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本草綱目:生活實用版
- (明)李時珍著 文俶等繪 黃倩等編注
- 843字
- 2023-02-20 16:57:08
甘草
釋名〡又名國老。諸藥中,甘草為主藥,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
集解〡〔頌曰〕春生青苗,高一二尺。葉如槐葉,七月開紫花,結實如畢豆。根長者三四尺,粗細不定,上有橫梁,梁下皆細根也。
〔時珍曰〕甘草枝葉高五六尺,葉端微尖而糙澀,似有白毛,結角如相思角,至熟時角拆,子如小扁豆,極堅,齒嚙不破。
根
氣味〡甘,平,無毒。
主治〡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增氣力,傅刀傷。久服輕身延年。溫中(中,即人體的中部,主要指包括消化系統的胸腹。若受寒則需溫中)下氣,治煩滿短氣,傷臟咳嗽,止渴,通經脈,利血氣,解百藥毒,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種石,一千二百種草。治腹中冷痛,驚癇,除腹脹滿,補益五臟,養腎氣內傷,令人不陽痿。治婦人血瀝腰痛,凡虛而多熱者要多用之。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視、臥、坐、立、行,或心、志、思、憂、疲,或肝、心、脾、肺、腎各樣過勞,都稱為“五勞”;喜、怒、憂、思、悲、恐、驚太過而傷五臟,是為“七傷”),治一切虛損、驚悸、煩悶、健忘,通九竅、利百脈,益精養氣、壯筋骨。生用瀉火熱;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熱,緩正氣,養陰血,補脾胃,潤肺。吐慢性肺病痿的膿血,消五臟誘發的各種瘡疽。解小兒胎毒驚癇,降火止痛。
梢 主治〡生用,治胸中積熱,去頸中痛,加酒煮玄胡索、苦楝子尤妙。

[附方]
傷寒心悸 甘草二兩,水三升,煮一半,服七合,日一服。
傷寒咽痛 甘草二兩蜜水炙,水二升,煮一升半,服五合,日二服。
*以上傷寒指《傷寒論》中所載發熱等病癥。
肺熱喉痛 甘草炒二兩,桔梗米泔浸一夜一兩,每服五錢,水一鐘半,入阿膠半片,煎服。
肺痿多涎(肺部疾病,吐涎沫,頭暈,小便頻而不咳) 甘草炙四兩,干姜炮二兩,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分服。
小兒遺尿 大甘草頭煎湯,夜夜服之。
小兒羸瘦 甘草三兩,烤焦研末,和蜜成丸如綠豆大。每溫水下五丸,日二服。
乳癰初起(乳房腫痛,排乳不暢) 炙甘草二錢,煎服,仍令人咂之。
湯火灼瘡 甘草煎蜜涂。
飲饌中毒 未審何物,卒急無藥。只煎甘草桔梗湯,入口便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