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公正(第三版)
  • (美)邁克爾·桑德爾
  • 2083字
  • 2023-01-31 11:28:30

道德困境

我們很少有人會面臨像山上的士兵或脫軌電車目擊者所遇到的那樣重大的選擇。然而,我們力圖通過解決他們的困境,來說明道德論證在我們的個人生活中以及在公共領域中的展開方式。

民主社會中的生活充斥著關于對與錯、正義與不正義的爭論。有些人擁護墮胎合法化,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墮胎是一種謀殺;有些人認為需要向富人征稅以幫助窮人,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將人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賺來的錢拿走是不公平的;有些人支持大學錄取中的反歧視行動反歧視行動指的是美國政府推動的一系列面向包括婦女、黑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在內的政策和措施。這項政策通常要求雇主和教育機構設定指標,雇用和錄取一定數量的先天弱勢人員。——譯者注,以糾正以往的錯誤,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這對那些按成績應被錄取的人而言,是一種不公平的矯枉過正的歧視;有些人反對嚴刑逼供恐怖主義嫌疑分子,認為這是一種與自由社會不相稱的道德上的惡,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這是阻止恐怖主義襲擊的迫不得已的手段。

在這些問題上的分歧,經常是某個人在競選中獲勝或失敗的原因,所謂的文化戰爭也是由此而起的。考慮到我們在公共生活中討論道德問題所懷有的激情及其熱烈程度,我們可能會認為我們的道德信念已經通過教育或宗教信仰的灌輸固定成形,非理性思考能加以改變。

然而,如果這是真的,那么道德勸導就是無法進行的,并且那些被我們看作關于正義和權利的公共爭論,就不過是不同教條的相互攻擊,或者是一種意識形態的爭奪戰。

在最糟糕的情形下,我們的政治會接近于這一情形,然而它本不該如此。有些時候,一場爭論可以改變我們的思想。

那么,我們如何通過這些相互對立的關于正義和不正義、平等和不平等、個人權利和公共利益的爭論,進行獨立的思考呢?本書將試圖解答這一問題。

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個問題開始:當人們面對一個棘手的道德問題時,道德反思是如何自然地產生的?我們先對一件應該做的事——比如使電車拐向岔道——持有自己的觀點或信念。然后,我們會開始思考那些支持自己信念的理由,并找出它們所依據的原則:“犧牲一個人的生命而避免更多人死亡是更好的。”接著,當我們遇到一種能證明這種原則不對的情形時,我們便迷惑了。“我以前認為,盡可能多地挽救生命總是正確的,而現在將那個人從橋上推落(或殺害那些手無寸鐵的牧羊人)似乎又是不對的。”我們感覺到源自這種困惑的壓力,并想要把它弄明白。這便是導向哲學的本能。

當遇到這種張力時,我們可能會調整自己對何謂正當之為的判斷,或重新思考我們最開始擁護的那個原則。當遇到新的情形時,我們在自己的各種判斷和原則之間左思右想,用一個來修正另一個。這種在行動領域和理性王國之間來回思考時發生的思想上的轉變,就是道德反思。

這種觀念將道德爭論看成我們對特定情形的判斷和我們經過反思而信奉的原則之間的互動。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蘇格拉底的對話和亞里士多德的道德哲學。然而,盡管傳統久遠,它仍然受到以下挑戰。

如果道德反思就是要在我們的判斷和所認同的原則之間找到一個合宜點,這種反思又如何把我們帶向正義和道德真理呢?即使我們終生都能成功地將我們的道德直覺和有原則的信念整合,我們又有多大的信心能說這種結果不過是一系列自圓其說的偏見呢?

答案在于,道德反思并不是個體的追求,而是公共的努力。它需要一個對話者,比如一個朋友、一個鄰居、一個同志或一個同胞。當我們與自己爭論時,這個對話者可以是想象的而非真實的。然而,我們不可能僅僅通過內省得出正義的意義及最佳的生活方式。

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蘇格拉底將普通公民比作一群被囚禁在洞穴里的犯人。他們見到的所有景象都是墻上的影子,是他們永遠不能理解的事物的投影。在這里,只有哲學家能夠從洞穴中走出,來到陽光之下,從而見到事物的真相。蘇格拉底認為,在瞥見太陽之后,只有哲學家才適合統治那些穴居者,如果人們能夠把哲學家再次誘騙至他們所生活的黑暗之中。

柏拉圖的意思是:要想抓住正義的含義及良善生活的本質,我們就必須超越偏見和日常生活的慣例。我認為他是對的,可并非完全正確。穴居者們的要求應當得到滿足。如果道德反思是一種對話——如果它需要在具體情境中的判斷和影響這些判斷的原則之間進行權衡——它就需要各種觀點和信念作為基礎和材料,無論它們多么片面和原始。一種與墻上影子毫不相關的哲學,只能催生一種貧瘠的烏托邦。

當道德反思轉變成政治反思時,當它詢問應當用什么樣的法律來管理我們的集體生活時,它就需要參與城市的騷動,參與那些使公眾心煩意亂的各種爭論和事件。關于政府救助、價格欺詐、收入不平等、反歧視行動、服兵役及同性婚姻的討論,都是政治哲學探討的內容。它們促使我們不僅在家庭和朋友面前,也在美國那些要求較高的公民面前,闡述并維護我們的道德觀和政治信念。

更為苛刻的還是政治哲學家,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他們都以一些激進的、令人驚訝的方式來思考那些使公民生活富有生氣的觀念:正義與權利,義務與同意,榮譽與德性,道德與法律。亞里士多德、伊曼努爾·康德、約翰·斯圖爾特·密爾和約翰·羅爾斯都是這樣的人物。但在本書中,他們的出場卻并不是按時間先后排序的。本書并非一部觀念史,而是進行道德反思和政治反思的旅程,其目的并非在于向人們展示在政治思想史中誰影響了誰,而在于促使讀者將自己關于正義的觀念付諸批判性的檢驗,了解自己的真實想法,以及這些想法來自何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闻| 云林县| 乌兰察布市| 沅陵县| 克拉玛依市| 江山市| 仪陇县| 天气| 巴彦县| 呈贡县| 扎赉特旗| 巢湖市| 延津县| 奉节县| 乡宁县| 东阳市| 吕梁市| 维西| 手游| 宝鸡市| 西宁市| 富宁县| 广元市| 湖南省| 蚌埠市| 壶关县| 灵寿县| 盐津县| 息烽县| 大宁县| 巴塘县| 德安县| 扎囊县| 宜阳县| 新昌县| 天津市| 泸水县| 通河县| 江陵县| 叶城县| 获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