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大都喜歡逛街購物,往往一逛街便很難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望。因此在逛街前要先想好這次主要購買什么和大概的花費,現金不要多帶,也不要隨意用卡消費。做到心中有數,不要盲目購物,買些不實用或暫時用不上的東西,造成閑置。
提高購物藝術
購物時,要學會討價還價,貨比三家,做到盡量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所需物品。這并非“小氣”,而是一種成熟的消費經驗。商家換季打折時是不錯的購物良機,但要注意一點,應選購些大方、易搭配的服裝,千萬別造成虛置。
少參與抽獎活動
有獎促銷、彩票、抽獎等活動容易刺激人的僥幸心理,使人產生“賭博”心態,從而難以控制自己的花錢欲望。
務實戀愛
在青春期中,戀愛是很大的一筆開支。處于熱戀中的男女總想以鮮花、禮物或出入酒店、咖啡廳等場所來進一步穩固情感,尤其是男性,在女友面前特別在意“面子”,即使囊中羞澀也不惜“打腫臉充胖子”。但不要認為錢花得越多越能代表對戀人的感情,把戀情建立在金錢基礎上,長遠下去會令自己經濟緊張,同時也會令對方無形中感到壓力,影響對愛情的判斷。倘若-旦分手,即便沒產生經濟方面的糾葛,也會使“投資”多的一方蒙受較大經濟損失。送戀人的禮物不求名貴,應考慮對方的喜好、需要與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
不貪玩樂
年輕的朋友大都愛玩,愛交際,適當的玩和交際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有度,工作之余不要在麻將桌上、電影院、歌舞廳里虛度時光。玩樂不但喪志,而且易耗金錢。應該培養和發掘自己多方面的特長、情趣,努力創業,在消費的同時更多地積累賺錢的能力與資本。
“準丁克族”的理財計劃
【理財案例】張先生與張太太均為30歲,研究生學歷,張先生從事建筑監理工作,張太太是高校教師,結婚兩年尚未有子女。家庭資產分配如下:張先生與張太太存款各為6萬,名下股票各有6萬和2萬,合計資產20萬,無負債。張先生月收入4500元左右,張太太月收入5500元,目前無自有住房,月租金支出1000元,另月生活支出約3000元。夫妻雙方月繳保費各500元,為20年期定期壽險,均為29歲時投保。單位均繳“三金”。夫妻兩人都善于投資自己,擁有多張證照。預期收入成長率可望比一般同年齡者高。預計平均成長率均有5%,而儲蓄率可以維持在50%。
張先生家庭月均收入達1萬元,年度贏余達6萬元,儲蓄率達到了50%,家庭無負債,財務狀況還是不錯的。但是資產的收益性不高,60%的資產都分布在低收益的存款上;同時,目前的資產配置過于單一,資產配置只有存款和股票,收益性資產都集中在股票上,風險過于集中。而且,雖然目前過的是瀟灑的兩人世界,但在未來的幾年里家庭負擔將會非常重,按照2年后生小孩、3年后購房的短期計劃,在不久的將來面臨著小孩的撫養費和教育金籌備及房貸的沉重負擔,屬于無近憂但有遠慮的小家庭,非常有必要早早做規劃,以期達到所有家庭理財目標。
建立家庭緊急預備金
緊急預備金的額度應考慮到失業或失能的可能性和找工作的時間,考慮到張先生夫妻雙方工作相對穩定,以準備3個月的固定支出總額為標準。雖然家庭目前月支出5000元,但不久的將來面臨生育費用和月供房貸,建議另準備每月2000元的超額支出,共建立家庭緊急備用金:7000×3=21000元。
1萬元存做銀行活期存款保持其流動性,其余購買貨幣市場基金或流動性強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在保持流動性、安全性的前提下兼顧資產收益性。
購房規劃
張先生家庭計劃3年后購房,市中心目前房價處于高位,據了解,所居住城市地鐵的興建已提上城市規劃中,未來將給交通帶來極大便利,建議購買城郊目前單價6000元左右的房子。如今城郊房價是穩中有微升,以2%的房價成長率來看,3年后總房款為76.4萬元左右。首付30%為23萬元,余款53.4萬元做20年按揭,以當前5.51%的貸款利率來看,月供需3676元。根據張先生家庭的財務狀況來看,3年后年收入結余新增19.4萬元,年收入達到了13.9萬元/年。可將前3年的結余投資累計值加上已有生息資產20萬元,作為首付款和裝修費用。
子女養育和教育金規劃
2年后小孩的生育費用建議從家庭緊急備用金中提取。據統計,當前中國家庭支出的一半是花在小孩的身上。因此,小孩的養育和教育費用不可忽視。隨著高等教育自費化和初等教育民辦化的趨勢,這塊費用將越來越水漲船高。假設學費成長率為3%,小孩上大學之前接受公立學校教育、且大學和研究生每年花費1萬元的保守估計,一個孩子的教育費用現值至少需要11萬元。以5%的預期投資報酬率來計算,年儲蓄須達到7886元(月儲蓄681元)。教育費用是一個長期支出,尤其是高等教育費用,不過考慮到其可以準備時間比較長,可以做一些期限相對較長的收益相對較高的投資,提高資金回報率。
保險規劃
可從遺屬需要法的角度來分析張先生家庭的保險需求。保險規劃的基本目標是要保障收入來源者一方出現意外情況的話,家庭可以迅速恢復或維持原有的經濟生活水準,家庭的現金流不至于中斷,生活水準不出現很大的變化。對張先生夫婦合理的保險需求的測算結果顯示,張先生應有的壽險保額為負數,張太太是13.5萬元。而夫婦倆現有定期壽險各20萬元。從數字上看張先生存在多投保的現象。考慮到其工作性質為建筑行業,建議投保意外險10萬元,定期壽險10萬元,根據身體狀況可考慮再投保大病險和醫療補充保險。而張太太工作穩定,所在高校醫療保險等福利健全,考慮到2年后小孩出生生活費用將大大增加,現投保險種和保額可不做調整。
退休規劃
張先生夫婦計劃25年后退休,并且希望在退休后30年內保證每個月有現值4000元的家庭支出,每年安排一次旅游計劃,過上中等以上水平的晚年生活。假設通脹率為2%,退休后投資報酬率為4%,現值為4000元的月支出相當于25年后的6562元。預計退休后雙方可領取養老金共4000元左右,退休金缺口為2592元。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退休后的實質投資報酬率僅為2%。因此,要保證30年的退休生活衣食小康,到退休時須準備70萬的退休金。依照5.2%的預期投資報酬率、22年投資期來看,月投資須1426元。考慮到退休規劃的長期性,也具有較大的彈性,可做長期投資打算,投資風險和收益相對較高的產品。
投資規劃
前面通過分析張先生家庭財務狀況時發現,現有家庭資產的配置過于集中單一,而且收益性不高。存款收益目前平均為2%左右,而股票投資收益近2年不斷走低,長期低位運行,風險相當的大。為了達到以上家庭理財目標,有必要對投資組合進行一番調整。
根據對張先生夫婦兩人風險能力和風險態度的測評,張先生夫婦具有中等偏上的風險承受能力,對待風險的態度中等。因此,可對當前資產和未來的積蓄進行重新安排,以期達到較高預期報酬。根據風險屬性的測評結果和家庭理財目標的規劃,建議可對資產進行以下比例的配置:活期存款5%,人民幣理財產或貨幣基金20%,債券20%,偏股型基金或股票55%。各投資收益率預計為貨幣0.58%,人民幣理財產或貨幣基金2.5%,債券4%,股票型基金或股票7%。該投資組合的報酬率為5.2%。特別要提到的是,根據張先生夫婦的風險屬性的測評,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比例最高可到70%。但該資產組合中風險資產的配置目前僅占了55%左右,是因為考慮到當前股市長期低迷,而且當前市場上高回報的投資產品不多的現實情況,所以建議當前適當調低此類方向的投資比例。因此,該組合的預期投資報酬率是相對保守的。隨著未來股市回暖和高收益投資理財產品的增多,可做出靈活調整,從而提高資產的投資回報。
“421”家庭積極理財養老扶幼
獨生子女政策動搖了大家庭養老的傳統。目前這種現象在各大城市已經非常明顯,夫婦倆都為獨生子女,上有四個老人需要照顧,下面還有一個獨生子女需要撫養,這個就是中國目前的“421”家庭。下面的案例就是這樣一個家庭的縮影——“421”家庭更需要理財。
【理財案例】趙先生和趙太太在兩年前就步入紅地毯,過著甜蜜的二人世界生活,仿佛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整天無憂無慮。雖然有銀行住房貸款50萬,但是對于這對新人來說,沒有別的大開支,支付房屋的月供不成問題。可是今年趙太太懷孕并生下了孩子甜甜之后,孩子的開銷比預想要大,這對新人就開始發愁了。
另外一個讓趙先生頭疼的事是趙先生的父親由于年老,身體不比當年,今年住院就花了近6萬元,盡管有醫療保險可以負擔一部分,但是自己還是得承擔部分費用。
原來,趙先生和趙太太均為獨生子女,他們家屬于典型的“421”家庭。趙先生今年28歲,在一家IT企業工作,月工資為稅后8000元左右。趙太太今年25歲,為一家商業銀行的職員,稅后月收入6000元。
2004年7月他們結婚時貸款在北京市內購買了一套當時價格為100萬元的住宅。
為了盡量節省利息,雙方父母都傾囊而出,首付了50萬元,其余50萬元就只能通過銀行貸款。趙先生和太太都有住房公積金,兩人每月分別繳納1500元和1200元,住房公積金賬戶上的余額分別為5.5萬元和3萬元。趙先生利用公積金申請貸款,10年等額本息還款,貸款利率是4.41%,每月還貸51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