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議上,專家權(quán)威的觀點以及大量的數(shù)據(jù)分析,使黃旭受到很大的震動,而陳樂準備得非常詳盡的關(guān)于公司幾年發(fā)展情況的對比圖,更使黃旭印象深刻——從圖表上,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出這幾年來公司在各個方面都不斷走下坡路,公司所采取的措施卻根本沒有起到“止滑”的效果。在這次會議上,沒有一個人對公司發(fā)展提出尖銳的批評意見,但黃旭卻從中清楚地看到自己一系列決策錯誤對公司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而其他高層有針對性的建議,更使他意識到公司目前雖然處于低谷,但是仍然充滿再次崛起的機會。
于是,他終于決定放棄自己的計劃。
點評
對上司提出相反意見,關(guān)鍵在于和上司的溝通協(xié)調(diào),也即下屬要在組織溝通以及個人溝通上取得有效的綜合平衡。當上司的意見與自己意見相左時,下屬最應(yīng)當做的事是清楚上司的立場,也就是在說服上司之前,必須先弄清楚他與自己意見相左的關(guān)鍵所在。因此,對上司的意見不要急著提出辯駁,而應(yīng)該先仔細分析。
在對上司提出相反意見時,應(yīng)該講究方式方法。無理由地將意見悶在心里當然不妥,但當場與上司激烈對抗則往往兩敗俱傷。而迂回表達自己的意見、在適當語境下去說服上司才是明智之舉。
此外,還要注意的是,給上司提意見只是本職工作中的一小部分,盡力完善、改進工作,使之邁向新的臺階才是最終目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它不僅決定了下屬與上司相處的和諧程度以及下屬工作開展的順利程度,某些時候還是決定個人職業(yè)生涯晉升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
上司讓你做的事,不一定全對,也不一定全部非做不可。所以,有選擇性地拒絕上司就顯得很有必要。然而,拒絕上司,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畢竟,面對每天管理著自己的上司,拒絕的話不是那么容易就說出口的。當然,面對上司合理的要求,你不應(yīng)該拒絕,也沒有理由拒絕。
不過,面對不合理的要求,你一定要堅決地拒絕,否則最后吃虧的還是你自己。
欣欣是老總的秘書,平時做的就是打打字、整理一下公司的文件等簡單的事情。但是最近她很郁悶,因為下班后上司總要求她去參加一些他私人的飯局。
雖然她很不喜歡,但想到人在職場,也沒好拒絕老總的要求。終于有一天欣欣忍無可忍。那一天,老總又要欣欣和他一起出去吃飯,和以往的飯局差不多,男男女女,吃飯,喝酒,講講笑話。
酒過三巡時,老總們興致盎然,開始做游戲助興:“一人說一個段子,說得不好罰酒。”段子講到欣欣這里理所當然地卡了殼,她低著頭講了一個簡單的笑話,周圍噓聲四起,“罰!要罰!罰和她上司喝交杯酒!”本來欣欣剛才聽老總們講的段子后就已經(jīng)面紅耳赤,此時一聽要和老總喝“交杯酒”,她再也按捺不住,“騰”地站了起來說:“你們罰喝酒,我喝就是了!但不能喝什么交杯酒!”說完,她從服務(wù)員手里抓過酒瓶,倒?jié)M杯子,然后一飲而盡。
那是她第一次喝這么多酒。
第二天,上司滿面笑容地對她說:“不錯,昨晚你的表現(xiàn)雖然幼稚了點,不過還蠻豪氣,后天我還有一個應(yīng)酬,給我安排一下吧。”
這一次,欣欣沒有按照上司的吩咐準備應(yīng)酬,而是直接對他說:“我可以給您安排酒會,但我不會再同您一起去,我想私人酒會不在我的工作范圍內(nèi)。如果您還要我去參加那些應(yīng)酬,我情愿辭職不做了。”
上司一愣,不好意思地笑了。
從那以后,上司再也不叫欣欣一起去參加什么應(yīng)酬了。從此,欣欣本分地做著自己的工作。她想,工作與私生活是兩種概念,應(yīng)該堅持自己的原則。
欣欣遇到的情況也許并不普遍,但在某一范圍內(nèi)確實存在。很多人沒有勇氣拒絕上司,覺得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其實,并不是如此!有些公司因為內(nèi)部分工不是很明確,上司可能會叫你做這個工作,又讓你做那個工作。如果公司的內(nèi)部情況就是如此,完全可以接受,因為這是公司情況決定的。但是如果上司叫你做的事情,其實和工作完全無關(guān),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提出自己的質(zhì)疑,婉言拒絕了。
點評
作為一個下屬,要對上司說“不”首先要有勇氣。不過,就算你有勇氣,沒有策略也是不行的。當上司把大量工作交給你,使你不堪其力時,你可以主動請求上司幫你定出先后次序,例如:“我現(xiàn)在有5個大型計劃,10個小項目,我應(yīng)該最先處理哪個呢?”明智的上司自然會懂得你的言外之意,也能體會你的認真謹慎,而會把一些細枝末節(jié)的工作交給別人處理,不再強迫你。
上下級之間一個最常見的矛盾,就是溝通不暢,而溝通不暢會造成彼此間出現(xiàn)誤解和隔閡。如果處理不當或掉以輕心,誤解便會成為成見,時間久了,成見就有可能擴展成鴻溝,這無疑對下屬是極為不利的。
一般來說,之所以產(chǎn)生誤解,主要因為上下級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完全或溝通不足。由于下級和上司缺乏足夠的交流,對彼此的情況沒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所以在判斷事情時加入了更多的主觀色彩和心理因素,導(dǎo)致對對方的不客觀認識和推測。
其實,誤解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能夠勇敢地正視它,并運用智慧和技巧化解它。當上司對下屬產(chǎn)生誤會時,下屬應(yīng)主動溝通、坦誠交流,最好去向上司道歉。另外,有時也可佯作不知,以行動釋疑也是可以的。
以前小魏是基層車間的一名鉗工。廠宣傳部李部長見小魏文筆不錯,便頂著壓力將他調(diào)進宣傳部當了宣傳干事。
小魏對李部長非常感激。兩年后,他調(diào)到廠辦當了秘書,成了廠辦孫主任的部下。精明的小魏很快就得到了孫主任的喜歡。但是不久小魏感覺到李部長和自己疏遠了。經(jīng)了解才知道,原來孫主任和李部長之間有私人恩怨,李部長懷疑小魏偏向?qū)O主任,才有意疏遠了與他的關(guān)系。
讓李部長誤解的“導(dǎo)火線”很簡單:有一天下雨,小魏給孫主任打傘,疏忽了一旁的李部長。這還是很久以后李部長親口對小魏說的,而事實卻是小魏從后面趕上給孫主任打傘時,確實沒有看見李部長就在不遠處淋著雨。李部長自然很不開心,覺得自己看錯了人,并認定小魏是個忘恩負義的人。直到有人將李部長的話傳到他耳里,小魏才感到事情的嚴重性。
小魏首先讓時間做公證。他相信“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李部長在氣頭上說自己忘恩負義,一定是自己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現(xiàn)在向他解釋自己,他肯定聽不進去。因此他決定還是讓事實來說話,讓時間來檢驗!之后,小魏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消除李部長對他的誤解。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小魏的努力,李部長終于與小魏盡棄前嫌,重歸于好。
做人難,做人的下屬更難。往往不經(jīng)意的時候得罪了上司,而我們自己卻渾然不知。不管誰是誰非,“得罪”上司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不是件好事,只要你沒想調(diào)離或辭職,就不可陷入僵局,一定要想辦法去補救和回旋。
一般來說,上司誤解下屬,有其主觀上的原因,更有客觀上溝通不足的原因。無論哪種原因,下屬對待上司誤解最明智的態(tài)度就是及時、主動地去消除它,不讓它成為定型之見。與上司產(chǎn)生矛盾后,下級可以從如下六個方面進行挽救:
1.極力掩蓋矛盾
與上司產(chǎn)生隔閡后,如果有人說起上司與你有矛盾時,你一定要努力否認,制止矛盾擴大,緩和關(guān)系。
2.公開場合注意尊重上司
在工作中與上司碰面時,要主動問候上司,不管上司理還是不理,臉上都要掛著微笑。有時因工作需要和上司同桌就餐,要主動向上司敬酒,并適時在他人面前表達你對上司的感激之情,讓上司明白你并未忘記他曾經(jīng)的幫助,從而緩和矛盾。
3.私下場合注重褒揚上司
只要有機會,應(yīng)該真誠地對別人說起上司對你的幫助和關(guān)照,表明感激之情。如果有人背地里說上司的壞話,應(yīng)該盡力為其辯護。當面說人百句好,不如背地贊一句。假若上司知道了你的言行,肯定會非常有利于誤解的消除。
4.緊急情況“救駕”
平時工作中,如上司遇到緊急情況,雖然與你并無關(guān)系,也應(yīng)挺身而出及時前去“救駕”。這樣有助于重新獲取上司的好感,消除誤會。
5.找準機會冰釋前嫌
當上司對你重新有了好感后,可以利用合適的機會,與上司進行必要的面對面溝通。經(jīng)過前面幾個步驟的努力,這時上司肯定會對你推心置腹地交流,那就應(yīng)該抓住機會解釋,并努力表明你的心跡,先前的矛盾自然冰消雪融。
6.加強感情交流
誤解煙消云散之后,仍然不能掉以輕心,而要趁熱打鐵,經(jīng)常找機會與上司進行感情交流;或向上司討教工作經(jīng)驗和方法,或陪上司休閑娛樂。久而久之,上司與你的關(guān)系自然會更加融洽。
點評
消除與上司之間的隔閡是很有必要的,最重要的一點是主動伸出“橄欖枝”。如果是你錯了,就要有認錯的勇氣,找出造成分歧的癥結(jié),向上司作解釋,表明自己以后會以此為鑒,希望繼續(xù)得到上司的關(guān)心。假若是上司的原因,在氣氛較為寬松的時候,以婉轉(zhuǎn)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與對方溝通一下;你也可以以自己是一時沖動或是方式還欠周到等原因,無傷大雅地請求上司寬容,這樣既可達到相互溝通的目的,又可以替其提供一個體面的臺階下。總之,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無論是什么誤會,只要把話說開了,彼此坦誠相對,總能撥開云霧見青天,重新恢復(fù)與上司的良好關(guān)系。
職場中最重要的人際關(guān)系之一,就是同事之間的關(guān)系。
對職場中人來說,每天相處時間最長的人是誰?不是愛人,不是父母,而是同事。早上一睜開眼,便急急忙忙趕去與同事見面;直到夜幕低垂,才滿臉倦意地互道“再見”。同事,顧名思義,就是一起做事的人。假如事情完成得不好,那叫事故;事情完成得好,就成為了事業(yè)。由此可見,同事對一個人是多么重要。如果你的愛好、性格、修養(yǎng)與同事格格不入,總是處于孤立,那么上班對你來說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因此,出來做事的頭一天,父母都要千叮嚀萬囑咐:在外面,講究的是一團和氣,和同事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千萬別生嫌隙。
兩年前,小君24歲,從秘書專業(yè)畢業(yè),應(yīng)聘到一家公司從事行政助理的工作。因為沒什么工作經(jīng)驗,工作起來總是手忙腳亂。
同事IVY在公司已經(jīng)快五年了,算是老員工,說話也很有威嚴,小君就總找機會向她請教處理事情的方法,并且在她的指點下很快進入工作狀態(tài)。慢慢地,她們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公司突然要從她們兩人中選一人作為總裁助理,這不僅意味著被選中的人今后在公司的地位、待遇都有大幅度提高,同時也會相應(yīng)擴大職場的提升空間。最終,小君勝出成為總裁助理。
小君成為總裁助理以后并沒有忘記IVY對她的幫助。她還一如既往地與IVY相處,但IVY每次見到小君都客氣了很多,也疏遠了很多。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小君約了IVY一起吃晚飯,先對她說了些感激之詞,待她消除戒心后,小君又跟IVY請教了很多工作上的事情,譬如怎樣和總裁相處,又如何對待下級等等,IVY都一一耐心解答。
從此,兩人的關(guān)系又回復(fù)到了從前的親密。
小君新人入行,找到人品好、威信高、心地善良的IVY作為領(lǐng)路人,這為其后來的順利晉升打下了好的基礎(chǔ)。而晉升后的小君也并沒有因為自己職位升高而對IVY頤指氣使,而是把自己放在與IVY平等的位置與其交往,既為自己贏回了朋友,也為順利開展工作做好了鋪墊。
為了適應(yīng)競爭的需要,需要和同事融洽相處,結(jié)成同盟,壯大自己的力量,同時抗衡對手。那么,怎樣和同事融洽相處,使同事成為自己的助力而不是阻力呢?
首先,在工作中不要孤芳自賞,把自己孤立起來。應(yīng)該有至少兩名知心朋友,遇到事情可以互相商量研究。如果發(fā)現(xiàn)有人跟你意見相反,大可不必耿耿于懷。假如有人認為你年輕、經(jīng)驗不足,你可以想辦法得到公司一些老前輩的支持,使對手不至于總以“老資格”自居,而能對你另眼相看。
其次,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使同事信服你、佩服你,還要樹立好自己的形象。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要保持鎮(zhèn)定、冷靜的態(tài)度,不驚慌失措,如果你有很好的方法把問題解決掉,那么你就能獲得同事的尊敬和信任。
此外,在工作中還要與同事多交流。在工作之余可以與同事一起參加一些娛樂活動,或在午餐時間與其他同事交流。這樣對你的事業(yè)發(fā)展會有幫助。
當然了,同事之間因為存在著利益沖突,一些摩擦也不可避免。也許會有個別同事對你嫉妒,隨時指出你的錯誤,看你的笑話。你要學會寬容一些,盡量化解這種沖突,而不是激化矛盾。同時還要提高警覺,小心謹慎,在做事時要盡力而為,盡量避免出現(xiàn)差錯。
辦公室是工作環(huán)境,可是,在休息的時候,常有幾個比較小氣的人聚在一起說東道西,論人長短。這種搞小圈子的行為是上司最討厭的。你可以偶爾參加,但你議論的對象應(yīng)是公司以外的人。如果別人談及同事的缺點和私事,你應(yīng)該保持緘默。同事間相處的最高境界是永遠把他人當做好人,但卻永遠記得不可能每個人都是好人。
在辦公室中,要注意培養(yǎng)與同事之間的感情,盡量去適應(yīng)別人。要把自己看成同事中的一員,時時處處與同事保持一致,多跟同事分享對工作的看法,多聽取和接受他人的意見,時間久了就能獲得他人的接納和支持,相處就會融洽起來。
要多參與同事間的活動,體貼關(guān)心別人,不要自視高雅成為孤家寡人。跟每一位同事都保持友好的關(guān)系,盡可能與不同的同事打交道。要根據(jù)同事們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接觸,對同事的優(yōu)點、長處,要發(fā)自內(nèi)心地加以贊賞,這樣你就會成為他們的好伙伴。平時做事要講究分寸,以誠待人,為人處世則靈活、有原則。
遇到發(fā)牢騷的人,要做到既關(guān)心同事的切身利益,又不卷入矛盾中。最好的辦法是對愛發(fā)牢騷的同事敬而遠之。
如果能注意上述事項,并結(jié)合自己的情況,認真對待每一件小事,就會成為集體里受歡迎的人物,在工作中也自然會無往而不勝。
點評
公司的制度再完善,也需要同事之間的默契配合。和睦的工作環(huán)境,同事間關(guān)系融洽,上下一心,共同完成任務(wù),這是每個職員都夢寐以求的。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必須努力改善自己的不足之處,與同事搞好關(guān)系。
辦公室就像一個小社會,同事就是這個小小社會的成員。在與同事的相處中,有一些行為的危害是比較嚴重的。這些不恰當?shù)男袨橥鶗茐哪阍谕轮械男蜗螅蚴且鹜聦δ阖撁娴目捶āR虼耍涀∵@些應(yīng)當避免的行為,對你與同事的交往至關(guān)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