、做了一些你認為好的事情的時候,你才夸我是個好孩子,才對我微笑,我才能感受到你是愛我的。而如果我做了不符合你的價值觀的事情,不能讓你滿意,你就會對我冷言冷語,讓我絲毫感受不到愛意。這樣的關系是多么脆弱和不安全!在這樣的潛意識關系底色之下,我怎么敢通過拒絕來建立與別人的邊界呢?如果表達自己的意愿意味著關系的喪失,我寧愿做一個討好者!

討好者的關系劇本

討好型的人遲早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我身邊的人總是向我提明顯無理的要求呢?“我一拒絕,別人就會生氣”不完全是我的想象,而是有現實基礎的,為什么我接觸的人大多需要“被討好”呢?答案是:你拿了一個討好者的“關系劇本”!

薩提亞老師說過:“人最大的本能不是生存,而是尋求安全感。”如果我們在童年中持續擁有的都是“有條件的愛”,接觸的都是需要被討好的人的時候,我們將在一生中強迫性地重復這種強烈而深刻的互動模式。雖然當一個討好者是痛苦的,但這是我熟悉的模式,是我駕輕就熟的“關系劇本”。別人告訴我不需要討好的生活很輕松,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演,陌生的就是不安全的,而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不安全的就是壞的,所以我拒絕換劇本。

于是,我們在選擇朋友、身邊人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挑選那些能夠配合我們演好自己討好型關系劇本的“好搭檔”,而需要被討好的、一被拒絕就要發脾氣的人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這就好像在我的關系劇本中,假如我的角色是一名“怨婦”,于是我將大概率這樣挑選身邊的人:一方面,我會選一個不太合格的伴侶。如果我的丈夫對我又好、又能賺錢、又顧家,我的怨婦劇本要怎么演下去呢?另一方面,我會混進一個認為“男人都不是好東西”的姐妹圈子里。同樣的道理,在我熟悉的關系劇本中我是一個“怨婦”,要是我的朋友每天聊的都是“我的丈夫特別愛我、尊重我”,我的角色怎么演得好呢?

討好者也是如此。在需要討好的關系中,我們很痛苦、很傷心,但是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人愿意陪我玩這個熟悉的游戲,讓我扮演熟悉的角色。一切按照劇本走,就能讓我體會到掌控感與安全感,即便我現在知道,這是病態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河县| 凭祥市| 蓬安县| 大竹县| 扬中市| 甘孜| 会昌县| 中江县| 四子王旗| 武胜县| 石屏县| 西乌珠穆沁旗| 敦煌市| 来安县| 东兴市| 泰宁县| 岳阳县| 龙里县| 县级市| 灯塔市| 仙游县| 运城市| 淄博市| 余干县| 兖州市| 东宁县| 阳高县| 通道| 西和县| 泽普县| 南召县| 满洲里市| 五峰| 湛江市| 固镇县| 韩城市| 四川省| 恩施市| 昆山市| 台中县| 昭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