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信里,跳出在那個年代,打麥場上,忙碌的場景,叫我的記憶,回到1975年的一天。
那天,我從衡水師范,放假回家,去生產隊的場院里。三四歲的侄子小勇,跟著我爸,在場院里玩。場院里鋪滿了麥子,大人們,拿著锨,拿著釵,汗流夾背地干活。牛馬拉著碌碡奔跑的喧鬧聲,小勇吱呀呀在我爸身邊的叫喊聲,還有小勇那歡快地蹦跳著像小鳥一樣的身姿,讓爸爸那張笑臉充滿了希望。我也覺得好溫馨。傍晚,我騎上自行車,去河東辦點事,小勇要跟我去。我說:你不能去。他哇哇哭,小叔小叔地叫著,拉著我的車子,我掰開他的手。他在地上打滾。我拿他沒辦法,不得不帶著他。這好像是昨天的事。
那年,我20歲,血氣方剛,每一個細胞里都充滿著生機和活力,每一個血管里都流淌著飛向未來的理想和激情。更覺得孩子永遠是孩子,年輕永遠會年輕,爸爸娘健康也永遠會健康。
昨天的事,好像一夜之間就過去了。一夜醒來,好像做了一場夢。夢醒了,發現已經過去了四十八年。過去那么溫馨的家沒有了。爸爸、娘都去了村西的墓地。妹妹出嫁了,都是當奶奶和姥姥的人了。大哥這個我心中理想的神一樣的偶像也病倒了,二哥也是八十的人了。我也是六十八歲的人了。那年才幾歲的像小鳥一樣快活天真的侄子小勇,也已年過半百。親人們山南海北,各奔前程,難以相見,原有的美好的家,成了一片廢墟,溫馨的老房,成了一堆黃土,只有爸爸種在院子里的棗樹、榆樹,還在頑強不屈地生長,不愿離開這塊親熱的土地。
這才知道,時間是留不住的。孩子不會永遠是孩子,年輕不會永遠年輕,健康也不會永遠健康。人生要珍惜當下的分分秒秒,幸福地過好每一天。
寫于2023年6月2日