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為什么要努力工作

無限熱愛工作的人可以成功

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你工作的時間也許很長,但卻絲毫不覺得是在工作,反倒像是在做游戲。

愛迪生就是一個好例子。這位只進過3個月學校的送報童,后來卻使美國的工業完全改觀。愛迪生幾乎每天在他的實驗室辛苦工作18個小時,在那里吃飯、睡覺,但他絲毫不以此為苦。“我一生中從未做過一天工作,”他宣稱,“我每天其樂無窮。”把工作當快樂,難怪他會成功。

如果你對于從事哪種工作尚沒有一點兒概念,又怎么能夠熱愛你所從事的工作呢?

卡爾夫人曾為杜邦公司雇用過數千名員工,現在是美國家庭產品公司的工業關系副總經理。她說:“我認為,世界上最大的悲劇就是,有那么多的年輕人從來沒有發現他們真正想要什么。我想,一個人若只從他的工作中獲得薪水,而其他一無所得,那真是太可憐了。”卡爾夫人還說,甚至有一些大學畢業生跑到她那兒說:“我得到了達茅斯大學的文學學位(或是康萊爾大學的碩士學位),你公司里有沒有適合我的職位?”他們甚至不曉得自己能夠做些什么,也不知道希望做些什么。因此,難怪有那么多人在開始時野心勃勃,但到了40多歲以后,卻一事無成,痛苦沮喪,甚至精神崩潰。事實上,選擇正確的工作,對你的健康也十分重要。瓊斯霍金斯醫院的雷蒙大夫配合幾家保險公司做了一項調查,研究使人長壽的因素,他把“正確的工作”排在第一位。這些正好符合了蘇格蘭哲學家喀萊爾的名言:“祝福那些找到他們心愛工作的人,他們已無須再企求其他的幸福。”

你也許會覺得奇怪,為什么要在本節內容中提一些令人擔心的話。但如果你了解多數人的憂慮、悔恨和沮喪,都是因為不重視選擇工作而引起的,你就不會覺得奇怪了。人無法適應工作是“社會最大的損失之一”。是的,世界上不快樂的人,也就是厭煩他的工作的人。

你可知道在陸軍中“崩潰”的是哪種人?他們就是被分派到錯誤單位的人!孟寧吉博士,是位最偉大的精神病專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主持陸軍的精神病治療工作,他說:“我們在軍中發現安置的重要性,就是說要使適當的人從事一項適當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使人相信他手頭工作的重要性。當一個人沒有興趣時,他會覺得他是被安排在一個錯誤的職位上,他會覺得他不受欣賞和重視,他認為他的才能被埋沒,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發現,他若沒有患上精神病,也會埋下精神病的種子。”

是的,為了同一個原因,一個人也會在工商企業中“精神崩潰”,如果他輕視他的工作和職業,他也可以把它搞砸了。

強森就是一個好例子。強森的父親開了一家洗衣店,他把兒子叫到店中工作,希望他將來能接管這家洗衣店。但強森痛恨洗衣店的工作,所以懶懶散散的,提不起精神,只做些不得不做的工作,其他工作則一概不管。有時候,他干脆“缺席”了。他父親十分傷心,認為養了一個沒有出息,不求上進的兒子,使他在他的員工面前顏面盡失。

有一天,強森告訴父親,他希望做個機械工人,到一家機械廠工作。什么?一切從頭開始?這位老人十分驚訝。不過,強森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他穿上油膩的粗布工作服,從事比洗衣更為辛苦的工作,并且工作的時間很長,但他竟然快樂地吹起口哨來。他選修工程學課程,研究引擎,裝置機械。后來,他已是波音飛機公司的總裁,并且制造出了“空中飛行堡壘”轟炸機,幫助盟國軍隊贏得了勝利。如果他當年留在洗衣店,子承父業,那么結果會怎樣呢?他也許會把整個洗衣店毀了——破產,一無所有。

即使會引起家庭糾紛,仍然要奉勸年輕朋友:不要只因為你家人希望你那么做,就勉強從事某一行業。不要貿然從事某一行業,除非你喜歡。不過,你仍然要仔細考慮父母所給你的勸告。他們的年紀比你大得多,他們已獲得了惟有從眾多經驗中才能得到的人生體驗。但是,你必須自己做最后決定。因為工作這雙鞋,穿在你的腳上,舒服不舒服只有你自己知道。

在工作中發展自己

專家指出,如果你想在事業上大展宏圖,不斷進步,下面幾條準則不可不知:

1.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

一天,一名叫麗塔的女雇員匆匆走進經理的辦公室,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她在公司客戶服務部工作。幾周來,客戶們紛紛來電話抱怨貨物發運有誤,弄得她應接不暇。她對這種情況感到厭煩透了,要求經理采取點兒措施,不然她就準備辭職。

“好吧,麗塔。”經理像往常一樣說,“我會搞清楚是怎么回事的。”

她道了謝,起身離去了。麗塔總能得到她尋求的東西——一點安慰、一點保證。但,她因此暴露了自己的心態:我是個“小人物”,不應當成為處理問題的人;我只想每天來上班,一切都順利。

采取“小人物”態度的職工,無異于在告訴別人,他不打算承擔更多的責任。倘若麗塔走進經理的辦公室時,是帶著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問題本身,她也許會使自己得到晉升的。

在工作中,人人都會遇到問題,關鍵在于你怎么面對問題。專家的忠告是:靠自己解決問題。因為此時正是顯示你的才干、給公司做出重要貢獻的機會。沒有什么比解決難題更能打動老板的了。

2.別把晉升寄望于資歷

這些年來,絕大部分雇員都相信:只要勝任本職工作,資歷一長,就夠格晉級或提升了。這種想法不完全對。工作干得好并不一定會使某人得到晉升。老板決不會因為部下昨天有效率而提升他們。他們提升部下,是因為他期待他們明天有效率。老板們不是把提升作為對昨天成就的獎賞,而是把它當作達到明天目標的途徑。一旦老板認為你不能勝任新的工作,你縱然累死也不會得到升遷。

3.給自己機會

不要迷信“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句老話,機會永遠都是存在的,但它往往轉瞬即逝。除非知道自己確實難以勝任,否則你就應該接受更多的工作,擔起更多的責任,并相信自己終將駕輕就熟。如果老板問:“你認為自己能夠處理好一件新的工作任務嗎?”你應當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這樣,就會為自己創造更多的晉升機會。

4.工作中保持適度緊張

工作負荷很重,人手不夠,往往更能鍛煉人。在出人才的工作單位,往往是工作多而人手少,這樣,每個人的負荷就加大了,每個人都干著稍稍超過自己能力的工作。這就形成了一種必須自己去經受鍛煉、克服困難的環境。然而真正能夠造就人才的正是這樣的環境。不斷地工作,才是人才發展的絕好土壤。

而且,國外學者指出,適度的緊張生活使人感到快樂。如果你看到一個真正快樂的人,你會發現他正在造船、寫交響曲、種花,或在戈壁沙漠找恐龍蛋。他不會像找滾到沙發下的紐扣那樣去找快樂,也不會把它當作一個目標那樣去追求。他只是發覺自己因為24小時都忙碌地活著而快樂。

5.要先有立足點,再謀求發展

人們所以能夠獲得報酬,是因為他們能夠做些什么。而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一種必然的現象,人們由于能夠干某些可以大量增值的事而獲得很高的報酬。這意味著,醫學、法學、寫作流行歌曲、金融或別的什么職業將有助于人們改善自己的境況,或者賺到大錢,或者使自己感到愉快,或者從中學到一些東西等。

如果你的目標是在錢財上獲得成功,你就必須實實在在地去生產或創造別人想要的東西,而不應將其僅僅停留在你的夢想之中。那么,首先你就必須先讓社會接納你,給你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條件,然后才能考慮發展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生產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目前下崗的問題又擺在了不少人面前,如果你目前沒有工作,該如何做呢?首先,要提醒你的是,必須調整自己的期望,先把再就業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而不能指望一步登天,一定要借此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這時,你應該確定的目標是先生存、后發展。不要認定某一種工作就是某一類人干的,因為如果僅僅是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別人能干的你也一定能干。待解決了溫飽問題以后,再謀求更好的發展。

6.多用腦子,提高工作效率

在工作中不肯用腦的人是“懶蟲”,不會用腦的人是傻瓜,不想用腦的人永遠是奴隸。

工作是件快樂的事

只有通過工作,才能保證精神的健康;在工作中進行思考,工作才是件快樂的事,兩者密不可分。即使你的處境再不盡如人意,也不能厭惡自己的工作,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這更糟糕的事情了。如果環境迫使你不得不做一些令你乏味的工作,你就應該想方設法使自己充滿樂趣。用積極的態度投入工作,無論做什么,都很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人可以通過工作來學習,可以通過工作來獲取經驗、知識和信心。你對工作投入的熱情越多,決心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當你抱有這樣的熱情時,上班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工作就變成一種樂趣,就會有許多人愿意聘請你來做你所喜歡的事。工作是為了自己更快樂!如果你每天快樂地工作8個小時,就等于你為自己釀造了8個小時的快樂,這是一個多么合算的事情啊!

我見過許多在大公司工作的員工,他們擁有淵博的知識,受過專業訓練,他們朝九晚五穿行在寫字樓里,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拿一份不菲的薪水,但是他們并不快樂。他們是一群孤獨的人,不喜歡與人交流,不喜歡星期一;他們視工作如緊箍咒,僅僅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出來工作;他們精神緊張、未老先衰,常常患胃潰瘍和神經官能癥,他們的健康真是令人擔憂。

當你在快樂中工作,如愿以償的時候,就該愛你所選,不輕言變動。如果你開始覺得壓力越來越大,情緒越來越緊張,在工作中感受不到樂趣,沒有喜悅的滿足感,就說明有些事情不對勁了。如果我們不從心理上調整自己,即使換一萬份工作,也不會有所改觀。

一個人工作時,如果能以精益求精的態度,火焰般的熱忱,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那么不論做什么樣的工作,都不會覺得辛勞。如果我們能以滿腔的熱忱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為最精巧的藝術家;如果以冷淡的態度去做最不平凡的工作,也絕不可能成功。各行各業都有發展才能的機會,實在沒有哪一種工作是可以藐視的。

如果一個人鄙視、厭惡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必遭失敗。引導成功者的,不是對工作的鄙視與厭惡,而是真摯、樂觀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毅力。

不管你的工作是怎樣的卑微,都當付之十二分的熱忱。這樣,你就可以從平庸卑微的境況中解脫出來,不再有勞碌辛苦的感覺,厭惡的感覺也自然會煙消云散。

我常常聽到一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抱怨自己的專業,于是我試著向他們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所學的專業與個人的志趣南轅北轍,那么,當初為什么會選擇它呢?如果已經為你的專業付出了4年的時光甚至更多的時間,這說明你對自己的專業雖然不熱愛,但至少可以忍受。

所有的抱怨不過是逃避責任的借口,無論對自己還是社會都是不負責任的。想一下亨利·凱撒——一個真正成功的人,不僅因為冠以其名字的公司擁有10億美元以上的資產,更由于他的慷慨和仁慈,使許多啞巴會說話,使許多跛者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使窮人以低廉的費用得到了醫療保障……所有這一切都是由凱撒的母親——瑪麗·凱撒在他的心田里所播下的種子生長出來的。

瑪麗·凱撒給了她的兒子亨利無價的禮物——教他如何利用人生最偉大的價值。瑪麗在工作一天之后,總要花一段時間做義務保姆工作,以幫助不幸的人們。她常常對兒子說:“亨利,不工作就不可能完成任何事情。我沒有什么可留給你的,只有一份無價的禮物——工作的歡樂。”

凱撒說:“我的母親最先教給我對人的熱愛和為他人服務的重要性。她常說,熱愛人和為人服務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事。”

如果你掌握了這一積極的法則,如果你將個人興趣和自己的工作結合在一起,那么,你的工作將不會顯得辛苦和單調。興趣會使你的整個身體充滿活力,使你在睡眠時間不到平時一半、工作量增加兩三倍的情況下,不覺得疲勞。

工作不僅是為了滿足生存的需要,同時也是實現個人人生價值的需要,一個人總不能無所事事地終老一生,應該試著將自己的愛好與所從事的工作結合起來,無論做什么,都要樂在其中,而且要真心熱愛自己所做的事。

成功者樂于工作,并且能將這份喜悅傳遞給他人,使大家不由自主地接近他們,樂于與他們相處或共事。人生最有意義的就是工作,與同事相處是一種緣分,與顧客、生意伙伴見面是一種樂趣。

羅斯·金說:“只有通過工作,才能保證精神的健康;在工作中進行思考,工作才是件快樂的事。兩者密不可分。”

樂在工作中

亨利·福特曾經說過:“生活的目的是工作、體驗、追求幸福。工作中有樂趣。金錢的效用只不過是以我們的勞務換取他人的勞務。不能感受自己有所成就,便無幸福快樂可言。”

的確,樂趣是成功、財富與幸福的前驅和后果。樂趣發自內心,顯示你欣然肯定自己在工作和成就上的價值,能享受工作的樂趣,表示你欣賞自己的行事為人,并且感覺到自己的成長。

工作的樂趣是所有人的事業潤滑劑。保持內心的愉快是以成功財富照亮這個世界的火種。

倘若你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你就會獲得無與倫比的滿足感,傾盡全力決不會令你耗竭殆盡,反而使你充滿自信心。全力做好一件工作之后,在家度過一個寧靜的夜晚。利用周末出外釣魚,或存錢準備度假,這些生活的享受都是給自己的最佳回報,能令你舒暢無比。

要在工作中發現樂趣,需保持樂觀的態度,樂趣來自確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終能于人有益。樂觀則是預期自己和別人都能展現最好的一面,保持一種堅定的信心,相信自己不論遭遇怎樣的波折坎坷,都會盡其所能,化險為夷。

工作的樂趣在于你自己。在工作時,表現出你獨一無二的特質——你是一個最有價值的人,擁有信心、決心和愛心。你內心的喜悅表現出你的充沛過人的精力和信心,與你接觸的人就會深受感染。

另一方面,工作本身就是一件樂事,可以從中獲得樂趣。

我們都常有這樣的經歷,一旦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很少感到疲倦。比如,你在一個假日到湖邊釣魚,整整在湖邊坐了一天,可是你一點兒都不覺得累。為什么?因為釣魚是你的興趣所在,從釣魚中你享受到了快樂。

產生疲倦的主要原因,是對生活厭倦,或對某項工作特別厭煩,心理上的疲倦感往往比肉體上的疲勞更讓人難以承受。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他把18名學生分成兩個小組,每組9人。一組學生從事他們感興趣的工作,另一組學生從事他們不感興趣的工作。沒有多久,從事自己不感興趣工作的那組學生就開始出現小動作,再一會兒就抱怨頭痛、背痛,而另一組的學生正干得起勁呢!

上述經驗告訴我們:人們疲倦往往不是工作本身造成的,而是工作中的乏味、焦慮和挫折所引起的,它消磨了我們對工作的樂趣和干勁。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樂在工作中呢?下面4種方法可以借鑒:

1.把工作看作是實現創造力的一種方式

現實生活中的每一項工作都可以成為一種具有高度創造性的活動。一位教師上好一節課不遜于編排一出精彩的戲劇;而一位家庭主婦對家庭一日三餐的設計也可像設計宴會一樣,別出心裁地表現出充分的創造性。

2.把工作當成藝術創作

假如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工作當成藝術創作,把自己打印文件看成是在鋼琴前創作新的圓舞曲,把在廚房炒菜看作是油畫創作,油、鹽、醬、醋就是你的材料,炒出的新花樣就是你的新作品。

3.把工作變成娛樂

倘若能把工作看成娛樂,就能以工作為消遣。而勞動和娛樂的不同點就在于思想準備不同。娛樂是樂趣,而勞動是“必做”的,假如你是職業足球運動員,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娛樂上,你就可以和業余球員一樣甚至更加愉快地投入比賽。

4.把工作看作自我滿足

為了自我滿足而從事一項工作是一種樂趣。如果這是強制的工作,就未必是愉快的。一位婦產科大夫似乎心情特別愉快,因為她剛剛接生了第1000名嬰兒;一名足球運動員也因剛踢進第100個球而欣喜若狂,現在,他又為自己能踢進101一個球而興高采烈地開始了新的訓練。

樂在工作中,是人生成功的一大秘訣,當你的心中充滿快樂時,自然會感到身邊的工作也有趣。而終日自怨自艾,只是無謂地自尋苦惱。

薪水并非工作的全部

有一些年輕人,當他們剛走出校門時,總對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認為自己一開始工作就應該得到重用,就應該得到相當豐厚的報酬。他們在工資上喜歡相互攀比,似乎工資成了他們衡量一切的標準。但事實上,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缺乏工作經驗,是無法委以重任的,薪水自然也就不可能很高,于是他們就有了許多怨言。

也許是耳聞目睹父輩或他人被老板無情解雇的事實,現在的年輕人往往把社會看得更冷酷、更無奈,因而也就更加現實。在他們看來:我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報酬,等價交換,僅此而已。他們看不到工資以外的東西,曾經在校園中編織的美麗夢想也逐漸破滅了。沒有了信心,沒有了熱情,工作時總是采取一種應付的態度,能少做就少做,能躲避就躲避,敷衍了事,以報復他們的雇主。他們只想對得起自己掙的工資,從未想過是否對得起自己的前途,是否對得起家人和朋友的期待。

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原因在于他們對于薪水缺乏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大多數人因為自己目前所得的薪水太微薄,而將比薪水更重要的東西也放棄了,實在太可惜。

不要為薪水而工作,因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但也是最短視的。一個人如果只為薪水而工作,沒有更高尚的目標,并不是一種好的人生態度,這樣受害最深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

一個以薪水為個人奮斗目標的人是無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從來不會有真正的成就感。雖然工資應該成為工作目的之一,但是我們從工作中可以獲得更多的東西而不是裝在信封中的鈔票。

一些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擁有的金錢數量在達到某種程度之后就不再誘人了。即使你還沒有達到那種境界,但如果你忠于自我的話,就會發現金錢只不過是許多種報酬中的一種。試著請教那些事業成功的人士,他們在沒有優厚的金錢回報下,是否還繼續從事自己的工作?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絕對是!我不會有絲毫改變,因為我熱愛自己的工作。”想要攀上成功之階,最明智的方法就是選擇一件即使酬勞不多,自己也愿意做下去的工作。當你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時,金錢就會尾隨而至。你也將成為人們競相聘請的對象,并且獲得更豐厚的酬勞。

不要為薪水而工作。工作固然是為了生計,但是比生計更可貴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干,做正直而振奮的事情。如果工作僅僅是為了生存,那么生命的價值也未免太低俗了。

人生的追求不僅僅只有滿足生存需要,還有更高層次的需求,有更高層次的動力驅使。不要麻痹自己,不要告訴自己工作就是為賺錢——人應該有比薪水更高的目標。

工作的質量決定生活的質量。無論薪水高低,工作中盡心盡力、積極進取,能使自己得到內心的平安。工作過分輕松隨意的人,無論從事什么領域的工作都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將工作僅僅當作賺錢謀生的工具,這種想法本身就會讓其他人蔑視。

事業成功人士的經驗向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真理:只有經歷艱難困苦,才能獲得世界上最大的幸福,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就,只有經歷過奮斗,才能取得成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团风县| 江油市| 阿巴嘎旗| 远安县| 岱山县| 南充市| 金门县| 泾阳县| 屏东县| 英德市| 聂荣县| 大洼县| 德州市| 乐都县| 高平市| 衡山县| 隆德县| 怀安县| 七台河市| 余庆县| 文山县| 嫩江县| 论坛| 大理市| 贵定县| 昂仁县| 黄石市| 六枝特区| 鄯善县| 互助| 承德市| 永登县| 波密县| 金山区| 陆良县| 舟山市| 金秀| 仁怀市| 安塞县| 炉霍县| 介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