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延遲滿足
  • (美)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
  • 7151字
  • 2023-03-14 16:59:58

第1章 棉花糖實驗的緣起

在巴黎一座以勒內·笛卡兒命名的醫學院雄偉的石柱門外,一群學生聚在大街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煙,煙盒上就是醒目的大寫標語“吸煙有害健康”。這種矛盾的情形屢見不鮮,人們即使知道當下的滿足會在未來產生不良后果,往往也不會拒絕當下的滿足。

我們在自己和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這些人的影子。我們每次許下最真誠的新年愿望后,都會見證意志力的失?。航錈?、健身、停止與你最愛的人吵架,這些決心統統都會在1月底消散。我曾經有幸與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托馬斯·謝林共同參加了一個關于自我控制的研討會。他是這樣描述由于意志力薄弱而導致的矛盾情形的:

我們該怎樣定義這種“理性的消費者”呢?我們都認識這樣的人,我們當中也有這樣的人。他們碾碎手里的香煙,扔進垃圾桶,痛恨地告訴自己:“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孤兒,就不要再冒著患肺癌的風險抽煙了。”三個小時后,他們卻又滿大街去尋找還能買到香煙的小賣店。面對一頓高熱量午餐,他們明明知道吃了會后悔,但當時會毫不猶豫地吃下去,自己都不明白為什么會失控。為了平衡一下,他們計劃吃頓低熱量晚餐,但還是想吃一頓高熱量晚餐,明明知道吃了會后悔,但當時又毫不猶豫地吃了下去。明明知道自己還沒有為明天的晨會做好準備,這個會議對自己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而明早起床會驚出一身冷汗,但他們還是郁悶地坐在了電視機前。出發去迪士尼前,他們知道孩子們可能會干什么“好事”,他們進行心理建設,告訴自己一定不要情緒失控,可是當孩子們干了這些“好事”后,他們還是情緒失控,搞砸了孩子們的迪士尼之旅。T. C. Schelling, Choice and Consequence: Perspectives of an Errant Economist(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59.

關于意志力是否存在及其特質,相關爭論從未停止,人們還身體力行地開展實驗:有人去挑戰攀登珠穆朗瑪峰;有人可以忍受多年的自我否定與殘酷訓練,只為參加奧運會或成為芭蕾舞明星;有人甚至可以戒掉毒癮;有人可以堅持嚴苛的節食計劃;多年的老煙槍甚至能成功戒煙;但也有人下了同樣的決心后,最終卻失敗了。如果我們深刻地審視自我,我們該如何解釋意志力、自控力是如何發揮作用,又是如何失敗的呢?

我在1962年來斯坦福大學擔任心理學教授之前,在哈佛和特立尼達研究決策行為。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孩子們做出兩種選擇:現在得到較少的糖果,或者是稍晚得到較多的糖果(我會在第6章中討論這個實驗)。當面對誘惑時,我們延遲滿足的決定和堅守這個決定的能力很快就會背道而馳。走進一家餐廳時,我可以篤定地認為:“今晚不吃甜點!我必須降低膽固醇,我的腰圍不能再長了,下次驗血的結果別太糟糕……”可是當甜點推車經過時,服務生拿著巧克力在我眼前一晃,還來不及思考,剛才的決心就消失在自己嘴邊了。由于這種情形經常出現在我身上,我開始好奇,要如何才能堅守,而不是放棄原有的決心呢?人們是怎樣延遲滿足,堅持等待,并最終抵制誘惑的呢?棉花糖實驗就是可以用來研究這一問題的工具。

開展棉花糖實驗

從人類遠古時期開始到啟蒙運動、弗洛伊德主義的發展時期,直到今日,兒童始終被認為是沖動的、無助的,他們無法延遲滿足,只尋求當下的滿足。L. J. Borstelmann, “Children before Psychology,” in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I:History, Theory, and Methods, 4th ed., edited by P. H. Mussen and W. Kessen (New York:Wiley, 1983), 3–40.當我帶著這些天真的設想觀察三個年紀相近的女兒(朱迪、麗貝卡和琳達)時,她們幼年時期發生的變化出乎我的預料。最初她們總是在咯咯笑、大喊大叫,后來就學會了使用一些巧妙的小伎倆激怒對方,同時還能迷惑父母,然后漸漸成了能夠與他人貼心對話的人。只有幾歲的時候,她們就可以坐著一動不動地等待她們想要的東西。我嘗試理解在餐桌前看到的情景:在面對誘惑,并且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她們能夠自控并延遲滿足,至少是一小會兒的時間。此時她們的小腦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對此我沒有一點線索。

我希望理解意志力,特別是為了得到未來的結果而延遲滿足的能力。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感受并使用它的呢?如果做不到又是因為什么呢?為了將思考向前推進一步,我們需要研究孩子們怎樣發展這個能力的方法。當三個女兒在賓幼兒園時,我就看到了她們展現出的這種能力。這所剛剛建成的幼兒園就是一個理想的實驗室,就在斯坦福大學校內,是一個開展早期教育和研究的綜合機構。幼兒園內單向透視的大玻璃窗可以看到游樂場,還有裝有監控的小型研究室,可以在孩子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觀察他們的行為。我們使用其中一間開展研究,并且告訴孩子們這里是“驚喜屋”。我們就在那里帶著孩子們做“游戲”,其實就是我們的實驗。

我帶著研究生埃貝·埃布森、伯特·摩爾、安東尼特·蔡司和其他一些學生在驚喜屋里工作了幾個月。設計實驗,開展小規模測試,對流程進行微調,這個過程雖然有趣,但也很有挑戰性。比如,把需要等待的時長告訴學齡前兒童(5分鐘或者15分鐘)會影響他們實際等待的時長嗎?我們發現關系不大,因為他們太小了,并不理解這樣的時間差異。獎勵的數量有關系嗎?確實有關系。但應該是哪種獎勵呢?我們需要制造一個尖銳的矛盾:一邊是可以讓小孩子們情緒激動,并能立刻得到的獎品;另一邊是兩倍的獎品,但是需要他們等待至少幾分鐘的時間。獎品對孩子們來說必須有足夠的誘惑力,必須是恰當的,但同時又可以方便、準確測量。

50年前,孩子們可能跟現在的小孩一樣喜歡吃棉花糖,但是除非馬上刷牙,父母有時候不允許他們吃,至少在賓幼兒園里是這樣的。但由于沒有統一的喜好,我們提供了多種獎品供孩子們選擇。無論他們選擇什么,我們都提供兩個選項:立刻得到一個獎品,或是等到研究者返回時得到兩個獎品。當時實驗設計的各種細節已經消耗我們所有的精力,這時候聯邦政府機構又拒絕了我們的資助申請,并建議我們去向糖果公司申請贊助,這把我們推向了絕望的邊緣。我們甚至一度覺得他們的話很對。

信任是影響是否愿意延遲滿足的一項因素,我之前在加勒比海地區的研究證明了這一因素的重要性。W. Mischel, “Father Absence and Delay of Gratification: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3, no. 1 (1961): 116–124; W. Mischel and E.Staub, “Effects of Expectancy on Working and Waiting for Larger Reward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 no. 5 (1965): 625–633; W. Mischel and J. Grusec,“Waiting for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Effects of Time and Probability on Choi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 no. 1 (1967): 24–31.為了確保孩子們能信任做出承諾的研究人員,研究人員會跟他們玩耍一會兒,直到他們放松下來。然后孩子們被安排在一個放著按鈴的小桌子周圍坐下。為了進一步增加信任,研究者會重復一個過程:他們一步步走出房間,然后讓孩子們按響鈴鐺,研究人員就立刻跑回來,跟孩子們確認:“你看,你把我叫回來了!”只要孩子們一召喚,研究人員就會回來。直到孩子們理解了這一點,另外一個“游戲”——自控力實驗——就可以開始了。

雖然我們盡量使實驗簡單化,但實驗的學術題目相當復雜:“學齡前兒童為了獲得較多的延遲獎勵而自我實施的推遲當下滿足的案例研究”。幸運的是,幾十年后專欄作家戴維·布魯克發現了我們的實驗并把它發表在《紐約時報》上,標題為《棉花糖和公共政策》,媒體給它起了個綽號叫“棉花糖實驗”。盡管我們在實驗中并不總是用棉花糖做獎勵,但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我們在20世紀60年代設計實驗時并沒有拍攝孩子們。20年后,為了記錄棉花糖實驗的過程,并演示孩子們在等待獎勵時的不同策略,我的博士后莫妮卡·羅德里格斯在智利一所公共學校使用隱蔽攝像機對一群五六歲的孩子進行了拍攝。莫妮卡使用了與我們原始實驗相同的程序。最先出現的是伊內茲,一個表情嚴肅、眼睛發亮的可愛的一年級小女孩。莫妮卡把伊內茲安排在學校研究室一張小桌旁坐下,伊內茲選擇了奧利奧餅干作為獎勵。桌子上有一個按鈴和一個餐盤尺寸的塑料托盤,上面一邊放了一塊餅干,另一邊放了兩塊餅干。把可以立刻得到的獎勵和需要延遲得到的獎勵同時留給孩子們,是為了讓他們更加相信只要等待就可以把獎勵拿到手,同時也可以強化他們內心的沖突感。桌子上沒有任何其他東西,房間里也沒有玩具或是其他有趣的東西分散孩子們的注意力。

聽到選項后,伊內茲希望得到兩塊餅干而不僅僅是一塊,并且也能夠理解:莫妮卡必須離開房間去工作,但她可以隨時按鈴召喚莫妮卡回來。莫妮卡請伊內茲試了幾次鈴鐺,并反復演示每次自己都會立刻返回房間。然后莫妮卡解釋結果:如果伊內茲獨立等到莫妮卡返回就可以得到兩塊餅干;如果不想等待,則可以在任何時刻按響鈴鐺,按響鈴鐺,開始吃餅干,離開座位,都只能得到一塊餅干。為了確定伊內茲完全理解,莫妮卡請伊內茲復述了所有指令。

在莫妮卡離開房間后,有一刻伊內茲非常痛苦,她的表情逐漸難過起來,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感,后來都快要哭了。接下來,她低頭看了一眼餅干,睜大眼睛盯了足足十幾秒,陷入了沉思。突然,她伸出胳膊,就在她的手馬上要碰到鈴鐺的時候,她立刻停了下來。她用食指小心翼翼地、試探性地在鈴鐺上面晃動,非常接近但不觸碰鈴鐺。她一遍又一遍地重復,好像是在逗自己玩。然后她把頭甩向了一邊,不看托盤和鈴鐺,大笑起來,就好像她做了一件超級搞笑的事情。她用手捂住嘴巴阻止自己大叫,小臉上堆起笑容為自己慶祝。所有看到視頻的人都會產生共情,跟著伊內茲一起大笑,并為她喝彩。她咯咯地笑夠了,又接著戲弄那個按鈴,但是這次她先是豎起食指發出“噓”聲,然后用手掌蓋住已經緊閉的嘴唇,還小聲說“不要,不要”,好像是在阻止自己剛才假裝要做的事情。20分鐘過去了,莫妮卡“只能”主動回來了,但是伊內茲沒有馬上把獎勵吃掉,而是把餅干放進了袋子,帶著勝利的喜悅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出了房間,因為她想要把餅干帶回家給媽媽,讓媽媽看看她的成就。

恩里科,比同齡小孩大一圈,穿著彩色T恤,帥氣的小臉上頂著整潔的金色劉海,等待的時候非常有耐心。他把椅子斜靠在自己身后的墻上,不停地敲打著,一邊無聊地、無奈地盯著天花板,一邊使勁地喘氣,好像非常享受他制造的撞擊聲。他一直在敲,就這樣等到莫妮卡返回,然后得到了兩塊餅干。

布蘭卡一直在忙著演啞劇,就像查理·卓別林的獨角戲。在劇里,她小心地告訴自己在等待獎勵的時候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她甚至把空空如也的手掌放在鼻子前,聞著想象中的美味。

哈維爾有一張聰明的小臉,眼光犀利,洞穿一切,等待的時候像是完全沉浸在一個嚴謹的科學實驗中。他表情保持專注,試驗在不弄響鈴鐺的前提下能以多慢的速度舉起鈴鐺并在空中移動。他把鈴鐺舉過頭頂,認真地斜視它,然后再把它放到桌子上盡可能遠的位置,并且使這個過程盡量慢、盡量長,這是一項出色的精神運動控制技巧,他展現出了一個科學家的想象力。

羅貝托6歲,米色的校服夾克,白色襯衫配深色領帶,穿著得體,頭發整潔。莫妮卡離開房間時,他迅速看了一眼門口,確認門關好后,迅速地開始研究餅干托盤,舔舔嘴唇,抓起離他最近的一塊餅干。他小心地打開奧利奧,露出中間的白色奶油,開始歪著腦袋用舌頭小心翼翼地不停地舔奶油,中間只有一秒的停頓,微笑著肯定自己的行為。把奶油舔干凈之后,他嫻熟地把奧利奧的兩半重新對起來,喜悅的表情更加明顯了,然后他把沒有夾心的餅干放回托盤。接下來,他以最快的速度對另外一塊奧利奧進行了同樣的處理,把夾心吃光后,再設法把剩下的兩半對起來,并放回托盤保持原狀。他環顧四周,目光掃過門口,確保一切正常。此時他就像一位演技精湛的演員,緩慢低頭,歪頭把下巴和臉頰放在右手手掌上,胳膊肘撐在桌面上。他把面部表情轉化為一個純真無邪的樣子,眼神里充滿信任和期待,用小孩子特有的天真好奇地盯著門口。

每一個看到視頻的觀眾都為羅貝托的表演喝彩、大笑、鼓掌。其中一位來自美國頂尖私立大學的知名教務主任竟然大聲喝彩:“如果他來我這兒讀書,我給他發獎學金!”我覺得他并不是在開玩笑。

預測未來的測試?

我們在設計棉花糖實驗時并沒有把它作為一項“測試”,其實我一直不太相信那些試圖預測現實生活的心理測試。我經常提到通用人格測試的諸多局限,并且決心不去開發這樣的心理測試。我和學生設計棉花糖實驗不是為了測試孩子們表現得好不好,而是為了發現是什么使他們在想做某事的時候做到了延遲滿足。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根據學齡前兒童等待獎勵的時長去預測他們未來生活中值得了解的東西,而且所有試圖通過幼年時期的心理測試預測遠期生活狀態的想法也無一成功。W. Mischel, Personality and Assessment (New York: Wiley, 1968). M. Lewis, “Models of Development,” in Advances in Personality Science, edited by D. Cervone and W. Mischel(New York: Guilford, 2002), 153–176.

可是當棉花糖實驗過去幾年后,我開始認為兒童在實驗中表現出的行為和他們后來的人生進展具有一些關聯。我的三個女兒都在賓幼兒園就讀,幾年后我時常會詢問她們幼兒園小伙伴的近況。這并不是系統的跟蹤調查,只不過是晚餐時間的隨意對話:“黛比怎么樣?”“山姆最近怎么樣?”等她們到十幾歲時,我開始讓女兒們用0至5分來表示她們在學校的社交表現。我發現,這些兒童在棉花糖實驗中的表現與女兒對她們的成長所做的非正式評價之間可能存在一定關聯。將女兒的打分與原始數據進行比較后,我發現了清晰的關聯,我意識到我和學生必須認真地研究這種相關性。

那是在1978年,當時菲利普·K. 皮克(現任史密斯學院的資深教授)是我在斯坦福新招的研究生,他與安東尼特·蔡司、鮑勃·蔡司等學生密切配合,夜以繼日地工作,開展延遲滿足的研究,后來發展成了斯坦福大學的縱向研究課題。菲利普對于研究的設計、實施和推進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的團隊從1982年開始,向曾經參加棉花糖實驗的兒童家長、教師、學術顧問發放問卷,針對與控制沖動相關的行為和性格進行了調查,包括孩子們的計劃能力、人際關系和社會交往的技能與效果(比如,他們與同事的關系)、學業成就。

1968—1974年在斯坦福大學賓幼兒園里參加棉花糖實驗的兒童超過550人,我們每10年對兒童的樣本開展一次跟蹤調查,使用一系列方法對他們進行評估。我們在2010年(他們45歲左右)和2014年也進行了信息收集,包括他們的職業、婚姻狀況、身體狀況、經濟條件和心理健康狀況。從最早的追蹤調查至今,結果都讓我們感到震驚。

青春期:社交與成績

在第一個跟蹤研究中,我們向父母們寄出了少量的問卷,請他們想想:“孩子與同學、小伙伴等同齡人相比,表現如何?”我們請父母們將自己的兒子或者女兒與小伙伴進行比較,在1到9分之間進行評分(從“一點兒也不好”到“一般”“極其優秀”),我們同時拿到了老師對他們在學校的認知技能與社交技能的評分。W. Mischel, Y. Shoda, and P. K. Peake, “The Nature of Adolescent Competencies Predicted by Preschool Delay of Gratific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 no. 4 (1988): 687–699; W. Mischel, Y. Shoda, and M. L. Rodriguez,“Delay of Gratification in Children,”Science 244, no. 4907 (1989): 933–938; and Y. Shoda, W. Mischel, and P. K. Peake, “Predicting Adolescent Cognitive and Social Competence from Preschool Delay of Gratification: Identifying Diagnostic Condition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6, no. 6 (1990): 978–986.

在棉花糖實驗中可以延遲較長時間的學齡前兒童,在十幾年后的青少年期面對挫折時,會展現出較高的自控力,不容易屈從誘惑,注意力不易被轉移,更聰明、獨立、自信,更相信他們的自我判斷。相比那些延遲時間較短的兒童而言,這些孩子在面對壓力時不容易崩潰,不愛嘮叨,不會缺乏條理,也不會做出幼稚的行為。而且他們未雨綢繆、善于計劃,被激勵時更有能力追求自己的目標。他們更加專注,更擅長使用理智,不容易受到挫折的干擾??傊?,這些孩子打破了麻煩不斷、頑固不化的青春期典型形象,至少在父母和老師的眼中是這樣的。

SAT是在美國申請大學必須參加的考試,為了測量孩子們實際的學業成績,我們請父母提供了他們SAT考試的語言成績和數學成績。為了評估父母提供的成績的可靠性,我們還聯系了SAT考試的組織方——教育考試服務中心。學齡前在棉花糖實驗中等到最后的學生的SAT分數要高得多。Ibid. For links between self-control and intelligence, see also A. L. Duckworth and M. E. Seligman, “Self- Discipline Outdoes IQ in Predict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Adolescents,”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no. 12 (2005): 939–944; and T. E. Moffitt and others, “A Gradient of Childhood Self-Control Predicts Health, Wealth, and Public Safety,”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 no.只能等待很短時間的兒童(后面1/3)與等待較長時間的兒童(前面1/3)相比,SAT考試分數的總體差異是210分。(2011): 2693–2698. 7. Personal communication from Phil Peake, Smith College, April 9, 2012, and as reported in D. Golema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he 10th Anniversary Edition (New York:Bantam Books, 2005), 82.

成年:事業與健康

在實驗中可以延遲較長時間的兒童到了25~30歲時O. Ayduk and others, “Regulating the Interpersonal Self: Strategic Self-Regulation for Coping with Rejection Sensitiv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no. 5 (2000): 776–792.,根據自述,他們可以追求并實現長期目標,較少吸食毒品,達到了較高的教育水平,并且身體肥胖指數非常低T. R. Schlam and others, “Preschoolers’ Delay of Gratification Predicts Their Body Mass 30 Years Later,”Journal of Pediatrics 162, no. 1 (2013): 90–93.。他們在處理人際問題和維護親密關系中也更加自如、適應性更強(在第12章詳細討論)。在我們數十年的跟蹤調查中,最初在幼兒園中得到的研究成果逐漸顯示出更加驚人的影響力、穩定性和重要性:如果根據學齡前兒童在棉花糖實驗中表現出的行為可以如此廣泛、如此深遠地預測(達到統計意義上的顯著水平)他們后來的生活,那么必須思考這一成果對于公共政策及相關教育領域的啟示。形成自控力的關鍵是什么呢?這是可以習得的嗎?

但是,考慮到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斯坦福大學的形勢、加利福尼亞的形勢,以及當時正值反主流文化的高潮和越南戰爭的激戰時期,我們的發現也許只是偶然。在斯坦福大學開展研究的幾十年后,為了驗證這一點,我帶領學生與眾多合作者開展了一系列其他研究:脫離權威的斯坦福大學校園,在不同時期對不同人群開展實驗,比如紐約南布朗克斯的公立學校。Ayduk, “Regulating the Interpersonal Self.”我們發現,即使對生活在截然不同背景和條件下的兒童開展實驗,也會產生相同的結果,我會在第12章詳細描述這一發現。

中年人的腦部掃描

正田裕一現任華盛頓大學教授,從1982年進入斯坦福大學心理學院后一直在與我密切合作。2009年,也就是賓幼兒園實驗的參與者大約45歲時,我和裕一邀請來自美國不同機構的認知神經科學家組建了一個團隊,開展了另外一項跟蹤研究。團隊成員包括密歇根大學的約翰·喬耐德、斯坦福大學的伊恩·戈特利布和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B. J.凱西。這些成員都是社會神經科學(研究大腦機制如何支撐我們思考、感受和行動)領域的專家。他們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方法研究大腦的這種機制,用圖像顯示個體在執行各種心理任務時的腦部活動。

我們希望檢測到不同人群腦部掃描的可能差異,從而解釋這樣一個問題:在同樣參與了棉花糖實驗的人群中,為什么有些人的自控力始終較高,而有些人的自控力始終較低。我們從美國各地邀請了原來賓幼兒園的男性校友,在重返斯坦福大學的幾日內,我們對他們進行了認知測試,并在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對他們的大腦內外部進行了掃描。在這期間我們提供了重訪幼兒園的機會。

腦部圖像顯示,在幼兒園時可以抵制棉花糖誘惑,并且在這么多年后依然保持較高自控力的人,與自控力低的人相比,他們的前額紋狀體(連接動機和控制過程)區域產生的活動截然不同。B. J. Casey and others, “Behavioral and Neural Correlates of Delay of Gratification 40 Years Later,”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 no. 36 (2011):14998–15003.對于可以等待較長時間的人而言,他們大腦中負責有效解決問題、創造性思維和控制沖動的前額紋狀體區域更加活躍。反之,對于只能延遲較短時間的人而言,他們大腦中的腹側紋狀體(位于腦部更深的原始部位,與欲望、快感和成癮相關)更加活躍,特別是當他們試圖抑制自己對情緒沖動和誘惑刺激的反應時。

B.J.凱西在與媒體討論這些發現的時候指出,低延遲滿足者像是在被強大的發動機驅動著,而高延遲滿足者對此具備更好的“心理剎車”(mental brake)。這項研究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在我們的測量方法下,低自控個體在日常生活中控制大腦并不困難,只有當他們面對極大的誘惑力時,大腦和行為才會顯示出明顯的沖動控制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勒县| 德化县| 特克斯县| 龙游县| 婺源县| 保定市| 福州市| 高清| 彭泽县| 永胜县| 玛曲县| 怀安县| 黑山县| 高密市| 石渠县| 寿光市| 扶余县| 云霄县| 都昌县| 化州市| 肇州县| 阜城县| 普定县| 泰宁县| 临夏市| 黎川县| 长治市| 武宣县| 盱眙县| 西和县| 房山区| 南平市| 宜宾县| 嵊州市| 开化县| 阳新县| 伊吾县| 娄烦县| 光泽县| 项城市| 达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