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人生不是一場電子游戲

馬斯洛的需要理論常常被千篇一律地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展現(xiàn),仿佛某一組需要一旦得到了滿足,我們就永遠(yuǎn)不用再關(guān)心那些需要了,仿佛人生是一場電子游戲,一旦我們完成了一關(guān)(比如,安全),一個聲音就會從頭頂傳來:“恭喜!您已進入下一關(guān)‘歸屬’!”之后再也不必返回上一層需要。這種詮釋方式嚴(yán)重地誤解了馬斯洛的理論和馬斯洛成果的內(nèi)涵。盡管學(xué)界幾乎沒人承認(rèn),但馬斯洛實際上是一位發(fā)展心理學(xué)家。Bland, A. M., & DeRobertis, E. M. (2017). Maslow’s unacknowledged contributions to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doi: 10.1177/0022167 817739732.

馬斯洛強調(diào),我們總是處在一種生成的狀態(tài),一個人的“內(nèi)核”僅僅是由“潛能,而非最終的實現(xiàn)”構(gòu)成的,最終的實現(xiàn)“脆弱、難解、易碎,且會被學(xué)習(xí)、文化期待、恐懼、否定等輕易壓垮”,也會被輕易遺忘、忽視、棄用、忽略、噤聲,或是被壓抑。Maslow,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212–213.馬斯洛明確指出,人的成熟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進程,成長“并非某種突然的、躍進的現(xiàn)象”,常常是往前邁兩步又往回退一步。Maslow, A. H. (1987).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3rd ed.).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p. 27–28.

馬斯洛的需要理論旨在為不同的精神狀態(tài)——看待世界與他人的方式提供一個組織框架,但在這一點上,相關(guān)討論尚不充分。馬斯洛認(rèn)為,當(dāng)?shù)貌坏綕M足時,每一種需要就會同其自身獨特的世界觀、哲學(xué)觀、未來觀聯(lián)系起來:

當(dāng)人的機體被某種特定的需要主宰時,還會出現(xiàn)另一種奇異的特性:其關(guān)于未來的整個人生哲學(xué)也呈變化之勢。對于長期極度饑餓的人而言,烏托邦可以被界定為一個食物充足的地方。這些人往往會覺得,只要確保他余生有飯可吃,他就再幸福不過了,而且不再需要其他任何東西。對他而言,生活本身的意義僅僅是吃,其他任何東西都會被劃入“不重要”之列。自由、愛、集體感、尊重、哲學(xué),都會被當(dāng)作浮華無用之物棄置一旁,因為它們填不飽肚子。可以說,這種人此時僅為面包而活。Maslow,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p. 37.

盡管馬斯洛時常用此類極端的例子來舉例,但他很快就指出,大部分人的“基本需要只得到了部分滿足,同時也有一部分沒有被滿足”。Maslow,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p. 388.他堅持認(rèn)為,“所有行為都是由多種或是全部基本需要決定的,并非僅由其中的某一種需要而定”,每一個人在任何時刻都可能回到某種特定的精神狀態(tài),這要視需要未被滿足的情況而定。Maslow,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p. 390.

另一個常見的誤解是,這些需要彼此分離,或不以有意義的方式產(chǎn)生聯(lián)系。同上一個誤解一樣,這種誤解同馬斯洛本人的實際描述相去甚遠(yuǎn):“(人類的需要)體現(xiàn)為一種整合的層次,并不是二分式的,也就是說,人類的這些需要彼此依賴……這意味著退回到較低層次的需要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在此情況下,不僅不能簡單地將其看成病態(tài)或是反常的過程,相反,對于整個機體的完整性而言,要將之視為完全必要的一個過程,是‘高級需要’存在和運作的先決條件。”Maslow,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p. 190.

英國人本主義心理治療師約翰·羅文用俄羅斯套娃做類比,借以闡釋馬斯洛的整合層次理念:每個大的套娃包含了所有小的套娃,而且超越了那些小的套娃。Rowan, J. (1999). Ascent and descent in Maslow’s theory.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39(3), 125–133.比如,當(dāng)我們忙于實現(xiàn)最高層次的目標(biāo)時,我們對于安全、聯(lián)系、自尊的需要并沒有消失;相反,它們被整合到了更具超越性的目標(biāo)當(dāng)中。當(dāng)整個人都得到了良好的整合時,他們的基本需要不僅得到了滿足,而且會共同協(xié)作來助力成長,進而實現(xiàn)他們的最高目標(biāo)和價值。

此處暗含的意思是,如果我們不能把自身匱乏的保障和未被滿足的需要以一種健康的方式整合,而是一味追求快速成長,那么這樣的成長是不大可能達到最高層次的。每周都在應(yīng)用程序上聽幾分鐘冥想引導(dǎo)語或是每天早上做瑜伽下犬式練習(xí)并不會讓我們產(chǎn)生什么神奇的變化,也不會讓我們對自我價值和同他人的聯(lián)結(jié)產(chǎn)生深刻的理解。需要再次申明的是,馬斯洛將發(fā)展視為時常進兩步、退一步的動態(tài)過程,Bland, A. M., & DeRobertis, E. M. (2017). Maslow’s unacknowledged contributions to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doi: 10.1177/0022167817 739732.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不斷地返回基本需要汲取力量,從苦難中學(xué)習(xí),并向著更大程度地整合自己的全然存在而努力。

馬斯洛從來沒有使用過金字塔來呈現(xiàn)他的需要層次理論。

當(dāng)下對馬斯洛理論的呈現(xiàn)常常遺漏“整合層次”這一關(guān)鍵概念,大家都將目光聚焦在高臺狀的金字塔上——盡管在已發(fā)表的文章里,馬斯洛從未用過金字塔來呈現(xiàn)他的需要層次理論。Bland & DeRobertis, Maslow’s unacknowledged contributions to developmental psy- chology; Bridgman, T., Cummings, S., & Ballard, J. (2019). Who built Maslow’s pyra- mid? A history of the creation of management studies’ most famous symbol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educ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 18(1), https://doi.org/10.5465/amle.2017.0351; Eaton, S. E. (2012).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Is the pyramid a hoax? Learning,Teaching and Leadership. Retrieved from https://drsaraheaton. wordpress. com/ 2012/08/04/maslows- hierarchy-of-needs; Kaufman, S. B. (2019). Who created Maslow’s iconic pyramid?Scientific American Blogs. Retrieved from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 beautiful-minds/who-created-maslows-iconic-pyramid; Rowan, J. (1998). Maslow amended.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38(1), 81–92. 馬斯洛在布魯克林學(xué)院執(zhí)教時的學(xué)生米利亞姆·考德雷爾告訴我,在馬斯洛的課上,為了闡釋需要層次理論,他確實展示過一個類似金字塔的結(jié)構(gòu)。不過,馬斯洛很可能只是為了示意,而不是真的想創(chuàng)建一個金字塔模型。另一個馬斯洛以前的學(xué)生路易斯·阿里·考普羅告訴我,在他們的往來信件中,馬斯洛說過他不喜歡用金字塔來再現(xiàn)他的理論。托德·布里奇曼及其同事仔細(xì)地追溯了該金字塔結(jié)構(gòu)的由來,得到的結(jié)論是:“馬斯洛金字塔”實際上是在20世紀(jì)60年代由一位管理顧問自行創(chuàng)造。從此,該模型很快在新興的組織行為學(xué)中流行開來。布里奇曼和他的同事注意到,該金字塔“與(二戰(zhàn)后)美國盛行的個人主義、民族主義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產(chǎn)生了共鳴,并為官僚主義(即分層三角形)中日益壯大的管理主義提供了支持”。Bridgman et al., p. 90.

不幸的是,管理學(xué)教科書中的金字塔模型被不斷復(fù)制再現(xiàn),將馬斯洛豐富而又富含細(xì)微差別的理論變成了一種拙劣的模仿,嚴(yán)重違背了馬斯洛自我實現(xiàn)理念的精神實質(zhì)——出于人道主義目標(biāo)去實現(xiàn)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潛能。Mills, A. J., Simmons, T., & Helms Mills, J. C. (2005). Reading organization theory: A critic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behaviour and structure in organizations (3rd ed.). Toronto: Ga- ramond Press, p. 133.誠如布里奇曼及其同事注意到的:“對馬斯洛而言,啟發(fā)管理學(xué)研究、助力管理學(xué)創(chuàng)新,并追尋公共利益遠(yuǎn)比創(chuàng)造一個過分簡化的、單向度的五級金字塔更有力量。”Bridgman, Cummings, & Ballard, Who built Maslow’s pyramid?, p. 94.

最后一個常見的誤解是,馬斯洛的理論沒有考慮到跨文化差異和個體差異。但馬斯洛承認(rèn),在一個人的一生中,不僅其基本需要會在顯著性上有所起伏,而且其滿足基本需要的順序也存在巨大的文化和個體差異。Sheldon, K. M., Elliot, A. J., Kim, Y., & Kasser, T. (2001). What is satisfying about satisfying events? Testing 10 candidate psychological need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 cial Psychology, 80(2), 325–339; Oishi, S., Diener, E., Suh, E. M., & Lucas, R. E. (1999). Value as a moderator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7(1), 157–184; Tay, L., & Diener,E. (2011). Need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2), 354–365.舉例來說,那些缺少安全與健康這類重要資源的社會(比如一個因戰(zhàn)爭而一直存在真正危險與恐懼的社會)自然會更多地關(guān)注與生存相關(guān)的基本需要。即便如此,這樣的社會仍然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存在一種集體意識,給人們提供尊重和發(fā)展技能與才藝的機會。如一位名為蘇珊·富勒的顧問所察覺的:“到處都有人在努力實現(xiàn)著自我。”MacLellan, L. (2019). “Maslow’s pyramid” is based on an elitist misreading of the psychologist’s work. Quartz at Work. Retrieved from https://qz.com/work/1588491/maslow- didnt-make-the pyramid-that- changed-management-history.要想讓每個人都擁有自我實現(xiàn)和自我超越的機會,就必須解決世上那些真正的結(jié)構(gòu)性不公,但這并不意味著必須要等到更多與基本保障相關(guān)的需要得到滿足,才能夠去努力實現(xiàn)更高層次的需要,我們可以同時在多層需要上下功夫。

我們可以同時在多個需要上下功夫。

即使是在一個社會的內(nèi)部,由于性情和環(huán)境等體驗因素的共同作用,每個人最渴望滿足的需要也不同。比如,有些人喜好同他人建立更為深厚的聯(lián)結(jié),有些人則可能對追求榮譽和獲得他人的尊重更感興趣。對個體來說,隨著我們的成熟與發(fā)展,各種需要在重要性上也會發(fā)生變化。要再次強調(diào)的是,這里的關(guān)鍵在于變化和成長。

盡管馬斯洛需要層次的具體順序會隨著文化背景、個人差異,甚至個體當(dāng)前的人生階段而發(fā)生變化,但馬斯洛層次中的一個核心方面還是很好地經(jīng)受住了當(dāng)代科學(xué)的檢驗。我們現(xiàn)在就來看一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州市| 三穗县| 南乐县| 东明县| 闽侯县| 密山市| 宾阳县| 梅河口市| 聂拉木县| 哈巴河县| 竹溪县| 永兴县| 台湾省| 彰化市| 锡林浩特市| 如东县| 赤峰市| 海盐县| 承德县| 紫金县| 原阳县| 确山县| 基隆市| 剑河县| 高阳县| 翼城县| 阆中市| 安图县| 永登县| 武陟县| 德钦县| 沅陵县| 山东| 望江县| 监利县| 平罗县| 岑巩县| 桐庐县| 南充市| 宕昌县|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