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巧妙構思,給對方真誠的贊美(2)
書名: 說話與辦事(小故事大道理)作者名: 雅瑟選編本章字數: 3319字更新時間: 2014-12-01 15:29:26
雖然大家分開了,劉備卻很注重經常與同學保持聯系。其中有一位叫石全的人,是劉備讀書時最要好的朋友,他讀完書后,仍回家繼續侍奉自己的老母親,以盡孝道,靠打柴賣字畫為生。劉備不嫌其清貧,經常邀請石全到他家做客,共同探討當時的天下形勢,這樣的聚會每次都很成功,劉備與石全的關系也在不斷地加強,情同手足。
后來,劉備為了實現自己心中宏偉的目標,就帶起了一支隊伍參加東漢末年的大混戰。初時,劉備軍事實力很小,不得不依附其他人,在一次交戰中,劉備所帶的軍隊被全部殲滅,只他一人逃脫,被石全給藏了起來,逃過了一劫。
大道理:同學關系有時在很危急的關頭能幫上大忙,能起到排憂解難的作用。但是,有一點必須明確,這中間的好處是來自于自己的努力。如果在你與同學分開之后并沒有經常性的相聚,那關系該從何談起,從中受益則更是一紙空文了。
沒你確實不行啊
方明有件棘手的工作,無法獨立完成。他想找李春幫忙,因為李春在這方面頗有研究。可是怎么開口呢。
方明找到李春說:“小李,我這有個計劃,自己實在搞定不了,幫個忙吧。”
李春面露難色,“我這段時間也挺忙,你還是看看別人有空沒有,比如老鄭。”
方明說:“小李,這個計劃沒你幫助,確實是不行啊。”李春見方明態度誠懇,為了不負自己的好名聲,就答應了方明的請求,幫他完成了工作計劃。
大道理:求人辦事時,要把對方抬高一點,再高一點。辦完事之后,千萬不要忘記答謝,否則以后就不會再有人愿意幫你的忙了。
如果把我放在袋子里面
在中國歷史上,趙國在與秦國的作戰中屢戰屢敗。公子平原君計劃向楚國求救,打算從門下食客當中挑出文武兼備的人物與他同行,結果挑選出19位,還差一位沒有選出。平原君一籌莫展,這時有個叫毛遂的人自我推薦,要求加入。
平原君大為驚訝,就對毛遂說:“凡人在世,如同錐子在袋子里面,若是銳利的話,尖端很快就會戳穿袋子,露在外面,而人會出人頭地。可是,你在我門下三年了,一向默默無聞,是不是你沒有嶄露鋒芒的機會呢?”
毛遂回答說:“我之所以沒有用武之地,就是因為我一向沒有機會,如果把我放在袋子里面,不僅尖端,甚至連柄都會露到外面。”
平原君認為毛遂的話言之有理,就讓他加入行列,湊足了20人,前往楚國求救。到了楚國后,毛遂大展鋒威,協助平原君成功地完成了任務。其余食客都望塵莫及,自愧不如。
大道理:求職者面臨一個可以自由選擇工作的好機會,但能否抓住這個機會,就要看這個人的能力與水平了,這種能力與水平包括展示自我、回答問題、通過聘用考試的語言能力與說話水平。
這樣不妥
奉系軍閥張作霖對麻將情有獨鐘,在玩牌中,曾發生過一件趣事。
有一個人,想在東北謀一個職業,曾經請了個有權勢的商人,幫他推薦,張作霖也表示同意委以重任。可過了幾天,還遲遲不見任書,那個人急得團團轉。
湊巧,他有一次遇到了一位故交,此人正好是張作霖的顧問。這個人把自己的處境告訴了他,請求他催催張作霖。
誰知那位顧問卻像撥浪鼓似的一個勁兒地搖頭,推卻道:“不好辦啊。你既有人推薦了,我再為你去說情,好像是追問他一般。他是一個多疑的人,便會想到你為什么如此迫不及待地要在他那里謀事。本來也許會給你個差事,這樣一來,非但不給,搞不好還會招來禍害呢。”
不過,顧問到底是顧問,他見那人一臉的失望與憂傷,竟也為朋友想出條主意:“我想到一計,張大帥近來很高興玩麻將,我們就借某總長家里,請人來吃飯打牌。打牌時你也來,你是打麻將的老手,每次是只贏不輸。這回你只許輸,不許贏。不妨連自己的底也輸光,一定要讓張大帥贏得滿意。到那時候,我自有妙計。”
到了約定的那天,在某總長家里,由那位顧問盛情邀請張作霖吃飯。茶余飯后,拉出麻將桌準備交鋒。
所有事情都照那位顧問的計劃而行。這天,張作霖的牌可順了,要什么牌就來什么牌。他高興得手舞足蹈。
那人真不愧是打麻將的老手,張作霖手中的牌,他摸得透透的。在玩牌過程中,他故意輸給了張作霖2000元。2000元在張作霖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可他這次卻玩得十分高興,自然以為牌摸得好,運氣也好。那求他辦事的人開了支票,付了賭款,匆匆去了。
打過牌后,張作霖同那位顧問邊抽煙邊聊,顧問有意捧他:“大帥,您這牌可打得太棒了。”
張作霖扔掉煙頭,莞爾一笑:“你夸獎了,全憑運氣。”那位顧問話鋒一轉:“今天那一位可輸苦了。他也不是個富裕的人,這次到咱們這兒來,是想找一個差事的。”
沒想到張作霖聽了,慷慨陳詞道:“他既然是你的朋友,那就把支票還給他得了,這點錢咱們也不在乎。”說著就去口袋里掏支票。
那顧問連忙擺手,推脫道:“這樣不妥,這樣不妥,他也是個要面子的人,輸了的錢如同潑出去的水,他決不會收回的。他在前清也是個京官,還有些才干呢。大帥要可憐他,就成全成全他,給他個什么差事,他就感激不盡啦。”
張作霖猛然醒悟,拍拍腦袋道:“噢,想起來了,有一個商人也曾經推薦過他的,我成全了他吧。”
那顧問忙道:“那我先替他向大帥謝恩啦。”
后來,沒過多久,那個人就到東北去做官了。
大道理:攻心為上是人際交往中的一個制勝法寶。
語言的力量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個衣衫襤褸雙目失明的老人,忍受著刺骨的寒風,可憐巴巴地跪在一條繁華的街道上行乞。他臟兮兮的頸脖上掛著一塊木牌,上面寫著:“自幼失明”。
一天,一位詩人走近老人身旁,他便伸手向詩人乞討。詩人摸了摸干癟的口袋,無奈地說:“我也很窮,但我可以給你點別的東西。”說完,他從兜里掏出筆,在木牌上寫了幾個字,返身告別了老人。
從那以后,老人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可他對此卻大惑不解。不久,詩人與老人邂逅。老人問詩人:“你那天在我的木牌上寫了些什么呀。”詩人笑了笑,捧著老人頸脖上的木牌念道:“春天就要來了,可我不能見到它。”詩人一抬頭,看見老人的眼眶里包含著晶瑩的淚花。
大道理:這就是語言的力量。聰明的人用甜美的語言讓事實增值,愚蠢的人用糟糕的語言讓事實貶值,大多數的人呢——只用語言簡單地說出了事實。與人相處時,道理亦然。
葉挺巧發密信
皖南事變,葉挺身陷囹圄,當時在重慶的周恩來正設法到處尋找葉挺的下落。
一天,他突然收到一封意外的來信,信中寫道:“我已被押解重慶,任光在我身邊陣亡。”落款署:“希夷”,就是葉挺。
這封信是如何在國民黨特務的嚴密監視下寄出的呢。
原來,葉挺被俘后,從上饒押到重慶的那天,葉挺下了囚車,順著馬路走時,忽然發現路旁有廁所,便靈機一動,要求上廁所,特務不得不應允。葉挺在廁所里急忙寫了這封信,并附了一張字條和5元錢。字條上寫道:“請拾信的朋友買個信封,按信上的地址發出去,將終生感謝不盡。這5元錢作為酬謝。”他又順手揀了一塊磚壓在信上面,磚下露出了5元鈔票的一角。
這封信可能被一位有正義感的人拾到了,幾經輾轉終于送到了周恩來手里。
大道理:善于尋找和把握一切可能的機會,又找到了一種恰當的方式付諸實施,葉挺機敏之處就在這里。
敬人者人恒敬之
現在,人們大都對商店售貨員的服務態度感到不滿,認為這些售貨員不是冷淡,就是粗暴。
可有一位老太太卻說:“我不抱怨那些可憐的售貨員,他們有時也碰到很糟的顧客。可是,我總能得到很好的服務,他們對我都很友好,不過我是有意使他們這樣做的。”
接著,她談到了自己的方法:“我走到一位售貨員面前,微笑著說:‘您能幫助我嗎。'從來沒人拒絕過我。”她臉上閃出頑皮的微笑。
她接下去解釋自己的第二步驟:“接著我馬上說我對要買的商品一竅不通,我很需要售貨員的幫助。無論我買一只紐扣還是一臺冰箱我都這樣說。每個售貨員都很樂意幫助我,并且我挑多久都沒關系。”
大道理:這位老太太處世成功的關鍵,就在于尊重人,使人覺得自己在對方心目中是有分量的,你既然尊重我,我也就不能怠慢你。
我明天一定帶來
同辦公室的喬大個向譚季端借了好幾本書,可老忘了還。這不這天,譚季端找到了喬大個子:“喂,你這家伙是不是想要我再買幾本《張愛玲文集》?”
喬大個還真是把書事給忘了:“再買幾本?你不是有一本啦,沒有必要浪費。”
“可是你不還給我那本書,我只好再買幾本了。”
喬大個終于想起來是怎么回事了:“哎喲,看我這記性。對不起!對不起!我明天一定帶來。”
大道理:有意無意中,總免不了有人給你造成不便或損害。提出抗議要講究方法,而最好的方式就是能讓對方笑著接受你的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